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未雨(二)

为避免他离开叙州的消息及行踪泄漏,所有秘信都用密文书写,层层传递过来,需要转译过来才能阅读。

这封秘信是奚荏昨天夜里才连夜转译好的。

叙州一切皆好,有关楚蜀两国结盟之事的圣旨、谕令也已经传抄到叙州。

两蜀于黔江通道的商贸条款,大楚这边的具体安排是由名义上受湖南转运使辖管,但暂时实际受叙州控制的婺川盐铁院监执行。

渝州方面也已经派遣官员过来进一步洽谈双方衔接的事宜。

叙州也进一步加强草荆岭驿道的整修力度,年底之前应该能拓宽到五尺道的标准,供车马勉强通行。

这些都意味着叙州的钱粮耗用极大,短时间内额外只能挤出有限的钱粮,支援赤山会的建设。

更关键的一条消息,便是在婺川成功将一眼小口井钻打到三十丈深。

川蜀现存的盐井,都是大口浅井。

这主要也是受当世钻井的技术限制。

最深的一口盐井深三十丈,但井口直径却长逾六七十丈,可见这所谓的大口浅井是何等的巨大。

不谈其他,仅仅挖这么深、圈口如此之大的一口盐井,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更不说后期的维护了。

婺川现在两口盐井以及新发现的两眼咸泉,都位于黔江东侧的一座山岭之内,这说明这座地质结构完整的山岭地下,必然存在着丰富的盐矿或盐卤资源。

不过,问题在于婺川县这个地方,通过岩层裂缝流到基岩之上的浅地表层,以及甚至直接流出地表形成咸泉的盐卤,却又是极为有限。

这以致看上去,婺川的井盐资源十分有限的样子,但实际上只是以当前的钻井技术,无法开采到更多的盐卤而已。

想要更大规模的开采盐卤,就是改进钻井技术。

直接打通岩层,利用小口深井直接开采位于基岩之下、岩层深处的盐卤资源。

当然了,韩谦只是提供利用后世顿钻冲击破碎岩石的钻井思路。

这个思路没有什么划时代的技术含量在里面,但在这个思路下,去研制趁手的工具,以及琢磨形成一整套的钻井及开采配套技术,则是陈济堂领导工师学堂要做的事情了。

前期的研究就耗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四月上旬才正式到婺川山里进行实地钻井试验。

目前利用一个半月时间便成功在黔江东岸的山里,打出一眼百米深的小口井,突破当世大口井的深度极限,即便暂时还没有勘测到新的地底盐卤,也是相当了不得的成就。

这个技术要是传到蜀国,韩谦相信蜀国的井盐产量,在现有的人力基础上,三五年间少说能提高一两倍之多,甚至更高。

“什么事,这么兴奋?”

奚荏起床稍晚一些,推门看到韩谦站在窗前面带笑意,问道。

“你昨夜翻译的秘信,你不知道陈济堂在婺川成功钻出百米深井?”韩谦问道。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是还没有挖到新的盐泉吗?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很可能是白费工啊。”奚荏问道。

奚荏知道工师学堂召集人手在婺川费老鼻子劲打了一眼三十丈深的小口井,却没有在成功开采到盐卤,她心里还感到遗憾呢,却没有深想在这实践背后,所不断完善的钻井技术代表着什么。

这种眼界与见识的差距,即便是奚荏,也不是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弥补。

“怎么可能是白费工?”

梦境中人可是记得宋明时期,川蜀民众利用小眼深井,不仅从地底开采出盐卤、天然气,还曾在巴中、川南地区开采出石油啊!

韩谦待要跟奚荏好好聊一聊这种新的钻井技术的意义,何柳锋与林胜这时人叩门走进来。

林胜禀报道:

“昨天入夜后,有一股人马潜入白蹄冈西边的林子,但他们在林子里潜伏了一夜都没有动静。我们没有敢打蛇惊草,也还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潜伏过来。不过,昨夜没有下雨,我现在派人绕到西北面去搜索,应该能从他们留下来的足迹里判断一个大概出来……”

他们即便利用望镜,能观察对面西边的林子里有异常,也能看到一些隐约的人影,但想要确认伏兵的具体人数,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直接派兵马杀入树林里,对这伙伏兵做试探性进攻。

不过,要是不想打草惊蛇的话,那只要能找到他们潜伏过来的路线,从他们留下来的蛛丝马迹里,也能判断出一个大概。

冯缭这时候也是刚刚得到消息,与郭荣、冯翊、孔熙荣走进来,说道:“他们昨天夜里没有发动偷袭,还继续潜伏在林子里,显然还是想趁夜色继续转移更多的人手过来,然后一下子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要派人出去搜寻,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人既然抱定主意只敢偷袭我们,其实就没有什么好怕的。我现在就怕他们堂堂正正从南北两侧的口强攻过来!”韩谦说道。

冯缭他们想想也是。

韩谦又吩咐具体负责营地建设及防卫的林胜、何柳锋:“营地内紧外松,不要有其他额外的动作,等熬到今天夜里再说。除了主要人员外,普通会众及家小都不要提前发布警讯,以免人心惶惶,夜里都不敢入眠,等到真正要迎敌,都没精打采的,可就落入敌人圈套之中了。”

韩谦心想埋伏白蹄冈西面林子里的这股敌军,要是今夜还有更多的人手潜伏过来会合,那等他们发动袭击,至少也是后半夜或明日凌晨之后的事情了。

“大人是不是先转移出去,敌军真要突袭进来,到时候一片混乱,就怕有个闪失。”林胜说道。

“我要这点胆量都没有,真是叫敌人小看了,”韩谦挥手叫林胜、何柳锋该干嘛干嘛去,不要徒费口舌劝他离开,说道,“要是敌人仅仅是打定主意从西边偷袭过来,营地这边乱不了。”

不到万不得已,韩谦不会让孔熙荣带着侍卫兵马上阵杀敌,这是避免他的行踪泄漏,也避免这时候就引起更大规模的关注,但侍卫兵马必须要留在白蹄冈以防万一,怎么能在这节骨眼上,护送他离开呢?

…………

…………

白天,营地都在有条不紊的加强南北两侧的防御措施。

由于白蹄冈山体狭小,山里无法形成稳定的溪河,但山里还是有暴雨时节留下雨水顺着峪谷地形冲刷而成的天然旱沟。

之前居住于白蹄冈的村民,也是在旱沟与东面的湖荡之间开挖沟渠,一方面能引湖水灌溉两侧的农田,一方面到了暴雨时节,则能将山洪及时从旱沟、山下沟渠引入湖中排泄掉。

即便从遗留下来的屋舍,能看得出在战前,还有少量的村民居住在白蹄冈东面的渔村里,但主要以捕鱼为生,东面山下的沟渠等水利设施早就年久失修。

这也是十数年前江淮人口大幅缩减的一个缩影。

像主要位于湖泽平原之上的石梁县,前朝盛世时人丁繁盛将近十万,然而在金陵事变之前,人丁下降到不足两万,比思州锦和县这样的荒僻山野之县都不如。

营地这些天在南北两侧,集中人手各清理出一条废弃的沟渠,引灌湖水。

这么一来就将南北两侧与外界的陆路联系,封锁起来,只能通过两座简易的吊桥进出。

而东面除了芦苇荡极为茂密外,湖滩又宽又浅,即便是平口浅底船也很难靠过来。

这两天,林胜、何柳锋他们又组织人手,在东面半山腰的旱沟里,打下一排木桩子,然后在木桩子一侧填以土石,想着修成一道五六尺高的简易土坝。

等到雨天,蓄积雨水,不仅可以灌溉两侧的坡地,而对任何想从土坝下杀入营地的大规模敌军,也是一种威胁。

后续除了哨楼,他们还将沿着旱沟、沟渠修护墙,进一步完善防御体系;修一道穿过浅淤湖滩的栈道,延伸至深水处,以便船舶进出。

这样的话,赤山会在这里的立足基地便能逐步的完善起来。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天色暗下来,多云天气,圆月在乌云的遮盖下,仅仅露出一角,天地勉强有些光亮能够视物。

韩谦也是天黑便上了山,蹲在树林里,拿望镜观察西面的树林。

那座树林从山脚延伸出去,大约有两三里纵深,再往西也是荒废的田地,有几个小规模的流民聚集营地,夜里点燃的篝火清晰可见。

要不是望镜能隐隐看到西北方向,有影影绰绰的人马往西边的树林转移,仅凭肉眼很难在这样的夜色里觉察到丝毫的异常。

“新过来的一批人马,簇拥有三十多匹战马,却丝毫听不到马匹嘶鸣的声音传来,说不定是安宁宫或淮东的嫡系精锐呢。”何柳锋蹙着眉头,凑过来说道。

安宁宫及淮东在暗中控制的流民势力,都有可能对他们发动突袭,但在真正接触之前,他们甚至都无法搞清楚,眼前这股有意偷袭他们的敌人,到底是来自安宁宫,还是来自淮东。

当然,看潜伏于树林里的这股敌兵,比他们预料的要更谨慎一些,韩谦他们还是更倾向认为是淮东派出来的人手,特别是这时候正往西面树林潜行的这小股人马,更有可能是淮东从楚州直接派来的嫡系精锐……

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二百六十章 血战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辩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七百零九章 年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鸡鸣寨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旧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五百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阳(二)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章 计划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六百一十章 对峙第三百五十章 郭荣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该渡江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潜逃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
第六百零一章 迎亲(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四百八十章 棋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灭口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二百六十章 血战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五百零一章 偏执的胜利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六百一十九章 监军(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溧水城第四百零七章 杀俘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安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辩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七百六十二章 洛阳(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七百零九章 年节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鸡鸣寨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归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宫庄园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八十二章 旧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四百七十章 询问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势第七百三十三章 渗透作战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零四章 船帮之用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五百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驱逐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七百九十二章 渡江(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阳残地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阳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阳(二)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六十七章 宫禁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章 计划第三百九十一章 秘窟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码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七百九十三章 渡江(四)第六百一十章 对峙第三百五十章 郭荣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七百八十章 绝望突围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三百三十五章 货殖之道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六十六章 问询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该渡江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扬州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潜逃第五百四十一章 选择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