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

“童贯下西洋归来了!”

童贯还未归来,这个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开封城,更甚者第一批西洋珍宝已经出现在开封的市面,引起了开封权贵的追捧。

更别说下西洋足足带回的六百万贯的货物,更是让无数人为之惊叹。

“六百万贯!”

一众开封百姓不禁为之震惊,不禁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利润而惊叹。

“六百万贯并不算什么,下一次下西洋必将跟随的船只更多,估计上千万贯也不止。”

“童贯带回如此多的钱财在下倒不希奇,让在下感兴趣的是童贯还抓一个西洋国王归来。”

一众开封市民八卦道。

“什么,把西洋国王抓回来了!”

此言一出,开封城一片哗然。

开封城中虽然有青塘王瞎征,又有大理国王段正淳,然而这都是赵煦亲自下令出兵攻打下来,而童贯仅仅是一名太监,下西洋去宣扬国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竟然将对方的一个国王给抓了回来。

“听说是这个国王见财起意,看到童贯商船内数百万贯的巨财,起了贪心,想要夺船谋财,结果被童贯察觉,攻破其国度,押送此国国王回到大宋。”一个书生咂舌道。

“该抓,竟然胆敢牟取大宋财富!简直是罪不可赦。”

“幸亏范太丞英明,早就预见了此景,这才让童贯带领大宋水军下西洋,若是寻常大宋商船,那岂不是要遭殃,钱财被劫掠一空,小命恐怕也会不保。”

………………

一个个开封市民义愤填膺道。

经过大宋连番大捷,大宋百姓早就扬眉吐气,脊梁骨早就挺直了,如今的大宋连辽国都不怕,哪怕小小的西洋小国。

“臣有罪,未经王昭,擅自灭国!”

垂拱殿内,童贯恭敬请罪道。

此刻童贯心中惴惴不安,虽然事出有因,但是毕竟他乃是一个太监,竟然押着一个国王回来,未免有些逾制了。

其他众臣也是眉头一皱,童贯带领将士和西洋小国交战并没有什么,然而主动押送一国国王归来就有些不妥了,毕竟大宋士大夫强势,更是奉行君为臣纲,南洋的国王毕竟也是君呀!

更别说,童贯乃是一个太监,其身份更加敏感,再加上如今童贯下西洋,风头正盛,很多士大夫看童贯不顺眼,纷纷上书弹劾童贯。

“童公公此行的目的乃是宣扬大宋国威,其次才是护航,南洋蛮夷小国并未开化,虽有冒犯,教训一番即可,又岂能将其国王抓了回来,这让南洋诸国如何看待我大宋。”

“童贯乃是宦官,宦官专权囚君乃是大忌,童贯如此胆大妄为,理应严惩。”

“臣等恳请罢免童贯下西洋之职,另选忠君爱国之士。”

…………………………

不少士大夫纷纷对童贯进行弹劾,如今下西洋的利益实在是太过于巨大,童贯的位置太过于显眼,自然引起众人的眼红。

童贯顿时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朝堂围攻。

若是之前他定然不惧,然而他这些年一直漂泊海外,和官家有些疏离,更别说他私自抓回西洋国王,恐怕要触犯官家的禁忌,这一次自己恐怕在劫难逃了。

就在此刻,范正越众而出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童公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哦!此话何解?”赵煦看到范正出言,淡淡的问道。

其他众臣也眉头一皱,童贯此举犯了帝王和士大夫的忌讳,再加上童贯这些年孤悬海外,早就需要敲打一番了,而范正竟然当众维护童贯,这让一众士大夫大为不满。

范正郑重道:“此小国名为锡兰,乃是一个小小的岛国,更是化外之国,不通礼仪,畏威而不畏德,若不严惩,日后必将会有他国效仿,童公公将其首恶抓回国内,交给官家审判,一来可以震慑西洋诸国,二来更是其忠君的体现。”

赵煦顿时陷入沉思。

童贯见状,连忙趁机辩解道:“官家明鉴,微臣肩负宣扬大宋国威之重任,若是被小小的锡兰国而畏缩,岂不是丢官家的脸面,然而锡兰国王毕竟是君,小人不敢私自做主,这才将抓回任由官家处置。”

赵煦这才脸色稍缓,童贯所持的乃是天子礼节出访诸国,代表的乃是大宋的威严,锡兰国胆敢冒犯,自然要严惩。

“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你童贯随便灭国,俘虏其国王,尤其是宣扬国威之正道,微臣认为,此事虽然事出有因,但是童贯亦有责任,恳请官家另择良才下西洋。”杨畏傲然道。

范正冷笑道:“杨大人未免太过于天真了,童贯所带领的可是价值数百万贯的财物,别说是锡兰小国动心,恐怕就是强大的蒲甘王朝未免也不会心动,此事若不严惩,这不会是第一例袭击神舟之事,以微臣看,童贯有功无过。”

童贯看向范正,顿时有种知己的感觉,他当初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争议,然而他却明白,自己孤悬海外,若不能拿出强硬的姿态,日后必将后患无穷。

他途径各国,看到了无数贪婪的眼睛盯着大宋神舟。

赵煦郑重的点了点头,大宋如今连连大胜,他早已经养成了傲气,对于灭掉锡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锡兰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岛国,相比于大宋的敌人辽夏,根本不值一提,所谓的国王恐怕比滇东三十六部的族长强不了多少。

一众大臣顿时不善的看着范正,此乃他们插手下西洋之事的大好良机,如今却被范正搅和了。

“其二,范某认为童公公有功无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此事给了大宋立足西洋的天赐良机。”范正郑重道。

“插手西洋!”满朝文武不由眉头一皱,不解的盯着范正。

“西洋距离大宋万里之遥,大宋为何立足西洋?”范纯礼皱眉道。 范正郑重道:“此次下西洋,童公公带回了六百万贯的财富,下一次,恐怕就能达到千万贯,日后恐怕会日益增多,日后恐怕达到万万贯并非不可能。”

“万万贯!”

满朝百官不由呼吸一滞,范正此言虽然夸大,然而却并非不可能,毕竟根据童贯所献出的海图,西洋的土地和国家,远大于大宋,甚至还有不少强国。

“所谓如此多的巨财,不亚于稚童抱金砖行走于闹市之中,定然会引起诸多觊觎,微臣听说丝绸之路中,很多小国的军队化身为沙盗,而下西洋如此巨大的财富,恐怕西洋诸国也会化身海盗劫掠大宋商船。”范正郑重道。

“他敢!”赵煦怒斥道。

范正却摇头道:“锡兰国王就是前车之鉴,而且西域诸国远离大宋万里之遥,官家就是有心也无力维护大宋丝绸之路。”

赵煦顿时泄气,根据童贯所献的海图,西洋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距离太远,消息闭塞,大宋也是鞭长莫及。

满朝百官也是眉头一皱,海上丝绸之路必将为大宋带来巨大的利益,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割舍。

而范纯礼对自己的儿子知之甚详,当众毫不客气道:“逆子,你又有何邪方?”

听到父亲毫不留情的直言,范正不由苦笑道:“根据童公公所献的海图,锡兰乃是一个岛国,童公公更是攻破其国度,将其国王抓了回来,以孩儿看,要做就做绝,大宋趁机将锡兰岛占了。”

“什么,将锡兰岛占了!”

满朝百官不禁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范正更加胆大包天,童贯仅仅是将对方的国王抓来,而范正却要直接占了其国家。

就连童贯也不禁愕然的看着范正,他原本以为自己将锡兰国王抓了回来已经是极限了,却没有想到范正更狠。

“范太丞这是灭国灭上瘾,未免杀意太盛,竟然连万里之遥的锡兰国也想灭掉。”蔡京冷笑道。

“逆子,这就是你的邪方?”范纯礼顿时眉头一皱,锡兰国距离大宋万里,就算攻占,又该如何管辖,简直是乱出邪方。

范正不慌不忙,指着童贯献上的海图道:“官家请看海图,锡兰乃是一个岛国,然而却处于西洋的中央,毗邻天竺,其距离占城柔佛不过一月的海路,距离极西之国大致相同,一旦大宋占据锡兰,足以辐射整个西洋,保证大宋商船无忧。”

赵煦顿时侧目望去,当他看到锡兰的位置的时候,不由眼神一凝。

他乃是大宋少有的雄主,自然一眼看到了锡兰的重要性,大宋商船孤悬海外,若没有童贯率领神舟护航,携带如此巨财只能成为他国砧板的鱼肉。

如果大宋占据了锡兰,那就不一样了,只需要让大宋神舟驻扎在锡兰,足以保证整个西洋航道畅通无阻。

满朝百官也并非蠢人,经过范正的提醒,他们自然也认识到了锡兰的重要性。

“可是这也未免太远了!”范纯礼皱眉道。

大宋锡兰有万里海路,一来一回足足要两年的时间,根本无法管辖。

“远是远了点,但是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在柔佛国的最南端,也有一个小岛名为新加坡,距离锡兰不过有一月海路,大宋顺势将其占据即可。”范正点了点,海图上一个微不可见的小岛道。

“新加坡!”

一众大臣眉头一皱,范正占据一个锡兰还不满足,竟然还要占据新加坡道。

范正继续道:“而从新加坡到达琼州岛同样是一月海路,同理,琼州岛到登州港,同样也是一月的海路。如此一来,大宋的海上丝路被一众岛屿相连,大宋同时在各岛建立港口,周转货物,足以让原本两年的丝路最短缩小到三个月。”

“三个月!”

百官不由抽了一口凉气,此刻他们终于正视范正提出的占领锡兰的邪方。

一旦大宋在锡兰岛,新加坡岛,琼州岛,甚至北边的琉球岛也可以利用上来,如此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岛链,原本两年一次的下西洋,却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锡兰岛途径岛链运回大宋,并同时将大宋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南洋西洋各国。

如果大宋真的能够实现这一点,范正所设想的丝绸之路万万贯的梦想并非不可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西洋诸国林立,就算劫掠大宋商船,我等也不可能派兵攻打。而如果大宋占据锡兰岛和新加坡岛,如果将自己的手臂长长的伸入西洋,面对诸国的侵犯,大宋将不再是鞭长莫及,足以威胁南洋诸国的海岸线,而锡兰国的惨事将不再重演。”

“而且日后大宋将会南下,攻打蒲甘国,打通西洋出海口,大宋在锡兰岛和新加坡岛的战舰可以直接北上,和大理方向两面夹击蒲甘国,定然让打算一战而胜。”

范正再道。

顿时满朝百官陷入了沉默,再无之前的指责。

占领锡兰岛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任谁皆知,谁知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不断增加,袭击大宋商船的事情必将再次上演,大宋占领锡兰岛,才能真正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更是将丝绸之路周转速度大大提升。

更别说还有日后获取西洋出海口的好处,这其中的经济利益还是政治利益之大哪怕是最顽固的士大夫也不禁为之心动。

“就依此方而行!”赵煦一锤定音道。

锡兰不过是弹丸小国,又是一个岛国,根本不足为惧,再加上新加坡又是一个荒岛,大宋将其占领根本没有任何风险,然而却能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这其中巨大的好处,足以让赵煦下定决心。

“官家英明!”

范正和童贯不约而同躬身道。

满朝百官对视一眼,再无人反对,而至于那个可悲可怜的锡兰国王,按照大宋以往的传统,也许会为了宣扬大宋仁慈,斥责一番将其放归。

而如今大宋已经定下了岛链之方,占领锡兰来维护大宋丝绸之路,自然无人关注那可怜的锡兰国王。

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0章 邪方情诗应验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214章 牛痘之术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6章 酒为词引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265章 开封火灾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86章 逆反心疾第74章 奉旨行医第419章 龙尾关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52章 邪方:医城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185章 青苗法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157章 持久战第39章 高太后第250章 破解气疫468.第468章 方腊第375章 宋商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70章 红包和医闹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364章 苏青天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22章 太学惨案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74章 奉旨行医481.第481章 续签海上之盟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358章 变法法家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185章 青苗法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39章 高太后
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91章 上架感言第70章 邪方情诗应验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335章 完颜阿骨打崛起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214章 牛痘之术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6章 酒为词引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265章 开封火灾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86章 逆反心疾第74章 奉旨行医第419章 龙尾关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444章 辽国的抉择第32章 范家从不讳言变法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52章 邪方:医城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185章 青苗法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157章 持久战第39章 高太后第250章 破解气疫468.第468章 方腊第375章 宋商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70章 红包和医闹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364章 苏青天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第503章 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22章 太学惨案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249章 大迂回战略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74章 奉旨行医481.第481章 续签海上之盟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346章 邪方:诏狱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第358章 变法法家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487.第487章 灵州城破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185章 青苗法第67章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39章 高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