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章 香溪

在吴国西边是赵国,在楚国与赵国边境有一处地方名叫香溪。

据说香溪是天下最美的一条溪,溪不甚宽,数十丈宽,也不甚深,溪水清澈,阳光下几可见底。夹岸植着数百树,一株垂柳一株桃,每年春天,绿柳茵茵,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如烟霞一般,美不胜收。但溪水里,除了桃花红,春天还有梨花白,夏天还有荷花清,秋天还有ju花黄,冬天还有梅花香,各色香艳花瓣流出,故名香溪。在香溪畔饮酒赋诗,踏青品香,乃是当地百姓和游客们的一大乐事。但溯流而上,桃花林内的风景,却是寻常人看不到的,因为从这再往以上倚着香云峰,全部是私家产业,那家主人,姓朱。其实香溪下面桃花林那一段,也是朱家的产业,但朱家并不专美,而是把下面一段种上花树,修了些亭园,每日还派人打理,供众人游玩。但再往上,虽只是围着矮矮的竹篱笆以内的地方,便不准擅入了。

有些初来乍到的游客不知深浅,看到篱笆那么浅,便贸贸然往里闯,多半会被当地的百姓善意的唤回,即使硬闯进去的,也很快就会被不知从哪儿冒出的家丁护院将你礼貌地请回。

这朱家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天潢贵胄,但有外乡人看过楚国人是这么教小孩的:你可以不知道楚王是谁,但不能不知道香溪朱家是谁,你可以得罪楚王,但不能得罪香溪朱家。还有句歌谣道:不求子孙进朝堂,但盼能进花衣裳。

这便是天下四大豪富之一的朱家,朱家的“花衣裳”便是天下最大的绸缎庄,世间纺织品,十之五六皆出其家,剩下的那些,也跟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说香溪里,朱家的宅院都是白玉为墙金铺地。随便挖一块就够普通老百姓吃上一辈子了。但是从来没有宵小强盗之徒敢打朱宅的主意,因为传说里,朱宅不仅机关重重,而且还有许多武艺高强的江湖侠客,让你有命进去,没命出来!

此时,朱宅里,一间书房里,一个年轻人正老大不高兴地对着传说中的铺地的金砖撒气,“咚”得使劲一跺脚。那地没事,当然没事,虽然不是传说中的金砖,但却是货真价实的上好青砖,光可鉴人,当然比人脚坚硬多了,那年轻人痛得呲牙咧嘴,抱起脚转了个圈。

一位中年长者瞪了他一眼,吼道,“都多大了,就会胡闹!”

旁边垂手而立的年轻人强忍住笑意道,“爹,您别生气,二弟就是这性子。”

那长者望了自己小儿子挤眉弄眼的怪模样,虽是生气,但也十分好笑,脸色不由得缓了。

那小儿子哪有不知,一见爹爹没那么生气了,马上换了个灿烂的笑脸道,“好爹爹,您就饶了我吧,孩儿自知顽皮胡闹惯了,人家可是娶公主,我去了,多丢咱们家的脸啊。再说了,我最讨厌那个刘有德了。”

那长者冷哼一声,“丢脸?我朱家派嫡子去,就是给他姓刘的长脸了。”这长者正是朱家现任掌门人朱老太爷的嫡长子,朱兆年。

朱氏一族,发迹已过百余年,除了几代人的艰苦经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治家有方。

先祖朱太公共有儿子四人,家中致富后,慢慢就有些为钱纷争,各怀私心的苗头。为免子孙兄弟阋墙,朱太公定下规矩:每任家长皆由长房嫡长子继承,长房嫡子从小除了读书,皆要跟随爷爷父亲学习经商之道,除非嫡长子极不争气,或极无天分,方可在长房其他嫡子中选取继承人,但若有嫡孙,仍由嫡孙继承。除非长房绝后,方可在他房中挑选继承人。那继承人就必须进行全族公选,由族中长老来考验品德行止、经商才能,全族中人均可参与监督。长房除长子外,其余诸子协助打理家务。其他几房诸子从小可以习文武,习百艺,就是不能习经商。待成年后,给一笔钱出去自立门户,若是实在要从商,不许打香溪朱家的旗号,也只能从事与家庭生意无关的产业。年底由嫡长子这一房视经营情况,平均发放一笔红利。所有女儿在出嫁时由长房送一笔嫁妆。

这规矩立了以后,倒也颇见成效,晚年时,他见各房儿孙虽然能恪守家训,但孙子这一辈已有些人不思上进,完全依赖长房,靠红利渡日,更有些孙子成年后即广纳姬妾,望多生儿子多占红利。朱太公心忧于此,思之再三又加规定,凡族中子孙均需品行端正,并至少习艺一门,除长房继承家业的外,需以此艺谋生。

所有男儿从十岁起,每年均参加族中考试,由族中请此艺中高手前来品评,评分优良中差四等,每等的年底红利有较大不同。十六岁考核后,需以自己的手艺谋生,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十次,直至三十年后,四十六岁时方止,到时就按这些年来的平均等级领取红利终生。所有的女儿在十五岁时,必须进行针线女红、或琴棋书画等考核,也以优良中差四等来确定嫁妆多寡。

家训中还规定子孙们娶妻纳妾至多三妻四妾,余者不再给妻妾名分,若能在朱家从一而终,方能名列族谱,其所出子女姓名可入族谱,但其所出儿子自十岁起参与考核后,所发红利按妻妾子半数领取,十六岁后便只发放一次性成家红利,不得再享受每年分红。女儿亦在十五岁时参加考核,但嫁妆亦是按妻妾女儿半数领取。

此令一出,族中子弟叫苦不迭,但收效却是甚好,骄奢淫逸之风大减,娶妻纳妾也有节制得多。后经十几年的运行操作,族中长老又逐渐完善了各项考核制度,对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贡献,如忠孝仁义之人,考取功名之人等等皆有特殊奖赏。还有对那些缠mian病榻、或遭天灾人祸之族人的特殊照顾。

几十年后,族中子弟无论男女人人争先好学,以德才兼备为荣,以不学为术为耻。如有那未列妻妾名分的子女,更是为了争一口气,用心学习多种才艺,以期获得族中认同奖赏,出了好些才子才女,这倒是朱太公当年定这规定时没有想到的。许多有才子弟成年后自己生活得甚好,甚至不愿领取家族红利。族中长老商议后,便在老家花坪办了个朱氏善堂,让大家领取红利后,再各凭心意捐出。这些款子放在公中除了遍请名师,兴办义学,教导资助朱氏求学上进、又有天赋的子孙,还修桥铺路,赈灾扶贫,四处为善。

后来族中人丁兴旺,子弟众多,便每年在朱家长房定居的香溪进行秋考,年考成绩及每年的嘉奖和抚恤情况,还有族中义举善行均要晓谕全族。有些不肖子孙行出缺德不义之事及所受之处罚也一并告知各户,族中子弟莫不深以香溪秋考时获得嘉奖为极大的光荣。

这朱兆年颇是精明,深得其父真传。其父朱家掌门人朱老太爷七、八年前就在香溪后苑养老,把生意上的事情逐步交给了长子打理,除了重大的事务外极少过问。朱兆年有二子一女,这长身玉面的便是他的大儿子,也是朱家将来的掌门人,朱景先,十九岁。这位年轻稍轻的便是小儿子朱景亚,十六岁。这大儿子长得白净斯文、俊秀儒雅,更似母亲。这小儿子肤色稍黑,圆眼大嘴,虎头虎脸,更似他爹年轻时的模样。只是这性情,却是颠倒过来,长子沉稳似父、二子活泼似母。朱兆年对这两个儿子虽然表面严厉,但心中却着实疼爱得紧。

前几日,朱府收到亲戚刘府送来的喜帖,说是长子刘良行成婚,娶吴国五公主,请亲家光临。朱兆年就把这差使派给了小儿子,可朱景亚却不愿意,正闹着别扭。

这刘府怎么攀上朱府的亲事呢?

话还要从刘有德他爹刘光宗说起,想当年,刘光宗不过是个普通的绸缎商人。一次在行货途中,遇到朱老太爷的十四姨太太带着几个家人丫环回娘家探亲,十四姨太太途中淋了场雨,感染了风寒,情况危急,偏当时车子又坏了?辘,陷在泥水里困在半山上,进退两难。刘光宗见了,二话没说,自己淋着雨让出车子,又让自己的家人帮忙,帮着十四姨太太一行人下了山进了城安顿了下来。十四姨太太的小丫环银杏为了救主,在雨中跑来跑去去请大夫拿药,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伺候了三天三夜,十四姨太太才捡回一条命。

十四姨太太醒来后十分感动,加上自己膝下无出,便收了银杏做义女,并封了厚礼给刘光宗。刘光宗这才知道救的竟然是自己这行当祖宗爷家的人,便露出攀结之意。在相熟后,十四姨太太见刘光宗这人古道热肠,家境又不错,在得知刘光宗有一独生子,又跟银杏年纪相仿,便口头答允为他们订下了亲事。

待回转家来,朱老太爷得知此事后,觉得这亲事允得有些随意,但十四姨太太膝下无出,不入族谱,那银杏又是义女,便让银杏随了十四姨太太姓了姚。十四姨太太被老爷一说,虽也生出悔意,但话已出口,也不好反悔。刘光宗回头,立刻巴巴地送上了聘礼,故此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

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动第一百三十五章 药堂第二百三十三章 故人第一卷 第十二章 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重逢第一卷 第十九章 背叛第二卷 第五十七章 鸡汤第一百零三章 小产第一卷 第十章 出宫第九十四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三章 告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复诊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店第一卷 第三章 赐婚第一卷 第十七章 戏水第二卷 第六十九章 报仇第二百七十七章 变革第一百六十三章 猜疑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馋嘴(粉红票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乱第二卷 第四十章 挑明第一百八十章 买卖(为粉红票票加更)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一百八十二章 寻药第八十八章 郭镇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登对第一卷 第四章 邹改第二百六十七章 捧场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相逢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毒第二卷 第五十六章 认错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受挫第二卷 第六十三章 除夕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智激第三卷 第八十章 离散第二百一十四章 捉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堕马第一百七十二章 脱困第二百六十一章 迎亲第二百七十九章 病发第一百三十六章 送信第二百零三章 托付第一百七十二章 脱困第二卷 第六十四章 拜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投缘(小粉红12+)第一百三十七章 惊艳第一百八十一章 救治第二卷 第五十八章 赠别第一卷 第六章 私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自荐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门第九十六章 狼窝第二百八十六章 面对第二百七十二章 清倌第二百零四章 路上第八十五章 上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故地(小粉红15+)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九十五章 见面第一卷 第二十章 劫匪第二卷 第六十七章 谎言第二百三十七章 取舍第一卷 第四章 邹改第二百一十章 施糖第二百章 年假第一百三十九章 哭墙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军第一百七十章 妒火第一卷 第十八章 走失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 夜遇第三卷 第八十章 离散第一百一十八章 异心第二卷 第五十七章 鸡汤第一百四十四章 赴宴第一卷 第十六章 过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蛇胆(粉红票票加更)第二卷 第四十四章 喜讯第二卷 第五十一章 惊马第一百三十四章 隐瞒第二百零一章 招赘第一百五十五章 祸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妾室第一百八十章 买卖(为粉红票票加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藤条第二百五十八章 抉择第八十七章 坦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流言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发现第二卷 第七十三章 惊动+小结第二百五十六章 着急第二百三十九章 唐府
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动第一百三十五章 药堂第二百三十三章 故人第一卷 第十二章 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章 重逢第一卷 第十九章 背叛第二卷 第五十七章 鸡汤第一百零三章 小产第一卷 第十章 出宫第九十四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三章 告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复诊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店第一卷 第三章 赐婚第一卷 第十七章 戏水第二卷 第六十九章 报仇第二百七十七章 变革第一百六十三章 猜疑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馋嘴(粉红票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变乱第二卷 第四十章 挑明第一百八十章 买卖(为粉红票票加更)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一百八十二章 寻药第八十八章 郭镇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登对第一卷 第四章 邹改第二百六十七章 捧场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相逢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脱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毒第二卷 第五十六章 认错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受挫第二卷 第六十三章 除夕第二卷 第二十八章 智激第三卷 第八十章 离散第二百一十四章 捉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堕马第一百七十二章 脱困第二百六十一章 迎亲第二百七十九章 病发第一百三十六章 送信第二百零三章 托付第一百七十二章 脱困第二卷 第六十四章 拜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投缘(小粉红12+)第一百三十七章 惊艳第一百八十一章 救治第二卷 第五十八章 赠别第一卷 第六章 私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自荐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门第九十六章 狼窝第二百八十六章 面对第二百七十二章 清倌第二百零四章 路上第八十五章 上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故地(小粉红15+)第二百一十七章 苦口第九十五章 见面第一卷 第二十章 劫匪第二卷 第六十七章 谎言第二百三十七章 取舍第一卷 第四章 邹改第二百一十章 施糖第二百章 年假第一百三十九章 哭墙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军第一百七十章 妒火第一卷 第十八章 走失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 夜遇第三卷 第八十章 离散第一百一十八章 异心第二卷 第五十七章 鸡汤第一百四十四章 赴宴第一卷 第十六章 过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蛇胆(粉红票票加更)第二卷 第四十四章 喜讯第二卷 第五十一章 惊马第一百三十四章 隐瞒第二百零一章 招赘第一百五十五章 祸根第二百八十三章 妾室第一百八十章 买卖(为粉红票票加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藤条第二百五十八章 抉择第八十七章 坦白第一百四十一章 流言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 发现第二卷 第七十三章 惊动+小结第二百五十六章 着急第二百三十九章 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