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

从晚红楼出来,在赵阔、林海峥等人簇拥下,韩谦骑马回宅子,心里还琢磨着用怎样的说辞,才能叫父亲痛下决心离开金陵、出仕地方。

到巷子口,韩谦远远就看着有两辆马车、十数匹壮马停在宅子外面,看车辙积满泥浆,马匹耷拉着脑袋正就着宅子前的石槽无精打采的吃豆料,他心里奇怪,今天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远客过来?

韩谦走进前院,听着里面院子里的说话声有些耳熟,这时候有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子从垂花门里面跳也似的闯出来,差点一头撞进韩谦的怀里。

“琼玉,你看着弟弟,莫要叫他摔着,”这时候一个身穿深青色襦裙的美艳少妇从院子里追着出来,盯着跑出来的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乍然看到韩谦他们站在前院,吓了一跳,愣怔怔的盯住韩谦看了片晌,才不确定的问道,“七郎?”

去年初,韩谦从宣州到金陵跟父亲团聚时,当时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早就沉溺于男女之事,又整夜的饮宴聚赌,身子骨早就被淘空了,近五尺半高的修长身量,却仅有百十斤,当真是削瘦得很。

过去七八个月里,除了留在侯府或被拉过去晚红楼议事,韩谦每日苦修刀弓骑射不辍,即便他长得不如冯翊那么清隽,也没有范大黑那么魁伟,却也能称是气度沉稳、仪表不凡了。

范锡程他们整日跟韩谦在一起,也不觉得韩谦的变化有多大,但宣州故人乍然看到韩谦,还以为是换了一个人,也只是眉眼间依稀认得。

“大嫂与大哥什么时候到金陵的?”韩谦沉默的看了少妇片刻,这时候也明白刚才听声音熟悉,是大堂兄韩钧在里间跟父亲说话,沉声问道。

他变化大,但不意味着别人大,他当然认识出眼前这少妇便是大伯韩道铭长子韩钧的妻子杨氏,闺名佳娘。

他祖父韩文焕生有三子,孙辈人数更多,但这些年江淮战事凌乱,三子各居一方,韩谦自幼与自己的堂兄弟也没有什么接触,直到七年前他从楚州回宣州寄养,才与二伯这一脉的堂兄弟熟悉起来。

而四年前大伯韩道铭任巢州屯营军使,适逢梁国南侵寿州,殃及巢州,大伯韩道铭有将职在身,不能擅离,便由长子韩钧护送家眷百余人从巢州迁回宣州以避兵祸。

韩谦也是那时候,才与大伯家的两位堂兄熟悉起来。

当时堂嫂杨氏刚刚生下次子韩仁海,正是年方二十出头的丰腴美艳少妇,给韩谦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堂兄韩钧刚回到宣州没几天,就将荆娘拉上床,更给韩谦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刻到此时想到这事,心脏都禁不住的一阵抽搐。

见杨氏将一双小儿女搂到身边,眼眸紧张的盯着他腰间的佩刀,韩谦心想堂嫂大概是怕自己拔出刀,将韩钧一家四口砍翻在这院子里吧?

韩谦轻轻的将手按在刀柄,回头看到前院的倒座房及南侧走廊里,十七八名韩钧从宣州老家带出来的家兵也都紧张的盯过来。

“老七!”这时候从垂花厅里走出两道人影,朝韩谦喊道。

为首者乃大堂兄、大伯韩道铭之子韩钧,唇上留有短髭,身量要比韩谦稍矮一些,但也有雄武之姿。韩钧回宣州住了一年,待寿巢形势稳定,便又回巢州,之后又随其父韩道铭到池州任职。

韩谦看他这次到金陵来,将妻儿也带上,猜想他这次或许是调到朝中任职。

韩钧身后之人要削瘦一些,乃是二伯韩道昌的长子韩端,在他这一辈韩氏子弟排行老三,这两年一直听其父安排,在大伯韩道铭任刺史、执掌军政大权的池州经营货栈,也替大伯韩道铭及韩钧他们打点一些不能为外人道的事情。

看到韩端也在这里,韩谦猜测他这次应该会跟随韩钧身边任事。

“大哥、三哥盯住我的手干什么,难道怕我突然拔刀,将你们一个个大卸八块不成?”韩谦笑问道。

韩谦不笑还好,但他咬着后槽牙而笑,令韩端心头一寒,不得不强插到他与杨氏及两个小孩之间,怕韩谦仗着在他家宅子里突然出手。

杨氏撞出来时,跟韩谦本就站得近,发怔之余都没有说要退后一步,保持叔嫂间应有的分寸。

韩端这时候才强插进来,几乎就要贴到韩谦的脸了,看韩谦目露精芒,有着说不出的凌厉,下意识伸手就往腰间的佩刀按去。

“三哥,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试试我这段日子习武有没有偷懒啊?”韩谦一手抓住韩端握刀的手腕,抬肘就往他的咽喉击去,快如电闪雷鸣。

韩端身后就是杨氏及两个小孩,加上他这些年帮着父亲主持家业,修炼刀弓也没有以往那么勤勉,他稍有犹豫,脆弱的喉管就让韩谦狠狠的打了一击。

虽然韩谦没有要取韩端的性命,这一击出去收着劲,但也叫韩端以为喉管被韩谦一肘击碎掉,捂着喉管双脚跪地剧烈的咳嗽起来,眼泪、鼻涕都禁不住往外流。

“韩谦!不得无礼!”韩道勋在韩端、韩钧两个侄子身后走出来,看到韩谦突然间就对韩端动手,沉声喝止道。

“父亲,我跟三哥闹着玩呢,我以前在宣州老家,三哥他们可没有少跟我这么闹着玩啊!父亲,你要不信,你问问牛二蛋他们几个烂鸟货。”韩谦浑不在意的指着要从南侧走廊冲过来的老宅家兵笑着说道。

这时候韩谦又将韩端搀起来,说道:“才一年多不见,三哥身手就大不如前啊!还是说,我偷愣子出手,三哥没有防备,要不我们重新再玩一次?父亲,大哥、三哥跟大嫂他们过来,宅子可有准备酒宴?酒宴要是还没有准备好,我与三哥再切磋切磋。”

韩钧这些年都有带兵,即便大伯韩道铭出任池州刺史,韩钧也到池州屯营任军使,单打独斗,韩谦没有把握能胜韩钧,但韩端今日送上门来,不让他们为以往的过节付一点利息,韩谦怎么能忍?

韩端被韩谦偷愣子一肘打在要害,出这么大的丑,心里早就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不顾韩钧递过来的眼色,皮笑肉不笑的伸手就要去搭韩谦的肩膀:“是有阵子没见,老七身手比以前强多了,让三哥来伸量伸量你!”

韩端话音未落,在三叔韩道勋面前不便有太大的动作,但抬肘也如雷霆朝韩谦当胸扫击而来。

韩谦直接抬肘相撞。

肘部可以说人身最坚硬的部位,两人肘部硬生生撞在一起,发出闷声,几乎让人怀疑两人的肘骨在这一刻都断裂开了。

韩端疼得直吸气。

韩谦未必比他好受半分,但他碗口大的拳头,没有因为疼痛有半分犹豫,便如重锤一般朝他的肩部砸去。

韩谦虽然气力不及范大黑他们,但这大半年勤练不辍,一拳全力打出去也有三百多斤的力道,绝不容轻视。

韩端对韩谦还是心存轻视,没有来得及避开,退后一步,右臂就软沓沓的垂了下来,不曾想被韩谦一拳打脱臼了。

韩谦上前要给韩端将脱臼的胳膊给接上,却见韩端含恨的往后缩,哈哈一笑,又朝韩钧摇头叹息道:“老大,你看三哥真是不如前了,以前从来都是他打得我满地找牙,什么时候被我欺负成这样啊?”

韩谦又朝杨佳一笑,问道:“大嫂,你说三哥是不是比以前差劲了?”趁着杨佳发愣,将她怀里的小儿子韩仁海抢过来,抱在怀里,笑着跟韩钧说道,“这小兔崽子也有两年没见了,现在看到七叔都不会喊人,要打屁股。走走走,大家进里屋吃酒,真有一阵子未见,叫人想念得紧啊!”

韩端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大亏,韩钧走过去将他脱臼的胳膊接好,想要含恨带着家兵走人,却不想韩谦已经抱着他的小儿子往里面的院子走去。

怕韩谦出手伤到仁海,韩钧与接好胳膊还痛得脸色发白的韩端以及手脚吓得都有些发抖的杨佳氏,牵着女儿往里走。

韩道勋自然能看到很大的不对劲来,但这几个月韩谦谋事深沉,早就改变他心目那种浮浪无度的印象,这时候也只是脸色微沉,并不干扰韩谦“报仇雪恨”。

韩家主宅里的厅也没有多大,没有地方席地而坐、分案而食,酒菜都是摆到一张方桌上,韩谦一手牵住韩仁海让他站到自己身前,一手请韩钧、韩端陪他父亲韩道勋入座。

男女不同席,何况还有长辈韩道勋在场。

这边照礼数,给杨佳在厢房及小孩在厢房单独安排一席,但这时候见小儿子在韩谦手心里拽着哭不敢哭,杨佳哪里敢离开饭厅?

她只是将女儿琼玉交给仆妇照看,她在旁边亲自执壶给众人斟酒。

“老宅来的人也不能怠慢了,”韩谦对范锡程沉声说道,“宅子里不是新进一批豆料吗?给他们每人分一盆,你们要代我好好招待老宅的人,他们要剩一粒,小心我拿家法伺候你们!”

范锡程、赵阔没想到少主韩谦要拿马料去招待随韩钧过来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这是要彻底撕破脸吗?

“三叔,”韩钧再顾忌儿子被韩谦扣在手里,这时候也不可能再忍气吞声,盯着韩道勋质,含恨的问道,“三叔真要看七郎如此羞辱对我韩家忠心耿耿的老仆?”

“这个就算羞辱了?”韩谦摸着韩仁海细皮嫩肉的小脸蛋,面对韩钧望过来的凌厉眼神,笑道,“那好,我不羞辱他们,就照家法行事好了!我今日将往时欺负过我的狗奴才挑出来,一人断一手、断一脚,应该是合理的要求吧?”

“牛二蛋、老驴、周富贵、马健这四个以往在我大哥身边伺候的人,范爷你应该都认得,”韩谦对范锡程说道,“你带大黑、海峥他们到前院,将他们四个人挑出来,一人断一手、断一脚,就够了!无忌,你守住院子,谁敢在我家宅子里动刀剑,杀了报官都没有人理会!”

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四百六十章 扬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一百四十五章 骗局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马不停蹄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七章 王族杨恩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五章 家兵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二百二十三章 夜间定计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责难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领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云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澜不惊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
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信宫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三百二十九章 拦街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四百六十章 扬州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二章 梦境窥史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一百四十五章 骗局第六十五章 物性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马不停蹄第五百四十五章 突围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二百七十三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零三章 龟山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权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七章 王族杨恩第二百一十九章 炉火纯青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鱼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五章 家兵第七百零八章 腊月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变化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四百八十二章 参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举荐为吏第二百二十三章 夜间定计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责难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七百五十章 战役(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诰的难处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将领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九十九章 窥探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五百零五章 访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战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七百三十六章 选计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韩府(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云第五百六十章 梁帝居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浑水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澜不惊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三百七十章 岳阳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七百零六章 抉择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一百零九章 访寨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旧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河道第六十三章 选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