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

“沃罗佳,你刚才的表现很好。”走出斯大林的办公室,伏罗希洛夫就对曼图洛夫夸奖了一句。

曼图洛夫在这些政治局委员面前一点也不敢自夸,总爱把自己的功劳推到别人身上。“哪里?我只是如实汇报军队里的情况而已,这任何一位在军队里待过的红军战士都能做到,甚至比我这个只待了几个月的州委书记做的还要好。

但无论如何,谢谢你和斯大林同志给了我上战场锻炼,为祖国立功的机会。”曼图洛夫看了挂在胸前的金星勋章一眼,过分谦虚地说道:“所以这枚勋章应该属于你和斯大林同志,而不是我。我只是负责执行你们的命令而已。”

伏罗希洛夫友善地笑道:“呵呵,沃罗佳,你又谦虚了。”

曼图洛夫转移了话题,说:“对了,克里姆,喀秋莎最近情况很好,工作表现也不错,她叫你不用担心她,她现在过得好着呢。”

“如果我担心她的话,就不会把她嫁给你了。呵呵!”

“您最近还好吗?”

伏罗希洛夫拍了拍曼图洛夫的肩膀,慈祥地笑道:“放心吧,我和你一样好。”

“这就好,那我先告辞了。”

“慢着。”伏罗希洛夫拉着曼图洛夫的肩章,“沃罗佳,请问你今天有空吗?”

曼图洛夫总觉得伏帅又要把他拉到家里喝酒,或是带他去猎场打猎,然后拉到家里喝酒。“克里姆,我待会儿闲着呢,请问您要我做些什么?喝酒就免了。”

“不是喝酒,是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国防人民委员会将会举行一场会议,讨论有关新西伯利亚州军事工业综合体的事项。你作为新西伯利亚州委书记,也是项目的发起人,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那好吧。”

………………………………………………………………

曼图洛夫身穿一身二级集团军级政委(相当于上将)军服,跟着伏罗希洛夫,来到克里姆林宫的一间会议室里。

此时,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包括武器工业人民委员鲍里斯·利沃维奇·万尼科夫(борис_львович_ванников)、弹药工业人民委员伊万·帕夫洛维奇·谢尔盖耶夫(иван_павлович_сергеев)少将、坦克设计师科京、莫洛佐夫等人都已经坐在各自的位置里,只有国防人民委员的座位是空着的。

至于分管军械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则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缺席。

伏罗希洛夫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向众人挥了下手,然后在国防人民委员的位置上就坐。但曼图洛夫由于事先没被安排出席,这个挂着苏联英雄勋章,戴着上将(二级集团军级政委)军衔领章的年轻人只好像个卫兵那样,站在伏罗希洛夫身后。

在场的人们,都把奇异的目光投到这位年轻的二级集团军政委,苏联英雄获得者的身上,怎么看都认不出这人来。

“伏罗希洛夫同志,请问这位是?”提出这问题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伏罗希洛夫的养女婿,基洛夫工厂的坦克设计师——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жозефяковлевичкотин)。

“这位是我女婿,苏联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前第一集团军军事委员,现任新西伯利亚州党委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同志。”

“原来是曼图洛夫同志啊!我很早就听过您的大名,今天终于能见到您了。”哈尔科夫工厂的代表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莫洛佐夫说道:“伊万,你也是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女婿,居然不认识曼图洛夫同志?”

慢着,卡蒂娅不是伏罗希洛夫唯一的亲生女儿吗?怎么会有另一个女婿?之前提到过,伏罗希洛夫还有一个养女叫塔蒂亚娜,是伏龙芝将军的亲生女儿。

在伏龙芝去世后,他的好兄弟伏罗希洛夫就义不容辞地收养了他的一子一女。伏龙芝的儿子叫帖木儿,生于1923年;而她的女儿则叫塔蒂亚娜,生于1920年,后来就嫁给了年龄比她大12年的科京。

“这只西伯利亚虎经常盘踞在西伯利亚,约瑟夫(科京)又在列宁格勒工作,没见过面很正常啊。”伏罗希洛夫为自己的养女婿护航道。

站在一旁的助手,识趣的给曼图洛夫加了位置,这才避免了尴尬事情的发生。

“那我们开始吧。”伏罗希洛夫以国防部长的姿态抢到了会议的主持权。

虽然军工综合体是军械人民委员部和弹药人民委员部管理的项目,但作为收货人的国防部长,拥有元帅军衔的伏罗希洛夫在只有少将军衔的军械工业部长面前,更加有说话的分量。

曼图洛夫虽然只是个州委书记,但拥有上将军衔,而且获得两枚最高荣誉勋章的他,在两个军衔比他低的部长面前一点也不逊色。只是略带自卑的他,在这样的场合里,并不敢抢了岳父,还有其他军官的风头,所以开始的时候,一直保持低调。

军械工业人民委员万尼科夫首先开始讲话:“同志们,现在新西伯利亚军工综合体的项目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在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和我们三个部门的大力投入下,建设工程已经接近了尾声。部分厂房,包括生产弹药、枪械和通讯设备的厂房建设工程已经接近完成。

机床、机械等设备已经在陆陆续续地搬进完工的厂房里,很快就能按照我们之前商量好的程序投入运作。

虽然生产坦克的车间依然没有完工,所需的设备还在生产之中,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对该厂坦克设计师的人选,还有所生产的坦克型号做出决定。”

在1939年以前,苏联每个坦克制造厂有一个负责坦克设计的、由总设计师领导的设计局。

厂的领导层,都是由厂长、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厂党委负责人以及负责机械装配的工长等人组成。

厂长通常是由有一定设计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总设计师是产品设计组组长,职责是组织产品设计,做好产品生产前的准备,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并保证在有问题时尽快加以解决。

其他领导成员负责处理工厂日常事务,位置也很显要,但若没有厂长和总设计师的批准,什么事也干不成。

当时,苏联建成了两个坦克生产中心:一个是哈尔科夫工厂,新任厂长马克萨廖夫是保持坦克生产线运转的关键人物,但是推动坦克厂生产的真正人物是新任总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

另一个是列宁格勒的3个厂,即伏罗希洛夫工厂、布尔什维克工厂和基洛夫工厂,三厂的总设计师均由科京担任,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基洛夫工厂则是三场当中的领头羊。

未来将会建成的新西伯利亚军工综合体也拥有一座可以生产各种坦克的大型工厂,规模和哈尔科夫工厂相当。

虽然只有一家坦克工厂,但在开战的时候,位于新西伯利亚,全国最大,市占率达到70%的179号农业机械工厂也将会转化成坦克生产中心。

到时,这座和平时期年产50000辆拖拉机、40000架播种机和35000架收割机的超级工厂,将会成为苏联其中一个最庞大的坦克、装甲车生产中心。新西伯利亚两家坦克厂加起来的产量相比列宁格勒三个厂的总和还要多。

不过,在生产之前,先得把生产方案定下来才行,否则工厂建完了,还是生产不了坦克。

就在开会之前,厂长、厂党委的人选都已经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定了下来,但这个坦克生产中心将会生产哪款坦克呢?这就是两个设计局争议的地方。

而在之前的会议里,国防部和军械工业部商讨出两个方案:

第一个,就是生产约·雅·科京设计的t-28、kv(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系列坦克;第二个方案则是生产哈尔科夫183号工厂的bt系列坦克,和研发工作接近尾声的t-32中型坦克(t-34的原型)。

第二十章 为战争做准备291 新的位置381 贝利亚的恶行223 接管工作164 斯塔罗斯京308 党组织工作第十八章 法国间谍第五十八章 莫斯科的夜晚259 帝国军人的荣誉330 波罗的海攻势146 雅科夫列夫339 进军法国200 一意孤行165 433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证据141 库利克的执着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144 铜像第一百三十章 共用公寓140 三人炮塔335 强势推进263 帝国的耻辱第十一章 定点清洗第四十三章 进入古拉营343 战后的麻烦事167 克里莫夫306 怎么改善?381 贝利亚的恶行326 大手笔273 运输问题236 爱沙尼亚人第八十九章 乔巴山第二十八章 卡冈诺维奇235 未来的引擎363 西伯利亚派的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保管文件157 造舰困难332 围歼251 怎样处理?295 空袭舰队278 冒进的进攻计划134 尴尬的请求331 紧急情况268 鄂木斯克第一百章 换秘书314 庞大的作战计划191 炸弹雨第六章 安德罗波夫211 最高统帅部321 赫尔辛基围城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231 军情直播间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185 席尔勒239 纳尔瓦战役162 拉-7战斗机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311 安静的午餐第八十七章 减少伤亡246 秘密据点167 克里莫夫185 席尔勒第四十一章 对“表现”的看法368 巴勒斯坦问题第八十六章 二级集团军级政委151 裂化技术第九十九 慈父的来信203 元首的愤怒170 T-34/85272 怠工问题245 反攻西乌克兰?258 总结经验315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第六十六章 一箭双雕第十五章 这婚不得不结277 自行火炮149 伏帅来访第九十三章 南线攻势334 地下工作第五十六章 俄罗斯浴252 中央组织局358 吊打鬼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356 清算第四十八章 玩失踪的毛妹185 席尔勒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379 中东局势176 柏林的照会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217 要塞区之间的空隙202 防御演习第四十四章 古拉营诊所150 和平的曙光第十二章 红色贵族
第二十章 为战争做准备291 新的位置381 贝利亚的恶行223 接管工作164 斯塔罗斯京308 党组织工作第十八章 法国间谍第五十八章 莫斯科的夜晚259 帝国军人的荣誉330 波罗的海攻势146 雅科夫列夫339 进军法国200 一意孤行165 433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证据141 库利克的执着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144 铜像第一百三十章 共用公寓140 三人炮塔335 强势推进263 帝国的耻辱第十一章 定点清洗第四十三章 进入古拉营343 战后的麻烦事167 克里莫夫306 怎么改善?381 贝利亚的恶行326 大手笔273 运输问题236 爱沙尼亚人第八十九章 乔巴山第二十八章 卡冈诺维奇235 未来的引擎363 西伯利亚派的崛起第一百零七章 保管文件157 造舰困难332 围歼251 怎样处理?295 空袭舰队278 冒进的进攻计划134 尴尬的请求331 紧急情况268 鄂木斯克第一百章 换秘书314 庞大的作战计划191 炸弹雨第六章 安德罗波夫211 最高统帅部321 赫尔辛基围城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231 军情直播间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185 席尔勒239 纳尔瓦战役162 拉-7战斗机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311 安静的午餐第八十七章 减少伤亡246 秘密据点167 克里莫夫185 席尔勒第四十一章 对“表现”的看法368 巴勒斯坦问题第八十六章 二级集团军级政委151 裂化技术第九十九 慈父的来信203 元首的愤怒170 T-34/85272 怠工问题245 反攻西乌克兰?258 总结经验315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第六十六章 一箭双雕第十五章 这婚不得不结277 自行火炮149 伏帅来访第九十三章 南线攻势334 地下工作第五十六章 俄罗斯浴252 中央组织局358 吊打鬼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356 清算第四十八章 玩失踪的毛妹185 席尔勒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379 中东局势176 柏林的照会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217 要塞区之间的空隙202 防御演习第四十四章 古拉营诊所150 和平的曙光第十二章 红色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