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石油战

轴心国失去罗马尼亚已经成为了定局,苏联红军在罗马尼亚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取得了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控制权。

尽管如此,苏联红军在这次战役中却付出了超过十万人的伤亡,苏联红军各种问题,包括后勤、军纪还有指挥上的问题都暴露无遗。

就算这样,也没能阻挡苏军胜利的步伐,到了1941年年底,苏联红军就已经连同罗马尼亚军队,赶跑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人,还将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歼灭。

自此,德国又失去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还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罗马尼亚好歹也是拿得出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大军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导致他们难以维持60多万辆卡车,还有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甚至是相关工业体系的运作。

这对于德国,乃至于整个轴心国阵营来说,都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损失。

如果要维持轴心国这个战争机器的运作,他们就必须要想办法获得足够的石油供应。要获得足够的石油供应,他们就必须要取得更多的油田,或者建造更多的煤制油设施。

在目前看来,要取得更多的油田,轴心国就必须要以武力的方式,取得更多拥有石油资源的土地。

但现在他们有能力夺取的大油田并不多,离他们最近的,除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以外,就剩下高加索油田,还有中东油田了。

然而,普洛耶什蒂油田已经被苏联红军夺取,高加索油田牢牢掌握在苏联手上,中东的石油资源大部分都没被发现,唯一大规模生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伊朗又被苏联红军和英军占领,而且通往伊朗的苏伊士运河又被英国人牢牢控制。

如果德国要取得伊朗油田的话,他们的非洲军团就必须要拿下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然后往伊朗挺近。

但这样做的话,恐怕德国需要有更多的兵力来开拓一个新的战场,然而他们的海军并没有地中海的制海权,支援非洲军团后勤的船队时不时遭到英国海军的侵扰,导致非洲军团难以获得足够的后勤供给,难以支撑一场新的攻势。

再加上现在东线战场胶着,苏军的兵力越来越多,德军不得不把越来越多兵力部署在东线,以防苏军趁势反攻。如果德军开辟一个新的战场,投入大量的兵力,就算德国人口能支撑得住,恐怕他们的后勤补给,还有工业生产体系都要跪了。

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罗马尼亚会被苏联人占领,更没有料到罗马尼亚国王和他们的军队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站到了苏联红军的一边。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说不定德军还可以达成他们原本的计划。

按照原本的计划,德军原本打算先消灭苏联,占领高加索地区,夺取巴库油田,然后从高加索南下,与非洲军团在中东会师。

不过,这个时候,德军即使出动了数以百万计的兵力,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却依然没能在苏联战场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反而还失去了他们最为重要的石油供应地——罗马尼亚。

这样一来,如果德国要取得更多石油资源,以支撑未来的战争的话,他们除了集中兵力,向罗马尼亚发起反击,夺回普洛耶什蒂油田以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当然,开发德国国内的油田其实也不是不行,实际上,德国在1941年的石油产量就达到了570万吨。

在历史上,德国二战期间的石油产量其实是一直都在提升的,到了1943年更提升到760万吨的水平。

只不过,这区区几百万吨的石油产量并不能支撑起德意志第三帝国这台庞大战争机器的运作,所以他们也通过煤制油的方式,获得额外的燃油和润滑油。

所谓煤制油,其实就是将煤炭转换为石油的方法。这项技术由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在1913年发明,为缺乏石油资源的德国提供了令一个获取燃油和润滑油的途径。

他凭着这项发明,在193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也正是这项发明,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燃油、润滑油供应,撑起了德意志第三帝国这台战争机器的运作。

仅仅在1941年,德国的煤制油产量就达到了390万吨,到了我们历史上的1943年,其产量更提升至553万吨。

如果把石油产量和煤制油产量加在一起的话,德国仅仅在1941年就生产了960万吨的石油,到了1942年更达到了1120万吨。

这接近千万吨的石油产量对于一个普通的欧洲国家来说,已经是很多了,但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个工业大国来说,依然有点吃紧。

而且,德国现在还处于战争状态,他们的军队又偏偏地,选择了大规模装甲化、机械化这种耗油的路线,这对于燃油缺乏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如果不尽快解决石油供应的问题,这台战争机器将会陷入停顿,甚至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地步。

“嗨!我的元首!”一名身穿德意志国防军大将军服的人走进了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站得笔直,抬头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一名优秀的德意志军人。

“现在准备得怎么样?进攻罗马尼亚的计划草拟好了吗?”希特勒并没有向那名军人打招呼,他有点憔悴地,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他的左手正在托着他那充满皱纹的额头。

“报告元首,这是进攻罗马尼亚的作战草案。”那名军官,也就是德军总参谋长弗兰茨·哈尔德毕恭毕敬地将手中的作战文件双手奉上。

希特勒的精神并不好,从他那憔悴的表情,还有那无力的坐姿就能看得出这一点。即便如此,他依然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打开了这份文件,逐字不漏地把整份计划看完。

过了半个小时,希特勒终于看完了这份文件,这半个小时里,哈尔德一直像个卫兵那样站得笔直,真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德意志军人。

“很好!”希特勒拿起钢笔,在作战草案上签下了他的名字,“你马上回去下达命令,通知所有参与作战计划的部队往指定的方向集结。”

279 荣耀与忠诚第一百二十九章 观察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200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第四十章 逮捕还是调查?196 调查结果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271 生产积极性332 围歼167 克里莫夫161 拉沃契金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击135 幸福的时刻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旧账237 渗透第七十四章 挡箭牌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第三十九章 书记好年轻第三十八章 卡蒂娅的问题227 IS-2/100285 新的提议第六十一章 塔木察格布拉格348 东西矛盾194 卢茨克313 中组部部长252 中央组织局246 秘密据点第四十九章 瞧什么?170 T-34/85第九十七章 书记同志第一百三十章 共用公寓第八十五章 自作自受255 处置159 造舰报告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370 斗争开始第五十章 偶遇灰衣主教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第一章 年轻的书记第七十二章 草原会议161 拉沃契金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320 兵临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为斯大林和女人干杯166 炼油建设第五十一章 元帅的邀请268 鄂木斯克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134 尴尬的请求374 应对254 政治利益194 卢茨克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来谈谈208 沙波什尼科夫第八十七章 减少伤亡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316 情报工作134 尴尬的请求193 马肯森将军377 军事力量139 T-34第十三章 顿巴斯人368 巴勒斯坦问题363 西伯利亚派的崛起第八十章 空袭海拉尔280 遭到夹击175 战争已经爆发第九十四章 合围包饺子304 原子弹的结构172 五一阅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观察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况预测152 慈父的来电289 海上较量第二十一章 狼人228 贝利亚164 斯塔罗斯京264 豹子228 贝利亚191 炸弹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预示第七十九章 日军空袭145 军工综合体376 战争补偿207 苏维埃宫152 慈父的来电281 莫德尔250 想要的结果第一百零八章 苏联英雄楔子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证据第四十八章 玩失踪的毛妹178 下命令吧!140 三人炮塔184 不切实际的命令320 兵临城下第一百章 换秘书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预示
279 荣耀与忠诚第一百二十九章 观察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200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第四十章 逮捕还是调查?196 调查结果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271 生产积极性332 围歼167 克里莫夫161 拉沃契金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击135 幸福的时刻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旧账237 渗透第七十四章 挡箭牌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第三十九章 书记好年轻第三十八章 卡蒂娅的问题227 IS-2/100285 新的提议第六十一章 塔木察格布拉格348 东西矛盾194 卢茨克313 中组部部长252 中央组织局246 秘密据点第四十九章 瞧什么?170 T-34/85第九十七章 书记同志第一百三十章 共用公寓第八十五章 自作自受255 处置159 造舰报告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370 斗争开始第五十章 偶遇灰衣主教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第一章 年轻的书记第七十二章 草原会议161 拉沃契金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320 兵临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为斯大林和女人干杯166 炼油建设第五十一章 元帅的邀请268 鄂木斯克158 人民委员会改组134 尴尬的请求374 应对254 政治利益194 卢茨克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来谈谈208 沙波什尼科夫第八十七章 减少伤亡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316 情报工作134 尴尬的请求193 马肯森将军377 军事力量139 T-34第十三章 顿巴斯人368 巴勒斯坦问题363 西伯利亚派的崛起第八十章 空袭海拉尔280 遭到夹击175 战争已经爆发第九十四章 合围包饺子304 原子弹的结构172 五一阅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观察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况预测152 慈父的来电289 海上较量第二十一章 狼人228 贝利亚164 斯塔罗斯京264 豹子228 贝利亚191 炸弹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预示第七十九章 日军空袭145 军工综合体376 战争补偿207 苏维埃宫152 慈父的来电281 莫德尔250 想要的结果第一百零八章 苏联英雄楔子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证据第四十八章 玩失踪的毛妹178 下命令吧!140 三人炮塔184 不切实际的命令320 兵临城下第一百章 换秘书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