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珞胭笑道:“现在凌儿与你是越发亲近了,我抱他一会都不让了。”
目光突然触及放在桌面的玉哨,姜珞胭是一愣。
“这是什么?”
墨修瞥了一眼,淡淡道:“从那个刺客身搜出来的。”
姜珞胭拿起玉哨,仔细看了一会,呢喃道:“这种玉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墨修抬头看着她,微微蹙眉。
姜珞胭想了好一会,眼眸一亮,“金楼,金楼里许多摆设,都是用这样的玉。”
墨修双眸一眯,又是金楼,看来墨长息还真打算跟他宣战了。
姜珞胭微微抿唇,问道:“帝君,大禹之事,帝君打算如何处理?”
墨修垂眸,大手拉着墨凌的小手,淡淡道:“这些事交给清幽与容澈去处理了。”他抬头看向她,“你希望孤出手帮殷荀?”
“若是可以,我希望帝君能帮姜家。”
墨修定定地看着她,像是要把她的想法看透一样。
“大禹不是天圣的对手,这场战争若是爆发,输的一定会是大禹。”
“你这么肯定?”墨修微微挑眉。
姜珞胭笃定说道:“带兵的人不是舅舅,大禹必输无疑。”
墨修把墨凌交给孟诸,站起身来,“姜英很可能落入了殷玄手,你最好要有心理准备。”
他没有跟她说长息,长息可殷玄狠多了,可是即使如此,姜珞胭还是免不了担忧。
她急切问道:“怎么会这样?舅舅那么厉害,他手底下还有那么多兵马……”
“若非如此,大禹的军队根本出不了边关。”见她这般着急的样子,墨修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只要没逼得殷荀范,殷玄暂时不会动姜英。”
姜珞胭一愣,“所以帝君让殷荀去边关,是为了这个?”
“只有让殷荀亲自出马,才能让殷玄放松警惕,诱敌深入,与天圣的士兵里应外合,这场仗,殷玄不战自败。”
“帝君从一开始,便是这样想的?”
她没想到,墨修竟然会答应帮殷荀他们,可是他却没有与他们明说。
墨修自然有自己的思量,当初他离开京城,久久未归,险些丧命,那些大臣们便闹得十分欢腾,这其没有长息的人,他是不相信的,所以这会,他能信任的只有百里清幽他们,自然不能与外人多言。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是一个帝王,有利于江山的事,他向来没少做,殷荀要想让他出手,总要拿出点诚意出来。
但墨修也不否认,这其,也有姜珞胭的原因。
这会看着姜珞胭那松开的眉头,墨修感觉自己的心里也轻松许多,想起孟诸与他说过的,墨修眼里渐渐涌起一抹心疼。
他欠她的太多,只可惜他忘了,只希望能尽力去弥补,不让九央的悲剧重演。
不知是墨修那一番话的刺激,还是宿梵的劝告,殷荀许诺墨修,只要天圣能助他他夺回政权,他立马撤兵,而且与古苍同样,朝贡天圣三年,三年,对富庶的大禹来说不是难事。
墨修并没有多加为难,与殷荀达成秘密协议,并未外传。
三日之后,殷荀与姜亦寒匆匆赶往边关,而容澈也暗调集裕和关和澜关的士兵,与九州岐岭的军队回合,准备随时反攻。
秦暮羽也回了长风,在这关口,他自然要回长风主持大局。
而封黎他们,在殷荀他们离开两天之后便也准备要启程回去,而这会,却收到了另一条急报。
在大禹进兵天圣的半个月后,一直沉默的古苍,竟然也起兵攻打天圣。
封黎与苏湛接到消息的时候都震惊了,古苍兵力羸弱,国力不盛,拿什么去打仗?
他们好不容易与墨修协商签下和平协议,古苍在这会却单方面宣战了,那这协议还有何意义?
容光殿内,墨修阴沉着脸,看着对面的封黎。
“孤希望你能给孤一个解释。”
孟诸把呈递给封黎,封黎扫了几眼,脸色同样不好。
“大哥,怎么了?”苏湛急切问道。
封黎声音低沉,说道:“是丞相一党,丞相怂恿皇出兵,带兵的人,正是许巍。”
苏湛一瞪眼,“我父王呢?我父王怎么可能答应出兵?”
封黎摇摇头,“来不及了,太后被困在宫,逼迫南梁王范,王爷现在被关进宗人府了。”
苏湛连连后退,有些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帝君。”封黎朝墨修一拱手,“这件事我们都不清楚,封黎恳请帝君,让封黎回国,处理好此事。”末了,封黎又加了一句,“天圣与古苍已经签订下协议,封黎绝不会食言。”
墨修磨搓着手的玉扳指,封黎的人他信得过,但是古苍,他不敢恭维了。
老皇帝一辈子胆小如鼠,没想到这会这么硬气,倒是是被蛊惑,还是被威胁,还是不甘心屈居天圣之下,想要绝地反击。
墨修不信,这其没有长息的功劳。
不管他们怎么样,墨修也有办法把他们逼回去。
封黎他们不敢耽搁,次日便也快马加鞭回了古苍。
边关已经乱成一团了。
殷玄本任命长息为主帅,可是长息始终不露面,所有事都交给了杨毅,杨毅是个莽夫,打仗还行,让他出谋划策,排兵布阵,那实在不行,况且长息又秘密离开了边关,杨毅美誉办法,只能与天圣的士兵在边关耗着。
古苍的士兵至于大禹的一半,他们一到,便传话给杨毅,想要与大禹合作,杨毅原本不想,只是在收到长息的信之后,便爽快地答应了。
两国兵马合为一股,力量着实不可小觑。
容澈与封黎他们一同赶往边关,护送封黎出城,转而在澜关排兵布阵。
而这会儿,殷荀早到了澜关,杨毅收到消息,慌忙修回京,请示殷玄。
数日之后,长风的兵马驻扎在裕和关,四国对阵,战争一触即发。
殷玄收到杨毅的信,也是十分震惊,当初长息找他要十万兵马,原本他好他想做什么,没想到他玩的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