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

“医家发布公告,将要大量收购海带,紫菜!”

忽然一个消息传来,让沿海一带的百姓为之惊动。

“海带、紫菜!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这些东西大海中遍地都是,根本不值钱!”一众海民不解道,这两种东西大海中多得是,根本不值钱,也不好吃。

“听说医家已经找到了大脖子病的病因,如同败血症一样缺少食用青菜,只要服用海货就能防治,而海货中,最便宜的就是海带、紫菜,所以才被医家青睐。”有消息灵通之人回答道。

虽然吃海鲜同样也能预防大脖子病,然而海鲜价格昂贵,可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得起,而价格便宜,量大的海带则成为医家防治大脖子病的首选。

“当真?”众人豁然一惊道。

“应该如此,在下生活在海边,在沿海一带,的确没有大脖子病的存在,只有在山区才多。”有沿海一带的百姓信誓旦旦的说道。

“山区多瘿病,其他平原之地也时有发生,只有沿海一带没有,我大宋有近万万人,也就是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不需要食用海带,这将是多了庞大的市场!”一个商户惊呼道。

众商顿时怦然心动,海带、紫菜在海边价格便宜,而且产量极大,一旦运到大宋内地,既可以做菜经常食用,又可以预防瘿病,定然会极为畅销。

当下,无数商人闻风而动,开始大量的从海边订购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有的甚至直接雇用海民下来采摘海带和紫菜,销往内地直接供不应求。

更有敏锐的商人清楚,紫菜和海带口感并不好,那些富人定然不愿意多食用,既然海货可以预防疾病,那口感更好的海鲜和海鱼岂不是既有口感,又能预防瘿病,一旦供应海货给大宋诸城,定然又是一笔不小的财源。

当下,一众商人立即向渔民订购海鱼海鲜,大量的渔民出海打渔,每每有收货就能赚取不少钱财。

“医家真的是海民的恩人,先是提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让海商可以出海赚钱,而不愿出海者又可以捕捞海货获益。”沿海一代的海民无不医家感恩戴德。

大宋时期的沿海可不如后世那般富裕,大多都是贫瘠之地,再加上多风暴灾害,生活极为困难。

范正提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沿海一带提供了不少赚钱的机会,仅仅能惠及一小部分人,如今又发现海货可以防治大脖子病,足以让大多数海民有了衣食生计。

在医家的推动下,大量的海货遍布大宋各城,引起百姓的青睐。

毕竟这个时代食盐很贵,而且海货大多带咸味,既可以补充盐分,又可以预防大脖子病,何乐而不为。

而在瘿病多发的山区,医家义庄更是果断出手,向瘿病重灾区捐赠大量的海带,以优先确保儿童和瘿病患者食用。

很快,大量食用海带的效果反馈过来。

“范兄的医方正确!患者食用海带之后,其瘿病病症明显好转,重灾区的瘿病患者发病率更是大幅度下降!”杨介得到外地医者的反馈,顿时大喜道。

据外地医者反馈,重症患者服用海带,虽然不能治愈,却能控制病症,轻症患者服用海带几乎可以痊愈,而每月都高发的大脖子病新生患者直接绝迹。

“医家又攻克一门疑难杂症!”苏遁傲然道。

范正凝重的点了点头,他们三人攻克瘿病的病因,并非仅仅是治好一种疾病如此简单,而是有更重要的意义。

当年,他们三人年少轻狂,直接拿着鹅颈瓶实验前往太医局踢馆,让当时的太医令巢元颜面无光。

虽然后来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医术,然而当时的举动依旧被不少人老医者诟病。

如今他们三人再一次攻克诸病源候论中的疑难杂症,足以证明他们当初踢馆乃是正确之举。

当海带能够防治瘿病的医方传到太医院,不少老医者纷纷默然。

当初范正踢馆太医局情形依旧历历在目,这让一众传统顽固的老医者至今耿耿于怀。

哪怕日后范正成为太医,升为太医丞,统领整个医家,一众老医者依旧认为范正不过是仗着官家崇信和钱乙的偏爱罢了,根本不以为然。

而如今范正三人再一次从《诸病源候论》中找到疑难杂症,并将其治愈,普惠万万大宋百姓,这一次真正征服那些顽固的老太医。

开封南三百里外,西华县。

西华县乃是巢元的祖籍,自从巢元被免职,直接就回到了老家西华。

按照以往的管理,一届太医令辞官归家,那定然会受到各方礼遇,甚至自己开设医堂,成为一方神医。

就比如赵太丞,其就是因为辞去了太医丞之位,在开封城开设医堂,非但名满开封,还在寸土寸金的开封城置办了三进三出的宅院。

然而巢元却截然不同,他非但在开封城呆不下,就连大一点的城池生存都极为艰难,因为医家变法,在各大城池组建大型医院,非但价格便宜,而且医术高超。

单单一个人的医术,哪怕是名医也无法和医院对抗,更别说巢元还是和范正比拼医术失败,被朝廷免职,其名声已经大损。

因此,巢元回到老家之后,虽然有人慕名而来,然而和历代太医令的待遇可以说天差地别,这让巢元又怎能不怀恨在心。

“爷爷,医家有消息传来,范正找到了瘿病的病因!”忽然巢元嫡孙匆匆而来,向他禀报道。

“瘿病?”巢元豁然一震,不顾步路蹒跚,挣扎起身去书架上拿起那本祖传的诸病源候论。

“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巢元拿起诸病源候论关于瘿病的记载。

“医家传来消息,邪医范正从海上缺少青菜,易得败血症获得灵感,认为山区多瘿者,的确是饮沙水,乃是因为山谷地势高,水往低处流,将山中的生命所需的物质流入大海,这才引起山区多瘿病,海边少瘿病的现状。而海中由于水流日积月累的冲刷,最终囤积了大量的身体所需的物质,而食用海带正好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物质。”巢元嫡孙叹声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巢元看着诸病源候论的记载,再对比范正的论证,不由喃喃自语。

难怪范正看不上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看似和范正的推理相差无几,而且都找到了瘿病的关键那就是饮沙水。

然而诸病源候论却将更多的病源归结于运气学说,而忽略了其本质水,实际上则是南辕北辙,由此看来,巢家败的不冤。“爷爷!”巢家嫡孙担忧的看着巢元。

巢元看着孙子一脸慈祥道:“爷爷知道你极为崇拜邪医范正,只是碍于爷爷的面子才极力隐瞒,如今已经证明,巢家的家传医术已经落后了,你还有大好前途,莫要拘泥于此,你现在收拾行李,前往开封城,去加入太医局,学习更加先进的医术。”

“爷爷!”

巢家嫡孙不由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巢元。

一直以来,巢元极为顽固,抱守巢家的祖传医书不放,无视大宋的日新月异的医术,让巢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如今巢元却主动让他去太医局学习范正主导的中医医术,岂不是主动认输。

“去吧!”

巢元大手一挥,拿起祖传的《诸病源候论》身形落寞的消失在书房。

随着巢元主动退隐,巢家嫡孙主动前往太医局学习,医家曾经显赫一时的‘运气学说’最终落幕。

医家终于一统方向,再无掣肘,再进一步。

……………………

“启禀官家,医家愿意再度承销七百万国债!”

垂拱殿内,朝廷正在商议发行国债,范正傲然道。

上一次,医家主动承销五百万国债,其中购买国债的主力军就是天下医者,医家有范正的承诺,此次国债到期,受益匪浅,天下医者自然踊跃支持国债。

再加上如今朝廷再一次发行国债,信誉已经打出,而且海上贸易又给朝廷带来充足的资金,这也是范正自信能够承销七百万国债的原因。

赵煦看了范正一眼,哈哈一笑道:“范太丞如此豪气,朕自然心中大慰,不过这一次,朝廷要发行的国债可不是七百万贯,而是一千万贯!”

“一千万贯!”满朝百官不由惊呼。

就连范正也不禁讶然的看着赵煦,一千万贯那可是第一次国债的两倍,哪怕是最便宜的三厘的利息,一年的利息也足足有三十万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错,就是一千万贯!”赵煦凝重道。

范正不由眉头一皱道:“国债直接翻番,官家未免太过于心急了。”

蔡京出列道:“范大人此言大谬,如今大宋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用钱之时,既然如今大宋面对辽夏占据优势,又有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财源,一千万贯并非大宋财政的极限,既然如此,我大宋何不更进一步扩大优势,一旦收复西夏,击败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届时再还所欠的国债也不是轻而易举。”

范正将目光投向四叔范纯粹,却发现范纯粹一言不发,很显然这乃是户部商量好的数目。

范正点了点头道:“既然是朝廷的决议,范某自然遵守,不过,这将是医家依旧承销七百万贯国债,剩下的三百万贯国债,由朝廷自行销售。”

“这…………。”赵煦不由面露难色。

第一次发行国债极为畅销,乃是因为全凭医家的信誉,再加上海上贸易源源不断的财源,这才让赵煦决定借助医家的信誉,直接发行一千万贯国债,让大宋的国力进一步提升,却没有想到医家仅仅愿意承销七百万贯国债。

“可以!”

蔡京直接道。在他看来,就连医家去年就能轻松承销五百万贯,民部想要承销这三百万贯岂不是轻轻松松。

朝堂上下对此会心一笑,只要他们最终能够收到钱财,自然乐意见到医家和民部相互较劲。

散朝之后。

太医令钱乙不解的向范正问道:“医家内部有不少愿意购买国债,再加上民间的财源,医家承销这一千万贯国债并无困难,你为何要只愿意承销七百万贯。”

范正凝重道:“去年,医家之所以能够顺利承销五百万贯国债,乃是因为医家作为担保,方可让天下医家争相购买,而如今医家的确有能力承销一千万贯,乃是因为医家的信誉,而朝廷却私自将国债从七百万贯提高到一千万贯,如此冒进,明年恐怕将会将国债提高到两千万贯,难道医家还为其承销不成。”

钱乙摇了摇头,以医家的信誉,承销一千万贯恐怕已经是医家的极限了。

范正冷笑道:“我等是医者,又不是户部,能够为朝廷分担七百万贯的国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分给民部三百万贯,让他们知道求人的难处,方能体会医家的作用。”

七百万贯的国债,由天下医者购买,既能保证畅销,又可以让医者获益,再以医家的信誉和遍布大宋的医院为据点,足以轻轻松松的完成。

而民部的三百万贯国债的发行,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果然随着第二批国债的发行,医家承销的七百万国债极为畅销。

第一次发行国债,医者就是购买的主力军,然而依旧还有不少人在四下观望。

看到第一批国债朝廷如数兑换,而且支付不菲的利息,心中不由懊悔不已,如今第二批国债一经发行,天下医者争相购买。

甚至第一批的国债购买者直接不兑付,连本带息继续购买第二批国债,短短半月的时间,医家足足承销了三百万国债。

“三百万国债!”朝堂上下无不哗然。

而反观民部的三百万贯国债,才售出不到百万贯,而且大多都是官员和同僚购买,大多数百姓宁愿去医院购买国债,也不愿意去官府购买国债。

第42章 邪医开正方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1章 医学院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3章 李清照的傲娇病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369章 范相公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63章 赵家算计第442章 超级大一统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52章 邪方:医城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305章 辽国毒瘤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0章 《临江仙》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157章 持久战第27章 变法医家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187章 五百万贯国债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400章 大理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31章 畏变法如虎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63章 赵家算计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110章 东坡肉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128章 赵煦亲政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348章 医方体第385章 邪方土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11章 最完美的杀毒药第1章 名正方邪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76章 热射病第285章 谐音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20章 《临江仙》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61章 医学院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90章 邪方装病473.第473章 灭佛?第17章 范正心疾第81章 劝禁女子缠足令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
第42章 邪医开正方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261章 医学院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3章 李清照的傲娇病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391章 母凭子贵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369章 范相公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63章 赵家算计第442章 超级大一统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52章 邪方:医城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305章 辽国毒瘤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60章 起死回生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20章 《临江仙》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157章 持久战第27章 变法医家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408章 斡腹之谋第187章 五百万贯国债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400章 大理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31章 畏变法如虎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63章 赵家算计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286章 天波府的荣耀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110章 东坡肉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184章 玻璃问世!第296章 青塘后续第128章 赵煦亲政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348章 医方体第385章 邪方土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11章 最完美的杀毒药第1章 名正方邪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76章 热射病第285章 谐音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20章 《临江仙》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战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61章 医学院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90章 邪方装病473.第473章 灭佛?第17章 范正心疾第81章 劝禁女子缠足令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