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光明正大的逆天

大年初二。

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工潮被瞬间掀起,立刻将开年的阴晦洗涤得干干净净。

文华殿。

杨改革已经召集了大臣们议事。

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井山呼万岁,杨改革感觉很不错。

“免礼……”

众臣这本起身。

“诸位卿家,今日是大年初二,朕本不该打搅诸位过年的,不过,事情紧急,也就顾不得了,昨日天降异象的事,想必大家也都亲身经历了”杨改革带着微笑,慢慢的说道着。

众臣听到皇帝提到昨日的异象,一个个心里都直犯嘀咕,这晦气的事,皇帝还提他干什么?看向皇帝的眼神,更加的怪异,皇帝不是赢了吗?怎么还提这事干嘛?皇帝到底想干嘛?

看着众臣一个个直缩脖子,杨改革的微笑依旧,自己就是一个逆天改命的人,你再降些异象什么的,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心,更不可阻止自己改天换命。

“昨日天象如此反常,必定是上天有所警示了”杨改革笑著又说了一句。

众臣更是缩脖子,个个都想,不至于吧,咱们不是按照皇帝的路子走了吗?皇帝怎么还提这个事?莫非,还嫌我等做得不好?不至于

“…那位卿家知道,这是上天再警示什么呢?”杨改革笑着问道。

众臣的脖子都直了,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难道还说上天预警今年辽东的战事一败涂地不成?

众臣一致的都不作声了,连传声筒施凤来也不敢言语了,这话可不好好接接得不好,会犯大忌讳的。

见众臣一副缩手缩脚的模样,杨改革倒是带着十足自信,依旧微笑。

只,………,其实,这上天的预警,老早就有了,昨日之事也不过是以前的延续罢了,之所以有如此反常的异象,说明了今年的问题更加严重,我等君臣应该尽早的做好准备才是,万不可忽视上天的示警,否则,必遭天谴……”杨改革说道。

众臣一听皇帝这个说辞聪明的立刻明白了,感情皇帝说的异象不是指得辽东战败的事,也不是说辽东卖地的事,说得还是别的,那还有什么事“配”得上印证得上呢?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这是上天在示警,今年我大明将遭受更大的干旱啊!

”施凤来不愧是钦定的传声筒,接话茬的功夫练到了一流,得皇帝提醒立刻明白了皇帝说得是什么。立刻出来接话茬,

也顺带将皇帝的话加以说明。

众臣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文华殿的气氛瞬间松动,再不复先前的僵硬。

“…回禀陛下臣也明白了,首辅言之有理,早就有神人给陛下托梦,说我大明有持续十数年的干旱,这两年也确实印证了陛下所言,干旱一直在持续,想今年天降异象,早早的警示世人,想必,今年的干旱必定十分的严重,陛下,臣以为,应该更加谨慎的对待今年的干旱,做好一切准备,尽一切力量防备天灾”大臣们也都“苏醒”过来,既然皇帝把昨日的异象和这干旱联系起来,知道皇帝有意把昨日那晦气的兆头化解开,用昨日那晦气的兆头应对皇帝早已预测过的天灾,这似乎更加的能说服人心,似乎更加“妥当”更加的证明了皇帝的英明神武,更加证明了皇帝的“神圣性“。

“…陛下,既然天降异象示警,那朝廷更应该早早做好应对的准备,不可疏忽懈怠了,应该即刻昭告天下,命天下州县,百姓也做好应对的准…”

话到这里,大臣们也都活跃起来,既然皇帝把昨日的晦头解说成了干旱,而不是暗地里谣传的什么辽东战事必败,辽东买地必亏上,那也好,如此解释,也免得大家尴尬。关于皇帝预测干旱的准确性,神秘性,众臣也习惯了,向来都是怪力乱神,敬而远之。有神人也好,没神人也好,反正这事是存在的……

至于今年的预测准不准,众臣倒是不在乎的,到今年干旱凸显,起码也是五月了,那时候,关外的战事都可能要结束了,要再用这个谣言说事,也不可能了,来没来干旱还有谁关心?没来岂不是更好?还有谁没事追究为什么干旱没来?岂不是找不自在?

“回禀陛下,臣也赞成,臣以为,应该尽快布置对策,尽快的昭告天下臣民……”

既然皇帝如此解释昨日的事,以皇帝那神秘莫测的“神人预测”能力,众臣倒是很快就达成一致,准备力挺皇帝这种说辞,避免将昨日的事牵强附会到辽东战事必败,买辽东的地必亏上去,免得触皇帝的霉头。

“好!

”杨改革也忍不住说了个好字,手压了压,准备说话了。

杨改革也是急中生智,想昨日那种天气,确实够吓人,兆头实在不好,够让人郁闷,都晌午了,房子里还要点灯了才看的见,这事,难免会被有心人利用,读书人未必会相信什么怪力乱神,但老百姓就信这一套。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怕这事会越描越黑,最后不知道会发什么事。

众臣安静下来,等着皇帝说话。

“想昨日那异象,确实是个不好的兆头,今年的干旱,必定远甚去年,我大明,必须要做好应对极度干旱的准备,要不惜一切代价安置好百姓,否则,就是罔顾上天的警示”杨改革轻轻的说道,将这件极可能失控的事稍稍的一拨弄,重新引回了正规。

“…关于如何安置百姓方面,朕想了想,除了徐师傅那边的移民继续之外还得另外想更多的渠道安置可能大批需要移民的老百姓否则,天下必将大乱,想来想去朕觉得,也就只有如今辽东那块地,

适合安置大批灾民了”杨改革轻轻的将干旱和昨日的异象驳接起来。天降异象,可能成为别人对付自己的武器,自己也可以拿来用,也可以借这天降异象的势……

“好在辽东金州那边已经在我大明控制之下,要移民也不是问题,也好在今年我朝和东虏会有决战,收复的失地,刚好可以用来安置我大明百姓”杨改革笑着说道。昨日的天降异象和干旱移民一驳接,立刻显现出不可阻挡的威势起来,杨改革知道,自己要办的事没人能阻止。

众臣面面相窥,皇帝这么一解释,还真的是那么回事,都不说话,静待皇帝继续发话。不少人心中感叹皇帝这一手借天象的功夫,实在是练到了炉火纯青,以往的帝王遇到这种倒霉事,那个不是发闷气,无可奈何,也只有如今这位能借着如此恶劣的异象达成自己的目标。更多的大臣又暗庆,幸亏没乱蹦醚,否则如今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呢。看向皇帝的目光,更是敬畏。

“…不过移民也是要钱的,钱从哪里来?移民安置的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万两银子,户部可拿得出?”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户部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毕自严当即站出来说到。

“嗯”杨改革点点头,又继续说道:“辽东移民和大琉球移民、南方的移民又大不同,大琉球、南方移民,无需担心有外族欺辱,比较平和,而辽东却不一样,辽东那地方上,外族众多,更紧挨着蒙古人,所以,辽东的移民,又不能和普通的移民一样,更需要有强力的官军保证百姓不受欺负才行,更不能再次养出一个东虏来危害我大明…,要养足够强的官军保护百姓安宁,这兵费”杨改革又看向毕自严。

“回禀陛下,如今天下兵费以千万计,如再增兵,只怕兵费更糜,户部无银以对”毕自严很干脆的说道。如今打仗,他户部就是一个帮衬,大头还是皇帝拿。

“天降异象,不得不移民,而移民,又必须有官军保护,没有银子怎么可以?如任凭百姓自行到辽东去,岂不是把人口送予东虏?难道又要再养一个东虏出来?”杨改革道。

“这”毕自严很配合的表示这很尴尬,无话可说。

“朕想了想,这辽东的地,还是得论卖的,卖地得来的钱,供兵费,供移民之用,所谓的“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护辽土。说得不错,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解决辽东兵费问题,也才可以解决辽东移民费用的问题……”杨改革抛出了这么个话题。

见是这个话题,众臣这嘴里,实在不是滋味。这辽东卖地一事,难道要光明正大的卖了不成?

众臣又是面面相窥,没想到,今年一开年,就是好戏连台“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陈于廷当即站出来,表示异议。

“哦,卿家有何话要说?”杨改革问道。

“陛下口口声声说要卖地,说无钱移民,说无钱养兵,可据臣所知,陛下银行里可存着几千万两银子,这是陛下说的没有银子吗?陛下何不把这个钱拿来移民,养兵呢?”陈于廷觉得自己逮住了一个机会,立刻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表示自己的存在。

众臣一听,觉得好娄来了,这是向皇帝开火呢,又一致的看向皇帝。

杨改革不恼,也不急着说话,慢里斯条的笑了笑才道:“那个是死钱,虽然有几千万,可也不经花,如果没有进钱的来头,几下就花光了……”

“卿家只知道朕的银行里有钱,却不知道朕花费在关外战事上的钱有多少,却不知道朕花在移民上的钱又有多少”杨改革道。

“…兵部,给陈卿家解说一下,朕去年花费在边关上的费用有多少,以及今年还得花费多少。”杨改革道。

“臣领旨,回禀陛下,据臣所知,陛下去年花费在边关兵费上的银子在一千万以上今年只怕会更多至少也在千万以上……”兵部尚书袁崇焕出来答道。

“户部给陈卿家解说一下,朕花费在移民上的费用是多少。”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回禀陛下陛下去年花费在移民上的费用是千万,今年的灾情比去年更加严重,费用只会多,不会少”户部尚书毕自严说道。

“是啊!这里一个千万,哪里一个千万,今年一个千万,明年一个千万卿家算算,几个千万了?卿家还觉得朕有的是银子吗?”杨改革看着陈于廷道。

“……,这……”陈于廷一脸的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

“辽东卖地的事,诸位卿家可能觉得朕小气,诸位卿家可能觉得朕言利,无帝王之度,做得不该实际,朕也是有说不出的苦啊!没有银钱,朝廷就什么事也做不了,灾民就只能在家中饿死,关外就只能看着糜烂天下就会大乱,朕不言利,就只能坐等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崩溃啊…”杨改革无奈的说道。

“陛下,不会的,不会的,我等必定尽忠报国绝不会坐视矢下糜烂的……”施凤来连忙出来接话茬,打圆场。

杨改革是彻底的放开了,把辽东卖地的事拿到朝堂上来说了准备给辽东卖地的事给一个正式的说法,光明正大的卖地不仅辽东的地要卖,日后打下来的地方,也要如此对待,论卖,要把言利灌输进大明的核心。

“启禀陛下,臣以为,确实如陛下所言,辽东之地,不似其他地方,需要有强力的官军为之保驾护航,否则,我大明百姓难以在那里立足,如时日稍长,必定被外族所窥测,势必会重新养出一个新的东虏来,臣于辽东任巡抚之时,对辽东的事算是比较了解,如保持强军,则必定糜费巨大,朝廷负担不起,如无强大官军在此〖镇〗压,只怕不能长久安稳………,陛下,移民好移,难就难在难以长久,如没有一个办法对付关外的诸族,这始终是个麻烦,关于卖地,臣觉得,陛下说的“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护辽土。很是有道理,先前我朝也是以土地招募士卒对付东虏的,如今不过是把以土地募兵换成土地换钱,再募兵,其实,道理还是一样的,都是要为朝廷节省开销,又要护卫好我大明的疆土,陛下“辽土养辽人,辽人护辽土。,臣赞成……”兵部尚书袁崇焕站出来说道,牵涉到辽东的事,他觉得,自己或许比较有发言权,毕竟他先前是辽东巡抚。那个“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护辽土”其实,正是他以前给皇帝平辽方略里的话,没想到,宴帝今日又拿到这里说,倒是让袁崇焕感动不小,袁崇焕倒是觉得,以前是直接拿土地招募士卒,现在是拿土地卖成钱,再供兵费,虽然多了一道手脚,实际道理和效果是一样的,袁崇焕倒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至于辽东的地有没有人买,这个袁崇焕倒是不担心,没人买皇帝不会自己买吗?不过是左手的钱捣腾到右手而已。至于捣腾的好处那还用说?辽东是熟地,只要能出粮食,能出钱,还怕没人买?皇帝既然敢夸口辽东买地赚钱,想必也有了十足的把握,不会诳人,须知能诳一时,不可能诳一世,皇帝还是很看重名声的。

“不错,袁卿家说得不错,正是这个道理……”杨改革还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辞,没料到,这个袁崇焕倒是站出来,替自己说了一场好话,这可出乎了杨改革的预料了。

众臣又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没料到,忽然杀出来个袁崇焕力挺皇帝,这倒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帝党们还在考虑怎么为皇帝辩话,还在考虑说辞:韩焙那派人马更加犹豫,这袁崇焕可是自家人,韩阁老的学生门人……,至于陈于廷那帮人,则最犹豫,他们人本就少,今日这陈于廷貌似又踢到不该踢的地方了……

“敢问陛下,既然辽东又需大兵〖镇〗压,朝廷又无法支撑太多的糜费,那该如何办呢?据臣所知,即便是靠卖地来支持兵费,恐怕也不是长久的事吧,卖地能卖多少年?

”陈于廷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说道。

众臣再次看向了皇帝。

“此事,朕也考虑过,既要控制好我大明收复的疆土,又要防止出现新的东虏,又要花费少,也只有一个办法……”杨改革本来还以为今天会有一场大论战,没料到,袁崇焕忽然杀出,这场争论,似乎不用了。

“……,这是新任辽东巡抚洪承畴上的奏疏,说的是加强辽东军管的事,奏疏中提到,应该强制进入辽东的百姓学习枪支的使用,并以此与户籍挂钩,保证我大明百姓都有足够的自卫能力,在关外面对外族之时,能保持强势地位,对外族实行压制,不惧外族的窥视和骚扰,如此,可使我朝在关外的百姓不受外族欺辱,也可节省我朝在关外的兵费开支,只要关外的兵费开支在可承受范围内,朕想,长久的支撑下去,应该是没问题的,我大明百姓在关外有足够强势的地位,可以抵挡外族的窥视,外族想通过掠夺我大明的财富壮大,是不可能的,如此可防止另一个东虏出现,朕觉得此谏议十分不错,值得推广……”杨改革顺势将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抛了出来,在这个小朝议上,杨改革连抛两件影响、意义重大的事。!。

第598章 闹腾第237章 喜公公第349章 好主意第586章 决战前的动员第372章 推手第236章 议渔业,定制钱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521章 橡胶在那里?第715章 公私兼顾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336章 文艺战线第574章 借把火第688章 西进南下第40章 新军(四)第190章 道第668章 还是再等等看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715章 公私兼顾第658章 给孔胤植上发条第150章 解的是心中的干旱第77章 奇女子(二)第461章 借酒装“疯”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645章 再见曹于汴第721章 辽东大开发第626章 出手第514章 大跃 进第386章 打仗不是那样简单的第766章 矛盾的激化第263章 听争宠,穷举钞票纸第308章 没法过下去,不如意的日子第18章 袁崇焕和他的忽悠第538章 烧水泥第38章 新军(二)第441章 战事已定,战局将起第441章 战事已定,战局将起第410章 试探第515章 先把倾销地找好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519章 GDP是创造出来的第250章 战略态势,穷举温度计第276章 哄女人,延伸产业链第763章 粮仓成第615章 肉身成“圣”第804章 四面第357章 怄到不行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173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第465章 “摸底考试”第822章 圣贤第234章 东西方有差异第452章 从“神”跌落到“人”第204章 高利贷也搭车收费第658章 给孔胤植上发条第450章 办学第120章 印子钱(三)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样的天安门第385章 打仗就这样简单?第395章 黄台吉的策略第87章 稚嫩的战争机器第732章 人坛第104章 徐光启(二)第362章 动手第302章 朝堂上的大战第676章 各方的反应第802章 支教第199章 问第598章 闹腾第487章 办事认真喜公公第81章 千日大战?第543章 压力来了第545章 锦衣卫的赏赐第707章 争议第392章 雷大用和尚可喜第745章 找门路第204章 高利贷也搭车收费第40章 新军(四)第459章 感动出的国策第541章 意外的惊喜第207章 漂白高利贷第197章 专利局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710章 虎皮驿第74章 出宫第469章 罪己诏出,“AE”大对决第117章 课程(二)第369章 关外的风第158章 国子监第97章 营造第530章 张家口马市开张了第110章 心思第664章 修钟楼第739章 基建第161章 惩罚第442章 “五年计划”第122章 基督的降临(二)第660章 一叶知秋第181章 双赢第162章 红旗不倒
第598章 闹腾第237章 喜公公第349章 好主意第586章 决战前的动员第372章 推手第236章 议渔业,定制钱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521章 橡胶在那里?第715章 公私兼顾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336章 文艺战线第574章 借把火第688章 西进南下第40章 新军(四)第190章 道第668章 还是再等等看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715章 公私兼顾第658章 给孔胤植上发条第150章 解的是心中的干旱第77章 奇女子(二)第461章 借酒装“疯”第616章 大灯笼刘廷元第645章 再见曹于汴第721章 辽东大开发第626章 出手第514章 大跃 进第386章 打仗不是那样简单的第766章 矛盾的激化第263章 听争宠,穷举钞票纸第308章 没法过下去,不如意的日子第18章 袁崇焕和他的忽悠第538章 烧水泥第38章 新军(二)第441章 战事已定,战局将起第441章 战事已定,战局将起第410章 试探第515章 先把倾销地找好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519章 GDP是创造出来的第250章 战略态势,穷举温度计第276章 哄女人,延伸产业链第763章 粮仓成第615章 肉身成“圣”第804章 四面第357章 怄到不行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173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第465章 “摸底考试”第822章 圣贤第234章 东西方有差异第452章 从“神”跌落到“人”第204章 高利贷也搭车收费第658章 给孔胤植上发条第450章 办学第120章 印子钱(三)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样的天安门第385章 打仗就这样简单?第395章 黄台吉的策略第87章 稚嫩的战争机器第732章 人坛第104章 徐光启(二)第362章 动手第302章 朝堂上的大战第676章 各方的反应第802章 支教第199章 问第598章 闹腾第487章 办事认真喜公公第81章 千日大战?第543章 压力来了第545章 锦衣卫的赏赐第707章 争议第392章 雷大用和尚可喜第745章 找门路第204章 高利贷也搭车收费第40章 新军(四)第459章 感动出的国策第541章 意外的惊喜第207章 漂白高利贷第197章 专利局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710章 虎皮驿第74章 出宫第469章 罪己诏出,“AE”大对决第117章 课程(二)第369章 关外的风第158章 国子监第97章 营造第530章 张家口马市开张了第110章 心思第664章 修钟楼第739章 基建第161章 惩罚第442章 “五年计划”第122章 基督的降临(二)第660章 一叶知秋第181章 双赢第162章 红旗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