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办的用车制度改革(1)
前不久政府常务会研究的四项工作,大都已落实和正在落实,只是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一事,行动得太慢。这当然与我的态度有关,我压根对这事就不大主动,若不是刘书记亲自挂帅这事,q市的车改(以下简称“车政”)恐怕还列不上议事日程。而刘书记之所以亲自抓这事,是因为q省有领导向他部署这种任务,意思是让q市作为全省车改的先行者,摸索出一套办法,然后再在其他地市推而广之。刘书记大概也不想做车改的排头兵,他也是在领导的推动下,不得不上马此事。既然是市政府常务会议定夺的工作,我当然责无旁贷,也是在处理了诸多乱七八糟的事务之后,终于挤出专门落实车改的时间。
我走进会议室时,有关车改的负责人物已先后到齐了,他们是车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进,常务副市长欧阳弘;车改领导小组成员有政府的秘书长老白等三人;车改办公室的人员有办公室主任武小九,还有才抽调来的六名专职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来自市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和市政协办公室。
仅看看这个阵容,就可以断定,q市对车改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从开始刘书记建议由我任车改领导小组组长,我就一直在推托这个差事。我总觉得,堂堂一个市长,有更多的要事、大事要做,不能陷进这种烦心琐事的泥潭。最后还是在刘书记一再坚持下,我才勉强“就范”。随后,秘书长老白与我详谈了q市车改工作的前前后后况,我才意识到刘书记之所以坚持让我出任这个组长的道理。
老白告诉我,q省的车改工作在前年就做了。只是由于车改领导小组人员实力不够,车改办缺少专职人员,那次车改很快就流产了。以后再说车改的事,大家都是相互推托,软顶硬抗没人伸头干这事,领导也下不了决心,这事就拖延至今。我先前在金远市和雁鸣市的政府工作,当然知道政府公车的问题了。这问题不是一般的严重,凡是拥有专车的领导干部,实质上等于增加了十万至二十万元的年薪,或是说增加了十万至二十万元成本更符合实际。账目是这样出来的。一般地市的四大班子成员,乘坐的汽车寿命也就是六七年光景,它不像私家车保养得好,寿命长。这样仅汽车折旧费每年也有四至五万元,加上牌照、保险、维修、汽油及司机工资等,至少也在十万元之多,多的要突破二十万元。我原先在的雁鸣市属q省中等城市,一年仅市直机关用车的财政支出就在五六百万元。老白告诉我,q市的用车开支为一千万元,对这个数字我当然不感到惊奇。作为省会的q市,无论领导人数、工作强度、品位高度、城市规模都是大大高于其他城市的。仅四大班子及机关的汽车,已由八十年代的二三十辆增至百余辆了。这方面的展是很惊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公车仅是名义上的公,实际上它对官员,比私家车还私,还用得方便,用得过瘾,用得随意。办私事的频率之快、效率之高、奉献之大是比任何一家私家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如开着公车娱乐休闲、接送孩子上学、探亲访友、办红白喜事,甚至假日的旅游观光,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平心而论,公车如此现状,确实到了不改革不行的时候了。可是,我们的干部,当然是手中掌权的领导干部,一个个得到了这种使用公车的好处,他们谁会主动地、积极地做车改工作呢?不仅不想改,而且要在这种改革的步伐中使绊子、设障碍、布雷区。正是这种缘故,上级一再引导的公车改革工作,总是难以起步。
会议由老白主持,他让新上任的车改办主任武小九把拟好的车改方案向大家谈一下,然后再对这个方案修正或补充。
武小九先声明,这个方案只是草稿,是根据市纪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几家组成的联合调研小组,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方拟出的方案。
这次车改的方法是,由上至下,先上后下,即先将q市四大班子领导的专车、部门的公车统一收走。由车管办统一管理,统一派车,统一维修。然后再把这办法向市直机关推广,之后,再向q市方圆的四市(县)五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