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荣耀与忠诚

“同志们,根据可靠的情报显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莫济里-克罗斯滕一带集结兵力,南方集团军群也开始在西乌克兰一带集结,估计是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朱可夫将他所掌握的情况汇报出来。

斯大林看了地图,然后把目光投到曼图洛夫身上,说:“曼图洛夫同志,这样看来,你的判断没错。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之所以要在莫济里要塞区和克罗斯滕要塞区这带集结,就是要向乌克兰发起攻势,联同南方集团军群一起,切断红军罗马尼亚方面军的补给线,迫使我们从罗马尼亚撤退。”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提醒道,“在确定德军进攻方向之前,我们不宜过早下定论。他们的确是在莫济里和克罗斯滕以西地区集结,但他们是否会进攻乌克兰依然还是未知之数。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做好一切的准备,确保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应付敌人在任何方向发起的攻势。”

“曼图洛夫同志,我认同你的想法。”斯大林继续说道:“在我们确定敌军进攻方向之前,我们的确有必要为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同志,”身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长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大将补充道:“我们暂时的确没有掌握有关敌军进攻动向的情报,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最有可能进攻的目标就是乌克兰。

在之前的战事中,德军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一直没能够取得任何战略性的进展,他们多次尝试突破曼图洛夫防线,但部署在曼图洛夫防线上的苏联红军兵力比进攻的德军还要多,他们一直都没能取得任何优势,防线依然掌握在我们手上。

但现在,我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都把大量部队调到了罗马尼亚,导致乌克兰方面的兵力出现空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极有可能会趁乌克兰兵力相对空虚,集合兵力对乌克兰发起进攻。

目前,乌克兰一带,除了曼图洛夫防线那一带以外,包括基辅在内的第聂伯河以西地区仅部署了5个师的兵力。

如果德军从莫济里-克罗斯滕一带突破了防线,然后迅速向基辅一带推进的话,按照目前的兵力部署情况来看,我们是很难挡得住他们的,基辅极有可能会失守,他们也能够从第聂伯河南下,切断罗马尼亚与我国本土之间的补给线,从而达到他们的战略目标。”

斯大林仔细地看着乌克兰一带的军事部署图,顿时看出了隐患所在——基辅到曼图洛夫防线之间的地带几乎都是空的!这5个师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德军的大规模集群!

如果德军突破防线,从北边插下来的话,恐怕真能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直插基辅!

斯大林指着基辅和曼图洛夫防线之间的地带,对朱可夫问道:“你觉得我们应该从那里抽调部队前往那里,填补这个兵力空缺?”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预备队方面军调集部队到乌克兰,以填补这一个空缺。”

“那应该调多少?”斯大林追问道。

“至少20个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调30个师过来。”

当时,因为西方面军主力并没有像历史那样被围歼,兵力现在仍然充足的缘故,苏联的预备队方面军并没有像历史那样编入了西方面军,因此得到了保留。

此时,预备队方面军的兵力大约有70个师左右,可随时调往任何一个方面军,以补充前线部队的兵力。

这70个师的兵力看起来好像很多,但这对于一支兵力达到1000万人的军队来说,其实并不算太多,至少这70个师的部队很难填补苏联西部地区的所有空缺。

“去下命令吧。从预备队方面军抽调30个师的兵力过去,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乌克兰,到达之后编入西南方面军。”

“是!”

————————————————————

“进攻进攻,就知道进攻!侵略侵略,就知道侵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抱怨道:“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把这个国家带向灾难!”

“亨宁,”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称呼他侄子——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亨宁·冯·特雷斯科的名字,“你不能这样说我们的元首!”

“我们的元首?他现在的所作所为,正正是要把我们的国家带向灾难。我们战死了多少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苏联兵力有多少你也不是不知道,苏联的坦克有多强你又不是不知道,美国参战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还觉得我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吗?”特雷斯科质问道。

“无论战况如何,我们都必须效忠于元首,这是我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天责。我们为国家牺牲是光荣的,即使我们明知道这个国家会被敌人消灭,也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战斗!”博克元帅和传统普鲁士传统军人一样,都是很重视荣耀与忠诚的人。

在他们这些传统普鲁士军人看来,为国家牺牲就是他们的骄傲,对元首服从是他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义务,谁也动摇不了他们。

然而,博克的侄子——特雷斯科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阻止希特勒继续发动侵略战争才是对国家忠诚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德国被列强消灭,德意志这个国家才能得以保留下来。

“费多尔,我们是德意志军人。”特雷斯科尝试说服道:“作为德意志军人,我们就应该为德意志的存亡奋斗,就应该避免希特勒把这个伟大的国家推向灾难,应该在灾难来临之前及时阻止。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身份!”

“灾难?”博克质问道:“如果没有希特勒的话,我们能够击败法国吗?我们能够称霸欧洲吗?现在的德意志帝国,版图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

这样的成果,是用德意志军人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么多的军人白死!这场进攻,我们必须要参与,这是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的命令!我们必须要服从!”

322 芬兰的命运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134 尴尬的请求226 无后坐力炮第八十九章 乔巴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讨论第九十二章 两翼包抄296 重要的决定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248 罗马尼亚政变155 副总理第八十一章 卷土重来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点信心233 帝国的精英第四十五章 老寓长294 出击第七十七章 炸机场236 爱沙尼亚人第四十七章 捉捕151 裂化技术382 逮捕243 第一元帅229 孤单的滋味355 权力斗争135 幸福的时刻336 低调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281 莫德尔150 和平的曙光294 出击第一百零二章 关心下属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229 孤单的滋味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来谈谈第三十六章 肃反之路325 劳动战线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50 想要的结果360 安德烈耶夫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第十三章 顿巴斯人346 收获和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苏联英雄305 有点麻烦149 伏帅来访171 战争准备163 迪纳摩球场162 拉-7战斗机345 政治局及中央书记选举315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第九十二章 两翼包抄323 提前行动314 庞大的作战计划247 曼施坦因338 登陆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135 幸福的时刻第十一章 定点清洗163 迪纳摩球场185 席尔勒第五章 相认204 离开前线206 装甲升级132 巴洛克式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256 算得上什么281 莫德尔270 找问题第八章 炼钢技术230 怎么弄来的?第八十二章 巴英查岗山的烽火第三十五章 列宁勋章161 拉沃契金244 罗马尼亚的价值221 密林伏击288 苏联炮王260 美国参战231 军情直播间第三十七章 物质生活第五十章 偶遇灰衣主教252 中央组织局295 空袭舰队第五十八章 莫斯科的夜晚183 突击准备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307 到党中央工作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310 中央全会第二十七章 紧急降落312 权力与压力361 赫鲁晓夫334 地下工作第二十九章 第二座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伊戈尔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215 卢比扬卡第四十二章 去托木斯克
322 芬兰的命运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134 尴尬的请求226 无后坐力炮第八十九章 乔巴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讨论第九十二章 两翼包抄296 重要的决定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248 罗马尼亚政变155 副总理第八十一章 卷土重来第一百二十一章 给点信心233 帝国的精英第四十五章 老寓长294 出击第七十七章 炸机场236 爱沙尼亚人第四十七章 捉捕151 裂化技术382 逮捕243 第一元帅229 孤单的滋味355 权力斗争135 幸福的时刻336 低调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281 莫德尔150 和平的曙光294 出击第一百零二章 关心下属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229 孤单的滋味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来谈谈第三十六章 肃反之路325 劳动战线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50 想要的结果360 安德烈耶夫第七十章 派俄奸出场第十三章 顿巴斯人346 收获和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苏联英雄305 有点麻烦149 伏帅来访171 战争准备163 迪纳摩球场162 拉-7战斗机345 政治局及中央书记选举315 国家安全人民委员第九十二章 两翼包抄323 提前行动314 庞大的作战计划247 曼施坦因338 登陆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135 幸福的时刻第十一章 定点清洗163 迪纳摩球场185 席尔勒第五章 相认204 离开前线206 装甲升级132 巴洛克式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尤科夫256 算得上什么281 莫德尔270 找问题第八章 炼钢技术230 怎么弄来的?第八十二章 巴英查岗山的烽火第三十五章 列宁勋章161 拉沃契金244 罗马尼亚的价值221 密林伏击288 苏联炮王260 美国参战231 军情直播间第三十七章 物质生活第五十章 偶遇灰衣主教252 中央组织局295 空袭舰队第五十八章 莫斯科的夜晚183 突击准备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307 到党中央工作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310 中央全会第二十七章 紧急降落312 权力与压力361 赫鲁晓夫334 地下工作第二十九章 第二座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伊戈尔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215 卢比扬卡第四十二章 去托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