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台湾的管理体制

原来,这些百姓认为台湾孤悬海外,又有强大的朝廷水师保护,根本不会受到外敌的攻击。 就算有海盗入侵,依靠现有的军队,就应该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了。在没有感受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前,他们宁愿多交点税也不愿意当兵。

而王童作为深悉民情的幕僚,更向岳云说明了老百姓们不愿意当兵的真实缘由:那就是宋代百姓之中一直流传着“好男不当兵的传统”。

宋代,不仅从思想上和政治上重文轻武,而且根本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宋朝的刑罚并不严酷。犯了罪的人十有八九就是发配充军。

各地官员便争相将当地的流氓、小偷、强盗、土匪等等罪犯充作边军,不少军人的脸上要刺上侮辱性的文字,以防他们逃跑。试想,这样一支对朝廷本来就怀着仇恨,士气低落的军队,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怎么不会一触即溃?

在靖康之难时,北宋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西军,他们甚至打败了西北强国西夏的军队。

而西军之所以有较强的战斗力,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在陕西扎根屯田了数十年,他们的家就在那里,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皆在当地。抵抗西夏入侵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保卫家园,自然有较强的战斗意志。

可后来金军入侵,西军驰援太原和汴京时,由于离开了家乡,士兵的求战欲望就大幅下降。加上那时的金军的确十分勇猛善战,正处在历史上最兵强马壮的时期,所以西军也最终战败。

到后来。南宋的各路军队能够慢慢和金军抗衡,大都是在岳飞、韩世忠、吴阶等一批名将的指挥下,在战争中逐渐适应和敌军对抗,并成长起来的。

而当他们适应了战争的残酷之后,爆发出来的战力丝毫不压于金军,如若不是南宋朝廷瞻前顾后,缺乏进取心。只想保半壁江山,恐怕早就收复中原了。

明白其中的原因后,岳云不禁有些感概。秦朝时以军功授田、军功授爵,于是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六国合纵亦不能挡其兵锋,匈奴南下亦屡屡挫败。甚至不敢南下到河套牧马。

汉朝时,为了北伐匈奴,大力提高将官地位,号召天下人才以当兵报国为荣。一时之间,“京中游侠争赴塞上”,于是有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三千余里,直捣匈奴牙帐,让匈奴再也无法对汉朝构成威胁,并有了班超西域拓地万里的壮举。

唐朝时,实行府兵制。为兵士们分发“授业田”,安顿士兵家属,让其生活无忧,士兵作战自然勇猛顽强,故而唐军陌刀所指,强大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国顿时土崩瓦解。李世民成为草原牧民传颂的“天可汗”。并使唐朝成为汉人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

而宋朝倒行逆施的重文轻武国策,终其一世,始终被北方异族欺侮蹂躏,更使之成为了让汉人第一次完全亡国的朝代。

想到这里。岳云便决定双管其下,一方面提高军人待遇。另一方面用危险来刺激这些移民,让其意识到当兵保家的重要性。

他首先下令将士兵的军饷由原本的每月一吊铜钱提高到每月五吊铜钱,这个待遇可谓是大宋之冠了,要当得别的宋军都指挥使的军饷了。而队长、都指挥使、统领、统制的军饷也随之翻番。让当兵吃饷成为很多移民中年轻人的很好选择。

此外,在台湾的山区,有着不少土著人的村寨,这些土著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熟番,他们经常和汉人接触,交换物品,甚至有不少人还会说汉话,对上岛的汉人较为友好。

而另一种则是生番,他们性情凶悍,行为残暴,对汉人非常敌视,经常主动下山攻击汉人。虽然岳云已经下令在岛上建立的各处村落均必须按军营标准,建设栅栏、寨墙,并建立团练巡防,以防生番攻击。

但仍有个别村落因深入山区,遭受大队生番攻击后,山下的卫所士兵来援不及,而伤亡惨重。尤其是在苗粟出磺矿以东三十里的一个村寨,全村两百多人被生番斩杀大半,活下来的全是年轻貌美的女人,还大多被强奸。

这件事大大震怒了岳云,在找到那行凶的生番寨子所在后,他下令用刚刚研制出来的火炮,以及出磺矿坑内的原油,直接将那个寨子连生番带房子全化为了灰烬。

而那处被屠的村落,则被他下令将现场保护了起来,让各城和各村的百姓均派代表去现场参观,让他们明白当兵保卫家园的重要性。

经岳云在军队待遇和现实危机的双重刺激下,移民报名参军的热情十分高涨。几乎是能拿得动武器的男人都要求参军,甚至不少年轻女子也要求学习本朝女将梁红玉那样,入伍当女兵。这让岳云有些措手不及,考虑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火了。

于是,他不得不再次出面向百姓们解释,称他们种田,为军队提供粮食,当工匠,为军队制造战船和武器,海边晒盐,捕鱼经商,皆是为自己的家园作贡献,和当兵一样伟大。才算勉强将这过于热火的当兵潮平息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后,台湾的日常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岳云也对自己属下的幕僚官员们进行了重新任命,算是正式开府设衙了。

台湾最高军政长官就是岳云这位台湾军节度使,台湾留守大人,总揽台湾军政事务。

行政方面,台湾知府由刘一宁担任,负责收税、建设、丈量、统计、贸易等民生事务,在刘一宁下面,还设有台北、台中、台南、台东、澎湖五个县的县令,负责各县的具体事宜。

台湾通判则由王童担任。他在移民中威信也很高。岛内的民事诉讼及官司皆由他负责指导审理。同时他还负有对下属五个县的通判审理的官司进行二审诉讼审理。

这二审诉讼是个新鲜事务,当岳云提出来时,王童和很多人皆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如果百姓对判决不服,不如直接向岳云反映就是了。但岳云却深知二审诉讼的合理性,而且他既不是专业的判官,也没那么多时间接待百姓。与其让百姓到自己这里来告状,不如专门设立一个审理二审诉讼的衙门台湾府衙来负责处理。而王童自然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台湾府衙的府尹。

军事方面。岳云决定将步兵和水师分离。步兵统制由自己兼任,副统制为陆文龙,下设四个营,关铃、牛通、郭宇、代毅分别为营统领。岳云之所以让陆文龙出任副统制,而不是跟随自己更久的关铃和牛通。乃是因为他感觉陆文龙的指挥才华和练兵本领是五人中最强的,而且他的能力比较平均,不象关铃和牛通那样偏得厉害。关铃过份擅长于射箭和刺探,牛通过份强于冲锋近战。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水师的将领这段时间都和陆文龙混得很熟,他们觉得和陆文龙配合起来更默契一些。而关铃、牛通等四人也深知陆文龙的能力在自己之上,而且他也算是背嵬军的老人了,忠诚度和资历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以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步兵将领的任命没有什么波澜,水师将领的任命则引起了不少争议。按大家的想象,认为统制一职十有八九将会落到李宝头上,但最后却是出人意料地宣布由杨月任统制,李宝只是副统制。

这个任命可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虽然杨月这时已经公开了身份。并宣布已被岳云招安,但许多百姓仍然对其怀有戒心。

而岳云之所以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蔡震在大央屿海战时,留了五艘船在海湾外,在“烈焰焚海”后,这五艘船见势不妙。有一艘不知所踪。另外四艘则逃了回去。蔡景方得知战况后,气得几乎晕了过去,在岳云荣升节度使后不久,他便公布了岳云和杨月相勾结。袭击其子商船队的事。

他也周密计算过,海湾内的那些船只早就烧得成一堆木炭了。谁认得出是南洋海盗的船只?他一口咬死是自家的商船队,谁又说得清楚?

这种情况下,岳云与虞允文等一干幕僚商议之后,只有决定公布台湾军政府已经招安了杨月的事实。

不然,继续隐瞒下去,一旦真相暴露,朝廷必然怀疑自己有异心。反正自己作为节度使,台湾留守,也有招安海盗的权力。这样一来,蔡家称自己与杨月勾结的言论自然不攻自破。

事后,朝廷果然起了疑心,派了临安水师和大理寺的一干官员前来台湾查看,见杨月果然已经改旗易帜,属下的海盗也归于岳云管辖。蔡景方所控诉的情由并无证据支撑。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岳云的盛情款待,再加上给这些官员发动了“银弹攻势”,也起了关键作用。

岳云让杨月任水师统制,除了杨月的海战指挥才能还在李宝之上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除了意图安抚杨月的部下外,他还想让世人知道:你们看,杨月是一个海盗,还是和我岳家有杀兄之仇,但只要有能力,放下以前的恩怨之后,哪怕是女人也一样得到重用。颇有千金买马骨之意。

整个水师分为五支分舰队,分由曹宁、高宠、赵耀、吕浩、宋忠五人统率。其中吕浩驻琉球,高宠驻守澎湖,赵耀、宋忠和曹宁三支分舰队则驻守台北、台中和台南。以互为倚角,拱卫台湾。当然,眼下由于连续经历多场海战,舰只大量损失,水师的舰船仅三十余艘,但现在台北淡水港的造船厂已经全力开工,估计在半年内就能将损失的舰只补充回来。

此外,岳云还设了一个参谋部,算是自己的军事幕僚机构,以虞允文为参议官,主要任务是协调步兵和水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制订作战计划、装备供给发放及新兵招募分配等。

这样一来。这个参谋部的权力实际上是相当大的,没有参谋部首肯,步兵和水师要想单独作战很难。这也是岳云结合后世的军队管理模式,既能避免军队将领自立的情形,又能避免以文制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在台湾军政府下,岳云还设立了两个独立部门。那就是财政部和情报部。

财政部除了制订预算外,还负有招商引资,发展岛内经济的责任,这个部长职位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李雨柔头上,因为在岳云身边的确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她的商业头脑和统筹安排的细心考究拿到后世去都是超一流的。

陈规、高宣、~~~~苏永贵和陈旉四人作为技术专家,岳云没有让他们担任行政官职,以免分心对农业、新式战舰及火器的研究。但岳云却在财政部下面设了一个农技所。由陈旉任所长,一个造船厂,由高宣任厂长,以及一个火炮坊和火枪铺,由陈规和苏永贵任主事,专司火枪火炮研制。这四个研究机构的经费均由财政部拨付。岳云要求李雨柔尽可能地满足四位专家在金钱和物资上的要求。他打算以后随着人才的不断发掘,还要设立其他和科技有关的研制机构,推动技术上的进步。

情报部则作了更明确的分工,部长仍然由巩月漓担任,内部又细分为三个部门。一个是安全司,由薜源担任长官。主要防止敌人渗透,以及调查内部可能出现的叛变及不稳情形的。另一个则是对外情报司,由巩义任长官,主要收集大宋、金国、南洋诸国、日本、高丽等国的情报。这个部门的人是台湾军政府所有部门中人最多的。而最后一个则是狙杀司,专司暗杀。对一些威胁极大的敌人实施定点清除。

当所有的官职公布出来后。众人皆是精神大振,特别是那些原先是平民和海盗的人,一下子成了朝廷官员了,都不禁喜不自胜。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份名单有些非议,不为别的。主要就是对于岳云的两个老婆和一个准老婆在军政府中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有些不满。这些人大多是些思想保守的文人和百姓,认为女人不能做官。

不少人还专门为此到岳云的府衙前跪拜哭诉,举了许多后宫干政误国的例子,希望岳云不要重蹈覆辙。当岳云听到这些人将巩月漓、李雨柔和杨月与妲己、吕后、武则天等相提并论时,不禁哭笑不得。但偏偏这些人还情真意切,性情执着,劝了半天都无法说服。

如果就因这些人的哭诉,就让军政府的任命收回来,岂不让自己的决定形同儿戏,可如果不答应,这些人又一直跪在府衙门前,让人看了也着实不象话。

后来,岳云只好采用了虞允文提议的办法,称她们三人是代理的职务,真正的实权仍在自己手中,只是自己事务繁忙,让她们代为处理,一待找到合适人材,就会将她们免职。这样才算把这些顽固派打发走。

这事也给岳云敲响了警钟,他不过是任命自己老婆当官员,就有这么多人反对,且还不是对她们能力的质疑,仅仅是一个性别因素,就如此反对。今后自己如果想推行什么重大改革,那反对的浪潮还不知道如何大呢。

想到这里,岳云觉得进行全民教育的事情刻不容缓了。只是他身边却着实没有教员,虽然百姓中亦有不少文人,但这些人就是刚刚哭诉请愿的主力,岳云如何敢让这些人来教育百姓。

最后还是薜源给他出了个主意,先从军队教起,军中的士兵往往只认武力和战功,不认性别,不然梁红玉、杨月等女中豪杰也不至于能让那么多士兵服她们了。这些士兵相对来说,思想要进步一些,能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过他们大多都不识字,需要先教导他们认字。

于是,岳云便决定让那些文人来教军中士兵识字。但也规定了,只能教他们认字,什么诗经、论语,四书五经一概不能教,岳云给的理由是步军士兵要经常训练行军布阵,水师士兵则要出海演习,那些四书五经只有以后等他们识字识得差不多了才能慢慢学习。

当然,岳云已经打定主意,等士兵们一旦识字了,就将这些文人一脚踢开,改由自己和薜源、虞允文来教育士兵。

现在台湾地位最高的就是军队,他们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和威望极高。等士兵们的思想都被改造过来了,再由他们去影响其他百姓,就要相对容易一些了。

岳云这才深深的感受到,思想上的进步可远比技术上的进步要难得多。人们大脑中固定下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实在太难了。

第711章 西姜口之战第678章 誓师北伐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战(三)第93章 秦桧的诡计第317章 两女暗斗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373章 “吕宋国”的覆灭第20章 瘟疫的源头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87章 难以善了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19章 爱恨情仇第700章 颖昌沦陷第696章 进攻颖昌第786章 岳飞得救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242章 葫芦谷之战(十一)第101章 当机立断第246章 藩镇协议第497章 以水制胜(下)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99章 东漂之女第215章 朝廷的决议第492章 誓师北伐第369章 收获颇丰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60章 掌控局势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339章 欲擒故纵第276章 秦桧的算计第316章 扑朔迷离第409章 辽军出击第146章 伏击(下)第555章 九岭镇之战(六)第155章 赴辽廷议(下)第438章 南宋剧变(下)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40章 突袭(下)第695章 秦熺献计第304章 见到“春哥”第316章 扑朔迷离第401章 潜入浣衣院第777章 岳震之死第53章 舌战金使第372章 闹剧的开国大典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233章 葫芦谷之战(二)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决断第689章 艰难的决择第534章 难攻的巴东城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战(六)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289章 雨柔失踪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请第749章 两面夹击第421章 舞会惊变第710章 纥石烈志宁的挑战第478章 监察部的筹备第503章 宋金之间的首场海战(四)第447章 占城驸马第154章 赴辽廷议(上)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树第389章 岳飞北伐第13章 四处借粮第365章 萨摩藩的覆灭(下)第335章 蔡景方的阴谋第607章 引发围观第388章 有理有节的胜利第99章 东漂之女第468章 攻占河内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488章 临安城破第516章 兵戎相见第65章 岳云的计策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241章 葫芦谷之战(十)第218章 风雨欲来第408章 临安廷议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528章 彭泽之战(五)第58章 狭窄的空间第780章 高丽出兵第330章 激战萨摩藩舰队第701章 牛刀小试第59章 杨月的困境第106章 宴会惊变(中)第274章 殿试(中)第553章 九岭镇之战(四)第254章 生死状第100章 襄阳惊变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142章 汴京之战(九)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30章 破城第66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第711章 西姜口之战第678章 誓师北伐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战(三)第93章 秦桧的诡计第317章 两女暗斗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373章 “吕宋国”的覆灭第20章 瘟疫的源头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87章 难以善了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19章 爱恨情仇第700章 颖昌沦陷第696章 进攻颖昌第786章 岳飞得救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242章 葫芦谷之战(十一)第101章 当机立断第246章 藩镇协议第497章 以水制胜(下)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99章 东漂之女第215章 朝廷的决议第492章 誓师北伐第369章 收获颇丰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60章 掌控局势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339章 欲擒故纵第276章 秦桧的算计第316章 扑朔迷离第409章 辽军出击第146章 伏击(下)第555章 九岭镇之战(六)第155章 赴辽廷议(下)第438章 南宋剧变(下)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40章 突袭(下)第695章 秦熺献计第304章 见到“春哥”第316章 扑朔迷离第401章 潜入浣衣院第777章 岳震之死第53章 舌战金使第372章 闹剧的开国大典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233章 葫芦谷之战(二)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决断第689章 艰难的决择第534章 难攻的巴东城第249章 新的圣旨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战(六)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723章 临安的动荡第289章 雨柔失踪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请第749章 两面夹击第421章 舞会惊变第710章 纥石烈志宁的挑战第478章 监察部的筹备第503章 宋金之间的首场海战(四)第447章 占城驸马第154章 赴辽廷议(上)第262章 靠上了一棵大树第389章 岳飞北伐第13章 四处借粮第365章 萨摩藩的覆灭(下)第335章 蔡景方的阴谋第607章 引发围观第388章 有理有节的胜利第99章 东漂之女第468章 攻占河内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488章 临安城破第516章 兵戎相见第65章 岳云的计策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241章 葫芦谷之战(十)第218章 风雨欲来第408章 临安廷议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528章 彭泽之战(五)第58章 狭窄的空间第780章 高丽出兵第330章 激战萨摩藩舰队第701章 牛刀小试第59章 杨月的困境第106章 宴会惊变(中)第274章 殿试(中)第553章 九岭镇之战(四)第254章 生死状第100章 襄阳惊变第133章 云雍初会第142章 汴京之战(九)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97章 救人也要讲究技巧第30章 破城第66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