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

见安吉祥蹙紧眉头,整个人仿佛一张绷紧住弦的猎弓一般,韩成蒙一颗心也吊到嗓子眼。

虽说曾几何时,安吉祥仅仅是张平身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此刻黄化却是不能忽视他的存在了。

毕竟安吉祥更直接代表延佑帝的意志。

而黄化能坐到湖南行省宣慰使的位子,更准确的应该说是延佑帝与朝堂诸公共同决定的结果。

黄化却也没有催促安吉祥的意思,站起身来往屋外走去。

韩成蒙也跟着起身,但刚迈过门槛,便见黄化在廊下站住,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这时候却听到将要起身的周启年在后面压低声音跟安吉祥说话:

“有句话老朽说了多少有些不懂规矩,安大人也就一听——安大人是忠于陛下的,这是毋容置疑的,但一定要有人说安大人居心叵测,安大人真能将心剖出来?最终大家无非都是将陛下交待的差遣办妥当了,不叫陛下日夜操劳,才称得上忠心……”

韩成蒙克制住转回头看安吉祥脸色的冲动,看着黄化枯瘦、仿佛山岩冷峻的侧脸,也琢磨不透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怎么看待叙州与韩谦的……

…………

…………

杨护赶回白岩江,恰好赶上富耿文与杨守义携带宣慰使黄化的手谕赶过来。

看到宣慰化黄化在手谕上,要求思州从盘龙岭西线再调一营精锐,加强对蜀军的防御;而在削减对石河子寨正面兵备的同时,着富耿文携手谕去见匪首谈招抚之事,杨护仿佛被无形的手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也就半个多月前,他随同洗射鹏率一千辰州番兵精锐踏出辰阳城,踌躇满志的以为形势皆在掌控之中,哪里想到一切都是幻影罢了。

“真要招安乱匪?”杨护犹是不甘心的看向两鬓早已霜白的父亲,问道。

“我这辈子都没有怎么走出思州,也识不得太多的英雄人物,但陛下在当前的局势下,相信黄化能掌控湖南诸州,想必他是个极了不得的人物。而此时,辰州也都仰仗朝廷的鼻息行事,我们是没有选择的。”杨行逢早就不复当年的龙精虎猛,有些驼背,佝偻着身子,但言事间看似浑浊的眼瞳精光湛然,也不介意在富耿文面前说这番话。

又或者他是希望富耿文将这话传到黄化耳里,表明思州此时的忍辱负重,是完全照他黄化的意志行事。

杨护再有不甘,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叙州只要袖手旁观下去,没有其他援兵进来,即便乱匪及蜀军不再主动发动进攻,只要这两线紧绷的势态再持续下去,思州兵内部以及他们目前所控制、看似还风平浪静的区域内,都会随时诱发难以预料及遏制的巨变。

趁他们手里还有一些筹码,顺着宣慰使黄化的意志,对乱匪进行招抚,或许是思州最后的选择。

富耿文对杨行逢的话,却似充耳不闻。

说实话他此时内心更期待乱匪是跟叙州有勾结的,这样的话,他明早上山即便谈不成,还能有条命活着下山。

要不然的话,真是祸福难料了。

富耿文心想自己好好留在宣歙或江东作威作福有什么不好,却偏偏跑到西南这犄角旮旯的角落里,干刀口上舔血的事情,哪里还会顾及杨氏父子此时的心情好不好受?

第二天一早,富耿文催促着杨行逢将石河子寨山口外的兵马都撤回来,同时盯着杨行逢派兵去增援石阡,但在他上山之前,还是留下两名亲信在山下的大营盯着,防止杨行逢背着他搞什么小动作。

现在不管最后会达成怎样的招抚条件,也不管思州后续会形成怎样的局面,富耿文为了自己的小命,他现在都不能容杨行逢背着他搞什么小动作。

当初韩文焕、韩道昌、韩钧以身为饵、诱顾芝龙中计这事,富耿文是绝不想发生在他身上的。

…………

…………

在蜀军随时有可能大举南侵的威胁下,思州兵此时是势如强弩之末,难对起义军再发动像样的攻势,但起义军的日子并不好过。

逾三分之一的将卒伤亡。

已经战死于沙场的将卒便不用提,上千名伤患缺医少药,每日在痛苦中煎熬、呻吟,更是严重打击到起义军的士气。

而此时已经入冬,山里天气温润,没有那么寒冷,但能寻得的食物来源越来越少。

而起事以来,起义军都被封锁在盘龙岭之内,隔绝于两县的主要产粮区之外,除了山寨里的存粮,没有新粮补充,此时粮食已经紧缺到拿嫩树芯刨开来制成干粮充饥。

不要说年老病弱者,青壮年长时间处于这样半饥饿的状态中,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富耿文代表湖南宣慰使黄化进山招抚,谭育良他们满心期待这一刻,但同不同意招抚,以怎样的条件接受招抚,以及又如何确认招抚不是诱他们下山围歼的诱饵,起义军内部是很大争议的。

当然,也有相当的起义军将卒,其兄弟手足死于思州兵的手里。

还有不少将卒的家人,因为没有来得及从被攻陷的山寨里撤走,遭到思州兵残酷的屠杀。

他们满心皆是仇恨,则坚决反对接受招抚。

不管内部的争议如何,就着富耿文进山,谭育良提出交还被叙州扣押的家人、在指定的区域内双方撤出兵马、留出缓冲区来,以及要求思州将一部分粮谷、伤药运上山,作为下一步进行接触谈判的前提条件,也是非常合理的要求。

…………

…………

富耿文便留在石河子寨,着部属往来传信,在黄化的许可下,十一月初二,冯缭便带着奚昌、奚发儿,与韩成蒙率百余人马押送谭育良、赵直贤的家小以及百余车粮秣布匹以及伤药,与富耿文以及思州所派遣的招抚官员会合后,一起走进石河子寨,正式开启招抚的谈判进程。

谈判名义上自然是以代表湖南行省的富耿文、韩成蒙为主,冯缭以及思州的官员为辅。

奚氏族灭,奚昌、奚发儿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奚氏族人,当时就是都被冯昌裕贩卖到思州为奴,之后像奚昌逃亡出来找寻家人,与思州境内一些由逃奴主要组成的贩盐势力,还有过接触。

韩谦着奚昌、奚发儿参与招抚事,也是想进一步化解起义军将领的敌意,说服他们放弃对抗。

当然了,叙州很早就推行田税改制、土客合籍,将大量田宅授给收编的寨奴,赐贱为良,以及韩谦从金陵返回后全面废除奴婢旧制,对周边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起义军将领里,就有不少人就曾被杨氏遣往叙州做工,了解这一状况,也深受其影响。

都不用谭育良他们站出来额外做工作,叙州遣人参与招抚,便无形消弥了相当一部分的对立情绪。

至少在大多数起义军将领心目里,并不担心叙州会出尔反尔,将他们诱出山屠杀。

这原本是最难跨越的一步,便轻而易举的跨越过去,最主要的争议便集中在具体的招抚条件上。

起义军将领哪怕是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放弃兵权,也就不会放弃普通将卒,就顾着自己接受招安、升官发财。

那样的话,太容易被过河拆桥了。

不仅谭育良、赵直贤他们知道这个道理,董泰等私盐贩子出身的起义军将领也有极强的警惕心。

所以接受招抚可以,他们明里也不要求封官赏爵,只提出要满意将卒的诉求。

而普通将卒的诉求很简单,也很直接,便是当初谭育良他们用来鼓动起事的口号:“等贵贱、均田地”。

然而这点,却令思州将帅难以接受。

两万多奴婢就在他们眼皮底下等贵贱、均田地了,此时各家还能勉强控制的奴婢往后还能安分守己吗?

均田地?

思州三县仅有六七十万亩耕地,都是有主之地,是各家的根本,不提后续的负面影响了,谁愿意拿出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田地,分给这些搅得思州鸡飞狗跳的贱奴?

思州不愿意,黄化也无法施加太大的压力,毕竟整件事又牵涉到世家门阀极敏感的神经。

最终议定的方案,就是起义军新编一部,归湖南宣慰使直辖,由湖南宣慰使供给粮秣、兵甲,负责收复婺川河谷的战事;而在收复婺川河谷后,起义军两万多家小便作为兵户,于婺川河谷择地安置。

而未来计划设立的婺川县,则从思州脱离出来,归由湖南行尚书省直辖。

杨氏内心是极为苦涩,这意味着他们之前两年参与打击婺僚人的成果,完全化为乌有,不过,他们也好歹保全旧有的地盘。

起义军将领倒是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同时也担心他们真要率将卒、家小进婺川河谷与蜀军作战,万一思州出而反尔、攻其后路,他们却将陷入两面受敌的绝境之中。

在谭育良的撮合下,起义军诸将最终一致要求将包括虎涧关在内、位于锦和县东北部的草荆岭划入叙州,而将盘龙岭北麓、夏戈山北麓一小片狭长区域划给婺川县。

这样的话,一方面是叙州能威摄住思州,令思州不敢再轻举妄动,以免被叙州抓到发难的把柄,更为实际的则是草荆岭东南麓的小道虽然极为险僻,但到底能叫婺川县与虎涧关连接起来,至少在地域上不会再被思州封锁在婺川河谷之内进退不得。

杨行逢也意识到思州经过这一次的折腾,元气大伤,即便将虎涧关控制在手里,也没有什么意义。

另一方面,在叙州插手进来后,他们没有能力中止对起义军的招抚,时机拖延下去,却是思州与辰州的兵马顶在正面抵挡蜀军随时有可能会发动的攻势。

尽快将起义军都赶去婺川河谷与蜀军作战,杨氏不仅能保持一些体面,更主要能缓解他们在石阡县的防御压力,也便很快答应这样的条件,十一月中旬就将兵马从虎涧关撤出,交给叙州接手……

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七百四十章 妇孺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七章 赠弓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见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牙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六百四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二十七章 水蛊疫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酸王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五百八十五章 相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七章 王族杨恩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还朝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四百八十五章 顾虑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
第三百零三章 决断之策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七百二十四章 夺岛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七百四十章 妇孺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一百七十章 举吏第六百零六章 意图(二)第四百一十章 山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袭梁州第六百零五章 意图第七章 赠弓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来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长乡侯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戏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二百二十章 厚礼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关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相见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荆子口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龙牙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六百四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偷吃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云阁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七十五章 楚州馆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二十七章 水蛊疫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酸王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五百八十五章 相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四十七章 王族杨恩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还朝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四百八十五章 顾虑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人入彀第三百三十八章 离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一百三十二章 监视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