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

宋夏辽三国相邻,而且平日里战和不断,在各国相互之间皆有间谍,用来传递消息。

更何况,李干顺根本也没有隐藏,而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很快,西夏皇帝李干顺变法的消息传遍了宋辽两国。

“西夏也要变法?”

垂拱殿内,当得到大宋细作传回的消息,赵煦豁然而起,惊呼道。

他乃是大宋变法的主导者,自然明白大宋就是因为变法而强大起来,而如今西夏竟然也要变法,这不由的赵煦不慎重。

范正闻言也是不由一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亦如此,国运亦如此,西夏如今终于也走上了变法之道,西夏皇帝李干顺的确是一个明主。”

“如此一来,北上大迂回战略恐怕要凭空出现波澜了。”赵煦烦躁道,西夏变法,让原本的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要知道西夏就是大宋北上大迂回战略的第一步,惟有灭掉了西夏,大宋才能心无旁骛的和辽国决一死战,最后一统天下,让完成超级大一统。

而大宋面对辽国并无太大的胜算,再有一个强大的西夏环伺在身边,那恐怕大宋的处境更加堪忧。

“陛下无需担忧!微臣认为西夏变法对大宋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范正忽然语出惊人道。

“并非坏事?”赵煦不解的看着范正。

范正点了点头道:“官家可知当年西夏立国之时,李元昊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全靠的党项族的野蛮武力。”

赵煦凝重的点头,当年的李元昊不但用兵如神,其党项铁骑更是骁勇善战,大宋大辽接连败在他之手。

范正朗声道:“党项虽然勇武,但是同样野性未驯,李元昊死后,才会造成西夏几十年的动荡,而想要结束西夏动荡,那就需要汉化西夏,一旦西夏推行汉化,突然会让李干顺集中皇权,同时也会削弱其勇武,或许这正是大宋的机会。”

“野性和汉化!”

赵煦听到范正的分析,这才冷静下来,如果西夏汉化,固然能够稳固西夏皇权,然而其武力反而会下降,对大宋来说,未尝是坏事。

“就算退一步讲,西夏变法有成,国力增强,然而其疆域面积只有大宋十分之一,人口更是只有四百万,大宋的实力依旧在西夏之上,若是大宋败于西夏之手,那只能说我大宋无能,怨不得别人。”范正自嘲道。

赵煦闻言,眼神坚定道:“朕相信凭借你我君臣守望,最后的大一统的一定是大宋。”

此刻的他年富力强,大宋变法方兴未艾,更有震天雷这等神兵利器,正如范正所言,大宋若败,只能是大宋无能,怨不得别人,而他绝对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然而赵煦却不知道范正看向他的目光闪过一丝担忧,后世中赵煦也曾变法图强,接连大败西夏,然而就在形势变好的时候,赵煦却英年早逝,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最终让大宋最后的机会葬送。

如今虽然经过他的调养,制定锻炼计划,虽然赵煦的身体大为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帝王身体注定会亏虚,连他也无法保证赵煦不会重蹈覆辙。

“希望历史不再重演!”范正心中暗道。

他自然无法劝说赵煦莫要再扩充后宫,只能用天下大势来激励赵煦奋发图强,只要赵煦还有雄心壮志,定然不会沉迷于美色,让身体彻底垮掉。

大宋方面对西夏变法严阵以待,静观其变,而当李干顺变法的消息传到辽国之后,则一片哗然。

“什么,陛下在朝中变法,推行汉化?”

上京城,当耶律南仙得到李干顺变法的消息,顿时脸色大变,她没有想到自己才来到辽国没多久,李干顺竟然在背后夺权。

辽国和西夏都属于游牧民族,崇尚骑射,而耶律南仙自然也是坚定的保守派,更何况他还准备效仿小梁太后,自然站在了保守派的西夏贵族这边。

如今李干顺推行汉化,恐怕实行的第一条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而辽国想要掌控的西夏的意图恐怕就要破灭了,而她还在辽国,对此情况根本插不上手,等她回到了西夏,恐怕木已成舟。

更让耶律南仙难堪的是,她凭借西夏皇后的身份正在耶律南音面前趾高气昂,而如今这个负心人竟然在背后背刺了她一刀,让她成为了笑柄。

“皇妹有罪,有负皇兄重托!”

辽国皇宫内,耶律南仙弦弦欲泣,向耶律延禧请罪。

“还真是一个好妹夫,大辽让他李干顺掌控了皇权,又将辽国公主嫁给他,竟然培养出一个白眼狼。”耶律延禧闻言怒不可遏道。

耶律延禧变法,推行汉化,很显然心中对宋法颇为赞同,这让身为游牧王朝的辽国颇为不满,更别说,西夏在耶律南仙出使辽国的之时变法夺权,让辽国控制西夏的意图破灭,整个辽国的谋划可以说鸡飞蛋打。

更别说,西夏还想让辽国援助于他,这更让耶律延禧气愤不已。

耶律南仙顿时心头一片冰凉,在西夏李干顺推行汉化夺权,在大辽耶律延禧又对其不满,这让她两头不是人。

“皇兄莫要怪罪南仙妹妹,南仙妹妹在前来为皇祖父奔丧,并不知情,此事并非南仙妹妹之错。”出乎意料的是,一旁的耶律南音出言维护耶律南仙。

“哼!”

看到自己的亲妹妹劝慰,耶律延禧怒气稍微平息。

“多谢南音姐姐!”

耶律南仙心中不满,却又不得不对耶律南音表达感激之情。

耶律南音看向耶律延禧道:“皇妹认为,皇兄不但不能怪罪西夏,反而要继续援助西夏。”

“还要继续援助西夏,皇妹莫非在说笑。”

耶律延禧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耶律南音,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还要帮助西夏。

耶律南音凝重道:“如果李干顺真的懦弱不堪,大辽再多的援助也注定打水漂,而如今其竟然胆敢变法聚权,倒让大辽多高看他一眼!”

“此话可讲?”

耶律延禧不由愕然,不解的看着耶律南音。

“皇兄作为一个帝王,想必定然知道帝王的作风,若是皇兄处于妹夫的位置,定然也会集权变法,毕竟大宋已经变法成功,那妹夫仿照邪医范正的邪方变法,自然也是顺理成章。”耶律南音解释道。

“皇姐所言甚是!”

耶律南仙连忙附和道。如今她已经嫁到西夏,无论如何西夏才是她的靠山,也只能尽可能的帮助西夏。

“可是西夏可是在推行汉化?”耶律延禧愤愤不平道。

“推行汉化并不意味着投靠大宋,宋夏乃是死仇,根本不可能和平共处,更别说,西夏越强越能牵制大宋,这比一个孱弱的西夏更有价值!”耶律南音冷静分析。

耶律延禧这才稍微被说服,大宋和西夏这些年相互攻打,根本不可能化干戈为玉帛,西夏经过两次大败,国内早就岌岌可危,经过变法变强才有可能对大宋造成威胁。

“那辽国准备给西夏的援助?”耶律南仙小心翼翼询问道。

“他李干顺不是变法图强么,还要辽国什么援助?”耶律延禧冷哼一声道。

耶律南仙顿时脸色尴尬,她在西夏的大权已经被夺,若是再不能带着辽国的援助回去,恐怕日后的地位将会更低。

耶律南音连忙劝说道:“你放心,此事你莫要担心,我会劝说皇兄,大不了,姐姐从丝绸之路的份额补给你。”

耶律南音掌控丝绸之路,掌控的财富无数,稍微漏一点份额,就让西夏欣喜若狂。

“多谢皇姐!”耶律南仙大喜道。

看着耶律南仙欢天喜地的离去,耶律延禧不满的看着耶律南音道:“皇妹为何如此帮助于她,难道不知道她和你不合么?”

耶律南音不以为然道:“皇妹当然知道,然而就算不合又如何,南仙已经出嫁西夏,又能奈我何。”

“那你还尽力尽力的帮她?”耶律延禧不解的看着妹妹。

耶律南音乃是她的亲妹妹,而耶律南仙却是旁支,耶律延禧对其根本不喜。

耶律南音摇头道:“皇妹并非是为了帮她,而是为了辽国,现在大宋太过于强大,现在的西夏太过弱小,根本对大宋形不成威胁,更甚者,大宋可以轻易的灭掉西夏,到那时,大宋将会从西夏获取大量的战马,必将实力大增,相比于这点钱财,能够让大辽安然无恙,在生意上来讲是值得的。”

辽国给西夏的援助可不是等同于岁币那样花钱买和平,而是一种施舍性的,更多的是对西夏的利用。

“皇妹可真的是有宰辅之才!”耶律延禧心结尽去,哈哈一笑道。

“如今天下都在变法,皇妹也想看看西夏推行汉化的结果,毕竟西夏和辽国国情相仿,皆是农牧杂居,皆有大量的汉人,辽国可以根据西夏变法得失,日后变法辽国,让辽国更加强大。”耶律南音睿智道。

然而耶律延禧却冷笑道:“变法,为何要变法,宋夏之所以变法,乃是因为其国力衰败,我辽国如今如日中天,又何需变法?”

“皇兄三思!”耶律南音劝说道。

耶律延禧冷笑道:“推行汉化只会让大辽自废武功,朕非但不会推行汉化,反而会继续发扬大辽骑射传统,让大辽兵强马壮,日后方可用武力一统天下。”

耶律南音不由默然,她不知道耶律延禧此法是否正确,发扬大辽骑射传统,的确能够让大辽武力占据优势。

然而辽国内部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辽汉之间并非和睦相处,草原内部同样也是各部林立,如今辽国强大还能镇压,一旦辽军战败,整个辽国恐怕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皇妹无需担忧,想要统一天下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发扬骑射才是辽国立国之本,等到西夏推行汉化,丧失游牧的勇武,那时,大辽灭掉宋国之后,顺势灭掉西夏,彻底一统天下。”耶律延禧雄心壮志道。

“皇兄英明!”耶律南音见到劝不动耶律延禧,只能无奈拱手道。

耶律延禧哈哈一笑道:“皇妹莫急,等到朕灭掉大宋,定然将那邪医范正抓来,给你当驸马。”

耶律延禧又怎能不知皇妹的心思,他和皇祖父都为她找到了几个驸马,结果其都不满意,很显然依旧倾心邪医范正。

饶是女强人的耶律南音闻言顿时大羞道:“皇兄莫要胡说,皇妹是自愿终身不嫁,此生定然要献给大辽。”

看着耶律南音落荒而逃,耶律延禧不由晒然一笑,他岂能不知道自己妹妹的小心思。

为了自己亲妹妹的幸福,他也要灭掉大宋,完成大一统。

看着西夏推行汉化的情报,耶律延禧不由冷笑,这一次,他要反其道而行之,想要保证辽军的强大战力,那就要发扬草原的勇武,而草原的勇武乃是狩猎而来。

“来人,传朕旨意,朕要前往长白山狩猎,让女真各部头领随同!”耶律延禧立即下令道。

“什么?陛下要去狩猎?”

辽国宰相萧兀纳闻言大惊,谁能想到耶律延禧刚刚继位,就要去狩猎,这岂能是明君之相。

当下,萧兀纳立即上书劝谏。

然而却遭到了耶律延禧的不喜,狩猎是他计划激起辽国勇武的一种方法,自然不容忍任何人阻挡。

而且大宋有句名言,叫攘外必先安内,辽国想要一统天下,既需要钱财,也需要消除隐患,而女真各部既有人参这等天材地宝,又是大辽的隐患。

此次狩猎他要彻底征服女真,他要为辽国扫平障碍。

当下,耶律延禧带领亲卫骑兵,以及辽国赫赫有名的铁林军直奔长白山而去。

至此,宋夏辽三国皆走上了变法之路,然而却是三种完全不同的道路。

大宋自然是彻底的汉化,而西夏虽然学习大宋推行汉化,但是其立国以党项族为主,不可避免的会保留游牧民族的习俗,可以将汉夷兼顾。

而辽国则是不进则退,直接将辽国重回野蛮部落的勇武,当代帝王亲自推崇狩猎,以振国威。

然而谁也不能说,自己的是对的,他人的方法有误,毕竟不到最后时刻,谁也无法分出胜负。

第103章 变法蹴鞠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85章 青苗法455.第455章 范正外放为官第78章 打石膏法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120章 组建太医院第261章 医学院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290章 王诜的报复第157章 持久战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380章 抗洪邪方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161章 震天雷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200章 范纯礼回京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59章 躺赢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74章 奉旨行医第373章 商部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39章 高太后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419章 龙尾关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277章 赵佶和李师师初见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4章 钗头凤第409章 奇袭大理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283章 曲剧!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303章 军中反应第186章 国债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259章 躺赢第101章 邪方:让官家蹴鞠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90章 邪方装病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14章 苏遁心疾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61章 医学院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45章 药材危机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369章 范相公
第103章 变法蹴鞠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185章 青苗法455.第455章 范正外放为官第78章 打石膏法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120章 组建太医院第261章 医学院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290章 王诜的报复第157章 持久战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380章 抗洪邪方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161章 震天雷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200章 范纯礼回京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59章 躺赢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74章 奉旨行医第373章 商部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370章 变法国营作坊第39章 高太后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419章 龙尾关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47章 无处不在的邪方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111章 邪方会传染第277章 赵佶和李师师初见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4章 钗头凤第409章 奇袭大理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283章 曲剧!497.第497章 帝都杀手,开封城破!第303章 军中反应第186章 国债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259章 躺赢第101章 邪方:让官家蹴鞠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90章 邪方装病第130章 暗夜交锋(二合一)第14章 苏遁心疾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61章 医学院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241章 暴利的丝绸之路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45章 药材危机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220章 变法:户婚律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369章 范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