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云南告急

第109章 云南告急

“这天气愈发冷了……”

十月下旬,恍恍之间却是又半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坐在书房里,朱高煦朝手哈了口气,尽管林五六开了火墙,可他还是觉得有些寒冷,想来主要还是房屋门窗没有特别好的隔温效果所至。

他这哈手的举动,刚好被端着饭菜进书房的林五六看到,林五六当即走到书桌一旁将饭菜放在桌上,伸出手摸了摸冰凉的桌面。

“殿下,我等会再让兄弟们给火墙添十斤煤。”林五六说着,朱高煦也点了点头。

明代的冬天比他想的还要冷,从前身记忆里得到的感觉,始终不如自己体验。

前世的朱高煦也在冬季来过南京,但他可以笃定眼下的南京比后世的南京更冷。

明初比后世平均气温低两度,这朱高煦是知道的,不过他没想到这平均平的那么离谱。

也就是没有温度计,不然朱高煦估计这室内气温都只有四五度,室外恐怕得零下八九度。

南京都如此,倒也不奇怪为什么江南人不愿意迁移北方了。

“给你们自己的耳房也添几斤煤,别冷到。”

朱高煦吩咐了林五六一句,可林五六却笑着打趣:“我们都是糙汉子,习惯了……”

“再说今年江南的煤价也不便宜,能省则省吧……”

林五六话还没说完,朱高煦便从书桌上的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一吊钱丢给林五六。

尽管这吊钱已经用了许多,但稍微一看,还是有个五六百文的。

“招呼你添,你便添就是,钱的事情不用担心,离去时也挑几担各回伱们家中。”

朱高煦招呼着,同时也不忘问道:“南京之中,柴价和煤价几何了?”

林五六将钱收了起来,同时回答道:“河柴最便宜,每百斤五十文,干柴每百斤八十文,那煤炭每斤二文。”

寒冬时节,各类物价都涨了价格,诸如煤炭柴火和棉花之类的御寒物资更是上涨了三到四成的价格。

尽管开春之后这些物资价格会回落,但对于南京百姓来说,与物价相悖的,是用工市场工作短缺的局面。

入了寒冬,想在南京城寻几份工作就更困难了。

没有田地的那些人家,都得绞尽脑汁的去寻一份工来做,不然全家只能忍饥挨冻了。

听着这物价,朱高煦也只能感叹百姓的日子困难,以及生产力落后带来的食不果腹。

林五六见他不说话退了出去,倒是朱高煦自己拿着笔继续写起了东西,准备将东西写完再去吃饭。

此刻若是旁人站在他身旁观看,那便会发现难以看懂他所写的东西,内容好似画画般。

不过若是从后世挑选一人前来观看,便能看见此刻的朱高煦正在用英语写着关于一些工业的内容。

现代英文与明初英文差距极大,因此朱高煦也不用担心有谁能看出他写的是什么东西。

至于这些书上的内容,则是一些他前世记得的一些简易手工作坊的流程。

这些手工作坊包括了火炮、铳管、火药、水泥等等朱高煦能记起来的东西。

除了这些他能记住的东西,剩下的便是一篇篇类似论文的研究文章。

朱高煦个人并不会制造什么先进的火器,因此在这篇书上,他记载了这个时代工匠一点就通的一些火器。

首先便是火炮,洪武年间的火炮主要以直筒状的洪武大将军铁炮,以及盏口铜炮为主,这种火炮的造型不太符合模数,因此威力相较于晚明时期的火炮差距太大。

得益于前世南京博物馆的几门古董火炮,朱高煦将十六世纪的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是记得清清楚楚。

他依照前世博物馆讲解牌上的数据将火炮数据记录,由于担心被人看懂,所以朱高煦没有留下绘图。

在火炮篇里,朱高煦比较在意并描写的就是火炮的模数问题,其它关于铸造技艺之类的他并没有写。

首先是他不懂这些东西,其次是他记得明代的铸炮技术哪怕丢到了明末都是世界先进的,唯一和西方差距的只有模数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解决模数问题,大明当下的铸炮技术就能达到朱高煦所需要的标准。

根据历史进程,朱高煦在火铳篇书写记载了火门枪和火绳枪的区别,然后又着重写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区别。

至于具体的制造步骤,朱高煦则是两眼一抹黑。

他当过兵不假,可他这辈子就没见过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具体构造,他只知道这两种火枪的发射方式和火门枪不同,但具体的结构只有等工匠们一点点实验才行。

在他看来,哪怕只能研制出火绳枪,那也足够自己应对日后的战争了。

火绳枪,这玩意出现后,实际上就代表着游牧民族的巅峰过去了,这一点从明朝对游牧民族作战的结果就能看出。

明初的明军仅使用碗口铳、火门枪这样的火器,要想保证稳赢游牧骑兵,就得集结和对手差不多的兵力才行。

然而到了戚继光时期,明军已经拥有了各式模数正确的火炮和重型火绳枪。

拥有这些火器后,戚继光这个练兵大家甚至敢放言“练兵数万,漠南一空”的话。

尽管嘉靖和万历没有给予他这样的机会,但一百多年后的清朝验证了他的话。

清朝在使用与戚继光时期差不多的火器对准噶尔作战时,往往能动用更少的军队,以少打多的压制准噶尔。

军队少了一半,那补给难度可能就只有三分之一乃至四分之一了,这也就意味着军队可以在草原戈壁等待的时间更长。

一旦补给难度下来,游牧民族那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战术就立马失效了。

清军在塞外待的时间越长,蒙古贵族选择投靠的就越多。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清军又可以待更长的时间,于是投靠的人更多,那些坚持要打的蒙古贵族就陷入死循环了。

与之相比,明初的明军在第一步就卡住了,因为他们需要集结更多的人,所以他们在塞外待不了多久。

在蒙古贵族出事的时候,明军罩着他们的能力有限,既然罩不住小弟,谁还认大明当大哥呢。

就如朱棣第一次及第二次北征一样,朱高煦记得朱棣集结了十余万大军,结果等到斡难河之战和飞云山之战的时候,朱棣面对的局面却是以少打多。

每次在正面战场的兵力都是在三四万左右,其中斡难河之战鏖战本雅失里的蒙兀儿斯坦部队时,更是只有两万骑兵。

十几万大军出塞,能抵达前线的只有两三万人,这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不过这也让朱高煦了解了洪武、永乐年间明军对蒙古人的战力压制有多么令人窒息。

试想一下,如果明军能做到以一当五,那只需要在正面战场击溃鞑靼本部一次,剩下就完全可以将明军分散为十几支千人规模的骑兵深入大漠,不断的骚扰突袭蒙古诸部。

不仅如此,只要出塞兵力足够少,后勤压力足够小,那明军就可以学习清军一样在草原扎根,不断的受降蒙古诸部,最后以羁縻手段来统治蒙古。

因此在朱高煦看来,对南边需要火炮来攻城拔寨,对北边则是需要火绳枪来火力压制。

只要掌握了这两样东西,最后加上诸如棉花、海船等辅助类的物资,就足够让大明提前拥有二三百年的战略优势。

至于水泥,朱高煦不敢保证它的硬度是否能如后世那般,可起码它十分容易制造,并且比起用粮食制作的三合土,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黏土和铁矿在塞外都容易获取,并且足够省钱。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开平卫,这块地方不仅有铁矿和黏土,石灰岩储量也十分庞大,并且很容易开采。

朱高煦要做的,只有根据成品硬度来不断调整比例,然后得到最好的比例后开始批量生产。

只要有了水泥,那再配合上开平卫原本的城墙,朱高煦有把握在很短时间能加固加高开平卫城。

只要开平卫无事,自己就可以放心入关去帮自家老爹,亦或者向东谋夺大宁兵权。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在不断搜罗自己脑中可实现的一些技术,试图将它们跨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时间,提前在这个时代将它们应用上。

不过在他认真书写的时候,林五六却重新走进了书房内。

朱高煦抬头看他,他却作揖道:“殿下,刚才王瑄和杨展来了。”

“人呢?”朱高煦放下笔,对于王瑄和杨展他还是很看重的,哪怕不能见面,隔着一扇门聊天也可以。

只可惜他还没付出行动,林五六就摇头道:“他们已经走了,不过走之前杨展给您带来了喜讯。”

“喜讯?”得知二人走了,朱高煦略微失望,但还是对杨展带来的喜讯所好奇。

“杨展之父杨俅在二十二日与杨都督在宁波府的大马鞍岛全歼倭寇石堡,斩首六百余级,俘虏倭寇及其家眷三千四百余人,此战杨俅先登码头,获功后被都督府擢升千户官,领宣武将军衔。”

林五六羡慕的说出了杨展带来的好消息,而朱高煦听后也略微一愣。 明初武官想要晋升的难度可不低,尤其是杨俅这种上半年还只是一个百户官的人,按常理来说上次升为代千户后,他就应该沉寂最少一两年时间才能得到擢升。

只是没想到,后来杨俅跟着杨文屡立战功,所以才不得不让他连跳两级,当上了正千户。

这次他得了先登的功劳,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功劳足以让他擢升为正四品的卫指挥佥事。

或许是都督府那边估计考虑到他升迁太快,所以这次没有给他擢升,但即便如此,他也得了一个从四品宣武将军的虚衔,多拿了一份俸禄。

要知道卫所官制是世袭罔替的,只要本领足够,子孙后代可以一直继承上一代的官职和兵权。

杨展搭上了朱高煦后,直接从一个百户二代,晋升到了如今的千户二代。

万一哪天杨俅百年,杨展立马就能参加考校,然后继承东海所千户的官职,这也难怪杨展回来特意告喜。

不过相比较他们的告喜,朱高煦更在意被围剿的倭寇上。

从杨文开始围剿倭寇算起,前后也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了。

朱高煦算了算,死在杨文手里的倭寇没有五千也有三千了,恐怕浙江沿海的倭寇都得到了消息,跑的差不多了。

如今这条捷报传出,估计剩下的倭寇也会退出浙江海界,转而北上南下来寻找一个新的地方作为根据地。

要弄一个根据地可不简单,倭寇不可能带着所有东西进行迁移,所以一旦他们搜寻到满意的岛屿,他们就一定会再次进犯沿海各府县,以此来搜罗物资。

“林五六……”朱高煦抬头看向林五六,特意交代道:“你叫个兄弟,给我去曹国公府传句话,就说这段时间山东、辽东、福建及两广一带可能会遭遇倭夷入寇。”

wωw ▪тTk án ▪¢ ○

“是!”林五六没有质疑朱高煦,更没有说什么他被禁足,不能向外传话的话。

哪怕他答应过后要被都督府处罚,他也要传出朱高煦的这条消息,况且他也相信朱高煦不会害自己,这条消息的传出,一定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想到这里,林五六在作揖回礼后便走出了书房,派了一个兄弟往曹国公府传话去了。

只是两刻钟左右,朱高煦的话就被甲字小旗的兄弟传到了曹国公府。

话带到后,那兄弟没有停留,当即就马不停蹄的往回走。

等李景隆从国公府掌事口中听到朱高煦的提醒时,距离消息传来已经过了一字时。

对于朱高煦的话,李景隆没有太多怀疑,他让掌事准备马车,简单换了套常服后便出了国公府,往宫里赶去。

同时,他在马车上书写了一份奏疏,准备以书面形式告诉皇帝情况。

“陛下,曹国公府求见……”

午后的武英殿里,只是过了半个时辰,李景隆便带着奏疏出现在了武英殿门口,而班值太监也将他到来的消息带给了朱元璋。

“传他进来吧。”

朱元璋头也不抬的开口,吸引了朱允炆等人的注意。

“继续说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事情。”朱元璋看向拿着户部奏疏的朱允炆,显然刚才他们在讨论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事情,并且还没说完。

朱允炆在朱元璋的提醒下回过神来,拿着奏疏继续说道:“苏松二府和南直隶的赋税黄册已经交上来了,册上说二府收取赋税折钱为一百四十六万四千三百余二十七贯三钱,实收二十九万六千四百二十七贯五钱三分,其余皆为通行宝钞。”

“南直隶赋税黄册计秋税六百二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七石三分,其余课税七十六万四千九百一十六贯三钱四分二厘。”

“以上折色后再减去‘以钞抵税’的宝钞,实收税额为三百五十九万七千三百余贯,比以往少了一百一十七万余贯。”

此刻,乡绅豪强的贪婪展露无遗,原本交税一百四十六万余贯的苏松二府,在他们的操作下,实际只上交了不到三十万贯,剩余尽数用宝钞抵税。

尽管宝钞还有五成的实际价值,但朝廷还是损失了最少六十万贯的岁入来源。

六十万贯,这笔数目可不少,便是支持江南全境以钞抵税的朱允炆都不由手心发汗,朱高炽等人更是暗中咋舌。

不过比较他们,朱元璋就显得平静很多,因为他心里早就有了准备。

作为从放牛娃和乞丐成长起来的人,他比谁都知道那些乡绅富户有多么可恶,但凡他们能拿出更多的宝钞,他们都不会选择直接缴纳赋税。

那近三十万贯税钱,恐怕都是苏松二府寻常百姓交上来的,与那些乡绅富户没多大关系。

虽然这次的惠民政策没有惠及太多平头百姓,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想要的效果终究是达到了。

整个江南的宝钞价格在秋税过后,基本维持在了一贯值钱五百文的局面,其余诸省也基本回升到了四百文左右。

这还只是以钞抵税的第一次,如果后面继续将政策范围扩大,宝钞的价值或许真的会如高煦所说的一般,回升到如面额一样的价值。

不过,想要继续扩大以钞抵税的范围,就必须让朝廷能缓缓。

在回收宝钞不能发行的局面下,户部每年都在亏损一百多万贯的赋税。

如果朱元璋愿意停下地方上的一些水利工程和基础建设,那或许户部不会在意这一百多万贯,毕竟他们大多数人都得了实惠。

可问题在于,朱元璋不愿意放弃自己剩余生命的这些时间,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所以他要趁着自己还能活动,提早将大明朝的各项事情做好。

不停下这些工程建设,就只能从别处来寻找新的收入了,而这个‘别处’,自然就是朱高煦所看山点矿的金银铜矿了。

“臣曹国公李景隆,参拜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起来吧,赐座……”

朱元璋心思一动,但此时李景隆也走进了武英殿,并对他五拜三叩。

对此,朱元璋颔首示意他起身,并命随身太监端来了

“九华山的铜矿开采如何?”

朱元璋趁李景隆坐下之际看向朱允炆,询问着他眼下最关心的事情。

“回爷爷的话……”朱允炆当着李景隆的面起身,毫不遮拦的说出九华山铜矿情况。

“工部的人回话,说那九华矿山或许在汉唐时期就已经有人开采,因此方便开采的地方都已经被开采完毕了。”

“如今动用火药开采后,虽然还能继续开采,但每年能产出的铜锭却不如之前估计的那般多了,而且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工部估计,九华山每年能交出一百二十余万斤铜锭,可铸钱三十万贯。”

朱允炆说罢,刚坐下的李景隆也有些惊讶这九华山铜锭数目。

“不错……”朱元璋很满意九华山的出产,同时也将云南的问题提出:“云南矿山探查如何了。”

九华山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头在于朱高煦看山点矿所点出的云南矿山。

对此,朱允炆也如是回答:“历经数月,大抵已经探查出二十三处铜矿,六处金银矿。”

“这二十九处矿山,主要集中于武定、楚雄、姚安、大理、丽江、永昌及临安等府。”

“三司奏疏之中书写其规模,认为可开矿场二百余座,但云南百姓不足,只能维持大约四十座场。”

“此外,二十九处矿山,有二十三处属于地方土官、土司的管辖范围内,朝廷探查出矿山后,许多土司都带兵将矿山围了起来,说是朝廷与他们定下过君子之约,不管他们辖内事物。”

“他们还说,若是朝廷愿意将矿山交予他们,他们愿意将每年的差发翻一番……”

朱允炆如此说着,但包括他自己,武英殿内所有人都觉得云南的土司怕是失心疯了。

这二十三处矿山代表什么,他们都十分清楚,只要这些地方能投入生产,那大明的钱荒问题就会在之后数年被解决,到时候即便不发行宝钞,国库也能十分充裕。

况且,如今以钞抵税需要额外的岁入来补贴国库,云南的金银铜矿就是国库唯一的指望。

尽管朱元璋本人不希望在云南大动刀兵,可为了朱家和大明朝的利益,他不得不再动刀兵。

朱元璋看向了朱允炆:“魏国公出镇云南的钱粮,让户部提早运送,最好提前一个月运输,另外明年从江西、福建、南直隶、浙江等地选民户两万编入军户,在临安、永昌、元江等地增设卫所。”

“孙儿知晓……”朱允炆作揖应下,同时看向了前来殿内的李景隆。

朱元璋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李景隆见状也准备抬手作揖,将朱高煦所提及的倭寇事宜全盘托出。

只是不等他开口,殿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今日殿门班值的太监亦失哈拿着一份加急的奏疏走进了武英殿内,并在入殿后跪下叩首,双手呈出奏疏,声音急切:

“陛下,云南三司送来急报,越州卫土目阿资、宁远刀拜烂、广南侬贞佑等部叛乱,云南告急……”

(本章完)

第465章 风浪不止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345章 吕宋宣慰司第95章 身不由己第448章 迁都北京第567章 瓮中之鳖162.第162章 死伤甚重第540章 衣锦还乡第99章 闭门思过第126章 百里无鸣232.第232章 得辽望宁第405章 怨种父子第385章 试点江南160.第160章 哈达岭之战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407章 永乐十年第608章 地府势单唐宗力孤汉祖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507章 乱云飞渡329.第329章 感情甚笃第116章 末路尽忠237.第237章 宁王归心255.第255章 渡海登陆第530章 世界局势168.第168章 茁壮成长第467章 朝鲜特供第30章 父子相似第103章 乱我家者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6章 阴晴圆缺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419章 大航海到来第358章 改书为史第526章 扶危济困243.第243章 月漾桥之战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357章 朱家欢乐第127章 终抵吉林215.第215章 女真八卫第438章 旧人将去第379章 家国难掌第390章 皆为利攘第78章 何安瑶苗第50章 汉人皆说胡儿语请假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180.第180章 另寻他路第445章 解缙案第568章 四面胡歌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101章 钱钞事起第61章 校台比试第600章 后记永历新明187.第187章 螳螂捕蝉第99章 闭门思过第572章 河中震动第99章 闭门思过207.第207章 子债父偿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74章 好事不断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119章 心态转变145.第145章 关外之王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547章 鸡鹜争食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555章 狐假虎威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4章 魁首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88章 欣欣向荣第349章 枭雄终焉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第24章 领功受赏第597章 后记隆永而终196.第196章 穷兵黩武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104章 归北不远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53章 难成大器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488章 欣欣向荣第81章 孝陵之上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第30章 父子相似第431章 硬顶上第109章 云南告急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35章 位高权重第466章 各怀鬼胎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
第465章 风浪不止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345章 吕宋宣慰司第95章 身不由己第448章 迁都北京第567章 瓮中之鳖162.第162章 死伤甚重第540章 衣锦还乡第99章 闭门思过第126章 百里无鸣232.第232章 得辽望宁第405章 怨种父子第385章 试点江南160.第160章 哈达岭之战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91章 仁官不仁民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407章 永乐十年第608章 地府势单唐宗力孤汉祖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507章 乱云飞渡329.第329章 感情甚笃第116章 末路尽忠237.第237章 宁王归心255.第255章 渡海登陆第530章 世界局势168.第168章 茁壮成长第467章 朝鲜特供第30章 父子相似第103章 乱我家者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6章 阴晴圆缺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419章 大航海到来第358章 改书为史第526章 扶危济困243.第243章 月漾桥之战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357章 朱家欢乐第127章 终抵吉林215.第215章 女真八卫第438章 旧人将去第379章 家国难掌第390章 皆为利攘第78章 何安瑶苗第50章 汉人皆说胡儿语请假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180.第180章 另寻他路第445章 解缙案第568章 四面胡歌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101章 钱钞事起第61章 校台比试第600章 后记永历新明187.第187章 螳螂捕蝉第99章 闭门思过第572章 河中震动第99章 闭门思过207.第207章 子债父偿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74章 好事不断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119章 心态转变145.第145章 关外之王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547章 鸡鹜争食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555章 狐假虎威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4章 魁首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488章 欣欣向荣第349章 枭雄终焉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第24章 领功受赏第597章 后记隆永而终196.第196章 穷兵黩武第552章 各抒己见第104章 归北不远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53章 难成大器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488章 欣欣向荣第81章 孝陵之上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第30章 父子相似第431章 硬顶上第109章 云南告急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35章 位高权重第466章 各怀鬼胎298.第298章 家有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