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

请旨出宫,姚惜水、春十三娘以及扮成为慈寿宫使守在世妃身边的黑纱夫人,直到午后才出宫进入宫城东侧的潭王府私见潭州来人。

“侯爷?!”姚惜水她们走进潭王府内府,看到潭王妃李瑶陪同她父亲、信昌侯李普坐在潇湘院的暖阁里,吓了一大跳。

她原以来再有惊天的事情发生,柴建或李冲赶回来报信已经是极其了不得了,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李普亲自赶回来。

李普此时身为湖南行台右丞,身份极其敏感,他几天不在潭州城里露面,消息就会传得到处都是、沸沸扬扬,根本就瞒不住安宁宫在潭州所布的眼线。

姚惜水实在难以想象,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才让李普决定亲自秘密赶回金陵。

“世妃出宫甚好,不然又要多费周章,”李普看到世妃王夫人直接出宫赶到潭王府来相见,宽了一口气,坐下来说道,“沈鹤中毒之事,韩谦与殿下并没有通过袁国维、姜获二人密奏陛下,我们一直被蒙在鼓里!”

“什么?”姚惜水这一刻惊得都要跳起来,突然想明白过来,为什么她们到金陵后,有那么多的事情怎么想都想不透了?

因为她们心里认定三皇子与韩谦已经将沈鹤中毒身亡的消息,通过袁国维、姜获密奏天佑帝了。

天佑帝调韩道勋出任京兆尹,他们甚至以为这是天佑帝在知道这些事后,下定决心要立三皇子为嫡才有的举措。

谁能想象韩谦与三皇子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都瞒过这边?

“为什么?韩谦这厮如此教唆殿下,是为何意?韩道勋又为何出叙州归京出任京兆尹?”黑纱夫人也难抑内心的震惊,张口问道。

“不仅内侍省少监沈鹤,韩谦判断天佑帝中毒已深,性命完全落在安宁宫的掌控之下,他认为一旦密奏沈鹤中毒之事,即便不打草惊蛇,天佑帝仓促之间,也只会调楚州兵马渡江,遂唆使殿下将这消息隐瞒下来,以便能争取更多的时间!”李普说道,“韩谦与殿下所谋此事,韩道勋都完全不知道。而韩谦在出使蜀国之前,也没有料到天佑帝会调其父到金陵,他是在蜀地知悉其事,才不得不派赵无忌到潭州密见殿下,调整部署。我在潭州正因为感觉到韩谦突然将赵无忌派回来见殿下太过蹊跷,追问之下,殿下才说出内情!”

姚惜水、春十三娘、黑纱夫人以及世妃王夫人都愣怔在那里,都觉得尾椎骨都一股寒气直窜上来,没想到韩谦为龙雀军争取更多的时间,竟然敢教唆三皇子撒下弥天大谎!

虽然距离沈鹤到潭州宣旨已经平静的过去四个月,左右龙雀军以及诸州乡兵已经完成第一轮的整训,湖南行台辖制八州的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岳阳-水营筹建起来,但想到韩谦敢如此教唆三皇子,众人还是震惊不已,同时也是难抑内心被戏弄的气愤。

“我担心柴建或李冲回来,你们难以当机立断,遂跟殿下告了假,亲自赶回来——赵无忌已率一部韩家部兵赶到金陵城与韩道勋会合,兰亭巷这两天有何异动?”李普见众人都安然无恙,稍稍宽了一口气,追问起金陵城内近日来的动静。

“韩道勋或许已经知道天佑帝中毒之事!”姚惜水想到韩道勋清晨进宫之事,迟疑的说道,“韩道勋上午进宫,参奏内府局欺市之事,又将内府局令丞钟毓礼揪去京兆府,或者是知会此事……”

“韩谦犯下欺君之罪,诛九族犹不赦,韩道勋会向天佑帝暗通消息?”春十三娘难以置信的问道。

“要不是担忧这点,韩谦为何又要将这事瞒着他父亲?”姚惜水说道。

“不错,韩道勋颇为精忠恤民,与沈漾、杨恩等是一路人,韩谦与三皇子就是怕他们会坚持知会天佑帝,才刻意将整件事都隐瞒下来!”李普说道,“既然韩道勋此时极可能已经知会天佑帝,那他们稍有动作,就极可能打草惊蛇,迫使安宁宫那边提前狗急跳墙。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城去永春宫!”

世妃请旨出宫已经是破例恩许,私自出城则更是违禁,不过想到金陵形势随时会大变,他们也根本顾忌不到那么多。

“姜获这关未必好过?”姚惜水皱眉说道,“侯爷有没有携殿下的手令回来?”

亲事府、帐内府的现役亲卫,都主要随三皇子驻守在潭州,位于凤翔大街上的潭王府除了内宦、女侍外,不多的侍卫则实际受返回金陵主持缙云楼事务的姜获的节制。

正常情况下,姜获不会干涉内府的事务,但信昌侯李普突然要带潭王妃李瑶出城避难,哪怕李普是潭王妃李瑶的生父,也不可能随便跟着李普离开王府出城。

更何况这事还涉及到世妃?

信昌侯李普微微一愣,他仓促赶回来,没有想到形势已经这么危急,虽然很多事情他都能做主,但要将女儿及世妃她们带出城,姜获未必会放行。

“我在这里,姜获敢阻拦我?”世妃王夫人秀眉怒蹙,催促李普之女简单收拾行囊,随她们出城。

世妃这话刚落,潇湘院外就有数名侍卫探头望来,却见是刚刚得到消息的姜获仓促赶回来,到这里来看动静。

姜获确认是信昌侯李普从潭州悄然赶回来,也是吃了一惊,问道:“侯爷怎么回金陵了,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我们出城去永春宫暂住几日。”信昌侯李普脸色阴晴不定的说道。

姜获狐疑的在众人打望片晌,又问世妃道:“娘娘也要出城?”

“本宫的事情,轮得到你过问?”世妃没好气的质问道。

“卑职不敢,”姜获不亢不卑的说道,“倘若没有殿下的手令,卑职派人去内侍省知会一声,片刻后亲自护送娘娘与王妃去永春宫暂居。”

信昌侯李普眉头大皱,没想到真如姚惜水所料,他们会卡在姜获这关过不去。

姚惜水心想韩谦应该预料到金陵形势有可能斗转直下,问姜获:“姜老大人,你回金陵坐镇,韩谦或殿下可有密令给你,指示金陵一旦发生剧变,要如何应对?”

看到信昌侯李普归来,姜获也意识到事态有些严重,稍作沉吟,从怀里取出一枚蜡丸,说道:“事发突然,姜获不能决断的话,殿下与韩大人吩咐姜获可拆此密令!”

见三皇子果然有密令交给姜获,信昌侯李普伸手直接拿过蜡丸,搓开取出里面所藏的秘信,只见上书数行小字:“事危难断,则速护送王妃出城、知会信昌侯府及李知诰、周惮等将校府上,不得迟怠;诸事不决,可与冯缭商议!”

“冯缭也在金陵?”姜获还以为冯缭被韩谦派到其他地方主持事务去了,没想到冯缭早被韩谦遣回金陵来了!

虽然秘信没有用印,但蜡丸是三皇子与韩谦亲手交到他手里无疑,姜获愣怔得片晌,暗感虽然秘信里没有写明缘由,但三皇子与韩谦预测金陵事态有可能会危急到何等程度,从这些安排里是可见一斑的。

“韩谦却是有些信心,还知道事有危急时叫冯缭及姜老大人护着小王妃及诸将府上,”春十三娘微微一笑,说道,“但就是好像将娘娘给忘了。”

姚惜水窥得世妃脸色骤然阴沉下来,只是她这时候没心思再想着添油加醋,问姜获道:

“我们现在就护送小王妃及世妃出城去永春宫,姜老大人还会阻拦?”

姜获问道:“姚姑娘能告之姜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吗?”

姜获乃是内府局出来的老吏,信昌侯李普哪里敢让他知道全部的真相?

他直接截住话头,不让姚惜水吐露更多的内情:“密令没提,便是殿下觉得有些事情姜老大人暂时还是不要知道为好。”

姜获迟疑片晌,说道:“劳烦侯爷护送王妃出城,我去兰亭巷见冯缭。”

姜获执意不跟他们出城,只要不妨碍他们,他愿意去找冯缭会合,信昌侯李普也不会强求,他们也不仅仅就眼前数人出城,还要将侯府中家小以及龙雀军诸将留在金陵城的眷属都通知到,及时带出城去。

…………

…………

姜获赶到兰亭巷时,冯缭与赵无忌也是刚刚才脱身。

韩道勋从清晨离开兰亭巷,就没有回来过,午后派人过来令韩老山将周掣带到京兆府衙门去。

这时候冯缭才有机会说服护卫放开他与赵无忌,出示韩谦的秘信,重新获得府内护卫的掌控权,不过此时韩道勋与赵阔、韩老山带着几名老家兵都在京兆府。

冯缭是欲哭无泪,韩道勋已经进过一次宫,还假借内府局采办官员违法乱纪的名义,将内府局令钟毓礼揪到京兆府,他们总不能冲入京兆府衙门,将韩道勋劫走!

待姜获赶过来,说及信昌侯李普秘密赶回金陵,正准备护送小王妃及世妃出城避祸,冯缭急得直跺脚:“坏了,大人进宫将钟毓礼揪出来,或许已经打草惊蛇,但安宁宫再有决断,也不可能今夜就动手,必然需要筹备几日,但现在是彻底完了。安宁宫必然有眼线盯住王府与信昌侯府,他们看到小王妃与世妃突然无故出城,怎么可能还会有半点的犹豫跟迟疑?”

“侯爷此时应该正赶回侯府接人,我们此时去截住他们,或许还来得及!”姜获震惊说道。

“没用了!”冯缭失魂落魄的沮丧说道,抬头看了看天,此时差不多将到申时,再有一多个时辰,太阳就要落山了,城门要关闭起来。

信昌侯府及晚红楼是什么人,不用韩谦刻意嘱咐,冯缭也有所了解,能不被他们出卖就算好的,怎么可能指望他们留下来去搏一线机会?

更何况搏成功,也是距离金陵最近的信王得利。

信昌侯李普这些人,会是那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人吗?

信昌侯李普不仅不可能会听劝,甚至在他们出城后还会煽风点火,叫金陵城内的局势变得越发混乱。

难不成他们还能当街率护卫将信昌侯李普等人扣押下来?

那样的话,搞出来的动静不是更大?

姜获咬牙说道:“能不能成,总要试一试。”

冯缭迟疑片晌,抱有一丝希望的说道:“想要信昌侯完全按兵不动,也绝无可能,姜老大人或可劝他们来兰亭巷——你跟他们说,少主在兰亭巷有所安排!”

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七百八十五章 将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气势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叙州刺史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五章 家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二百一十八章 郑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酸王侯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围师必阙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五百一十九章 营地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战之过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十六章 侯府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四章 诱敌出寨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二百九十七章 缓追(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四百章 计划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约
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化暗为明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七百八十五章 将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气势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九十八章 惊蛇出洞第五十九章 叙州刺史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五章 家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二百一十八章 郑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线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酸王侯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围师必阙第四百零二章 侧翼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五百一十九章 营地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逃营第五百四十三章 周惮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战之过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见第十六章 侯府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四章 诱敌出寨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一百一十六章 条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轨第二百九十七章 缓追(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败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间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四百章 计划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会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三十八章 间隙第四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