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长约一米六,高两米多的大座屏,正面是一条五爪团龙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满雕的行龙护住屏风的双肩,这是按照亲王服饰的形制做的。
看来这是件清代的亲王府邸正厅所用的座屏。屏风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是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的,是一种名位和权力的象征。经过不断的演变,屏风作为防风、隔断、遮隐的用途,并且起到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的功效,所以经久不衰流传了下来。同时还衍生出多种表现形式。
当今屏风主要分围屏、座屏、挂屏、桌屏等形式。这件就是座屏。这座屏是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的。
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屏风芯。大部分屏芯多用漆雕、镶嵌、绒绣、绘画、刺绣、玻璃饰花等作表面装饰。底座起稳定作用,其立柱限紧插屏,站牙稳定立柱,横座档承受插屏。
底座除功能上需要外,还可起装饰作用,一般常施加线形和雕饰,与插屏相呼应。座屏风按插屏数分为独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式以及五扇等形式。
这件屏风也有一个独特之处,除了正面的龙纹雕刻,在这个屏风背面,也就是靠屋子里的位置,整面刻着一首宋词,赫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行文流畅,一笔行书非常俊逸洒脱。
他看了一眼落款是“退庵主人”的款识。
这赵光,字蓉舫,号退庵,清滇省春城人。嘉庆二十五年的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工诗文,书法董其昌,笔意凝练圆润,海内知名,谥文恪。这位可是与陈孚恩、许乃普、祁隽藻等称清代后期四大书法家之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共95字。看来这位王爷也是曾有过等位的野心的,这九十五个字的屏风加上盘龙纹饰,不正是“九五至尊”吗!
这件屏风从包浆到纹理都是非常自然,没有任何后补或做旧的痕迹,萧遥凭肉眼判断就是真正的小叶紫檀老货。
“萧老板?!”白老七还没注意到这件屏风呢,只是正准备给耿平原介绍的时候,发现萧遥离他有好几步,没有跟着过来。再一看,霍!原来这里还有这么件好东西呢!白老七这么多年在潘家园打混,虽然没挣着什么大钱。但眼力还是练出来的了。这么大开门的老物件,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他立刻转头把耿平原叫了过来:“老耿,这件屏风可是好东西啊!怎么着有好货色不想着我?可太不够意思了!”
耿平原嘿嘿一笑:“怎么可能呢,这东西是前几天才从保定拉过来的,这不你说要来我也就不给你打电话了。怎么着,看上了?”
耿平原一边说一边给白老七使了个颜色。
“耿老板,这屏风,你开个价吧!”萧遥也没二话,这种东西是开门到代的东西,要拣漏基本不可能。不过这屏风对于他的怡园来说绝对是放在正房堂屋里最适合的东西。
“萧老板是自己人,老耿你开价可悠着点!”白老七插了一句。
耿平原这么多年做这个行当自然也是熟悉市场的,这屏风就是为他们准备的,早就算计好价钱了。他也没客气,开口就是四十万。
萧遥心里盘算了一下拿下来没问题。这种东西是一年一个价。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当然价格还是要讨的不然就被别人当冤大头了。最终商定,三十五万包运输送货。
军寨村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周边的村里渐渐出现了一批给他们配套的产业,包括运输和木材油漆等等。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了。也正是因为耿平原作为这条产业链的领头人,前几年这个老农出身的村支书当选了省人大代表,在邢州这地方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当晚萧遥和白老七就住在耿平原家,他们说好了明天一早上村里逛逛,各种各样的家具随便挑。如果有那些坏了或者残缺的,只要萧遥提出来,他们可以安排专人帮着修复和清洗保养。
第二天,耿平原和白老七带着萧遥到村里的家具一条街转转。说是家具一条街,其实就是从村口直通村委会的一条大路,这条路两边的住家把沿街的围墙统统改成了店铺门面,大多数的人家,在门外搭着棚子,有些是直接堆起来的,修复过的家具和那些成堆的桌腿凳脚的都堆在外边。
这就是萧遥来时经过的那条路。
“老三家的!忙呐!”耿平原带着他们到了一家挂着“老三旧家具”的招牌的铺子。
萧遥进了棚子之后,边上摆放的一对太师椅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对太师椅是件大开门的老货,老紫檀木的。太师椅的椅把为几何形镂空,椅背袋有雕花镶石,古色古香,古韵十足
“老板娘,这对椅子什么价?”他心里已经看中这对太师椅了,如果放在书房应该不错。
老板娘正和耿平原聊着呢,听到萧遥问价,立刻走过来熟练的说:“这可是件开门到清的好东西,您看看这做工,这对椅子是最近刚收回来的好东西,今天才摆出来,看来您和这对椅子有缘,它们非你莫属啊!”
萧遥一听笑了,这老板娘这套说辞,听着都不像在这小山村的农妇,反而让他有种现在身处潘家园的感觉了。
“老板娘,您就说说什么价吧!”
“老板,这对椅子呢,开价是五万!”老板娘说完后,心想这对椅子买进来也得一万呢卖出去五万不算高。刚刚耿支书已经跟她打过招呼了。这次这位老板可是来进一大批货的,让她开价的时候稍微注意点。
“五万,行啊!”萧遥想着这么一对清晚期的太师椅,如果放到潘家园也得要八万左右。他也懒的去浪费时间讨价还价,直接要了。
萧遥转头看了看店里其他的东西,除了这对太师椅以外,还有其他几件大件古典家具摆放在旁边。看了一下之后,他很快就谈好了价钱,全都要了。
耿平原朝着白老七比划了一个手势,那意思是。这老板有钱、爽快。同样的老板娘也很开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萧遥就像是疯狂大采购一样,每天都去街上逛。村里人都知道支书家来了位大老板,还热情邀他去家里看货。
按照萧遥之前出来的时候列的一个清单,他买了一批罗汉床、架子床、美人榻、圈椅、官帽椅、交椅、顶箱柜、画案、大画屏、书桌各式各样的明清家具。钱是花了不少,估计得有五六百万了。
这天萧遥应一位村民的邀请到他们家看货。这家人家的主人不过三十多岁,按辈份还是耿平原的小叔。家里的几件家具也挺让萧遥眼热的,特别是其中的一对明代的紫檀四方柜,虽然外表看着黑黢黢的,有点像酸枝木,货主开价两万。不过萧遥一看就知道,他应该是把这紫檀当作老红木了。
谈妥了价钱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萧遥在院子里见到了一个木头架子。看这样子应该是一个灯架,不过这种宫灯一般都是一对的,这里只有一个。
“老板!这架子怎么之后一个呢?这是宫灯啊!怎么只剩这一个了呢?还有灯罩呢?如果物件齐倒也是件不错的东西。”萧遥有些遗憾地说道。
男主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呢,他婆娘就开口了:“萧老板!这不是,还有个架子在这儿呢……喏!那不是灯罩?”
萧遥顺着女主人的指点一眼望去,另一个架子在院子的另一个角落,架子上挂这咸鱼腊肉之类的东西,而那两个灯罩则在那个架子的脚下。
“这东西,上次我是在平遥那地方和那对柜子一起拉回来的。”男主人的话让萧遥心里一凛。这东西是和那柜子一起的?那么至少很有可能是明代的东西。
萧遥慢慢走到灯架的近前,仔细地打量了起来。这对古灯架有两米来高,灯架主体也是那种黑色像烟熏过的材质,萧遥细细一看的确是紫檀的。
他又弯腰捡起了两个灯罩,这灯罩上面上还绘着山水图,保存的很完整,如果组合起来应该是一对很难得的古代精品灯架。
萧遥判断,这对灯架的年代相比那对四方柜来说还要早些,根据这形制的特点来看应该是明中期的东西,这样的好东西就是在当时也不太可能是一般的大户人家能用的,很有可能是出自官宦之家。
不过有一点让萧遥感到很奇怪。这两个灯架都是完好无损的。两个灯罩也应该是原配,可这灯罩上的山水图偏偏有点怪异。他刚刚仔细看过,这些山水图不是在整张纸上画的。应该是用好几块不同的贴片拼接在一起合成的。
虽然有点怪异但是至少东西是对的,先把它们带回去再说,大厅里摆上一对宫灯再加上之前还收了一对蟠龙座椅,那摆起来整个王府的样子都出来了。
“这对宫灯,开个价!”萧遥对老板淡淡地说道。
女主人欣喜地立刻上来把那些咸鱼腊肉之类的全部拿了进去,有用一块抹布擦了起来。仿佛只要擦干净了就能开个好价钱似的。
“萧老板,这可是老红木的宫灯哦!我卖您三万不贵吧?”男主人的话差点让萧遥没笑岔了气。
“唔!不贵真不贵!那就这样把,等会把东西给我送到耿支书那边去。这两个灯罩我带走……唉没被你们弄坏了就算是万幸啊!”萧遥说得是真话。这些天他看多了因为保管不善很多珍贵的古董家具都残损的情况。有时想想,这些农民参与到古董买卖中来,是不是这些古物的一种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