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推心置腹

扬州丹阳郡芜湖县,坐落着一大片军营,左边是坚固营房,当地石头所垒,竖起的旗帜上依稀可以看到个“吴”字。

右侧则是简陋的棚屋,江东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群身穿甲衣,但神色颓唐的“将军”正聚在一棚屋中商议。

“吴王虽然为吾等群盗同丹阳豪右说和,并封吾等为列侯,但我心中还是不安。”

说话的人叫“瓜田李”,瓜田是复姓,他父亲瓜田仪在新朝天凤四年就起兵造反,早于赤眉绿林,所部达万余人。父亲死后,江东的群盗被一个叫“王州公”的部下接手,势力最大时控制了丹阳和半个会稽,横行两岸,号称十万。

可今年入夏后,在吴王刘秀区区万余兵力的打击下,江盗居然屡战屡败。

最初刘秀进军丹阳,群盗轻他兵力稀少,就前往围攻,但冯异坚营自守,群盗觉得这将领蠢透了,他们只要将他粮道一断……

岂料劫粮的却遇上刘秀本人和来自会稽、临淮的豪情武装,竟被大破之,当时就想收降,恰逢友军赶到,大盗王州公亲自组织会战,却仍为刘秀所破,王州公战死。剩下的大部分分散溃逃,各入山林湖泽,剩下的则被包围,选择了投降。

但瓜田李对吴王及其僚属依然颇不信任,遂召集临近几个投降的大盗商量,有的想逃跑,有的灰心丧气只有等死,而瓜田李觉得,倒不如再拼命!

“吴王不是让吾等带兵将各归其营么?”有人提出反对,他们对吴王用兵还是颇为佩服的,听说此人曾在昆阳击败三十万新军,如今是见识到厉害了,何必再与他为敌呢。

瓜田李却以为不然:“这是欲擒故纵啊,吴王说明日要宴请吾等,这是想将诸渠帅一网打尽,好将吾等部众分予其校尉。”

“依我看,还是要反出去!”

这时候有人匆匆进来道:“吴王来营中了!”

瓜田李大惊,刘秀这是等不及要提前动手了么?

“他带了多少人来?几千,一万?”

“只带了三五护卫,轻骑而入。”

“什么!”

瓜田李们先是愕然,旋即大喜。

“若吾等将刘秀拿下,岂不是能挟持他重获自由了?”

于是让群盗各归其营,准备等刘秀进来后动手。

瓜田李的营地靠后,他只左等右等,等同行们的信号就带人冲杀出去,岂料半天都没反应,正奇怪间,刘秀却已至他营中!

果然是轻骑按行部陈,来的不止是刘秀,先前数营盗首亦随其左右,却都笑呵呵的,没有半点杀心,还朝瓜田李使眼色摇头。

刘秀也无一丝惧意,而是与他们谈笑风生。

瓜田李没搞清楚情况,遂松开了手中的剑柄,上前下拜:“罪将瓜田李,拜见吴王!”

刘秀见他年轻,问道:“莫非是瓜宁殇男之子?”

这是瓜田李父亲的封号,当初他父亲带人造了几年反,得了王莽招安,还没谈好投降条件,就遭到了庐江大尹李宪袭击,气得病死了。事后王莽居然还给了个封谥,想继续哄东南盗寇归顺,却再没人买帐。

等到新朝崩溃,李宪称雄江淮时,派人来招抚,江盗也不肯依附于他,如今反倒便宜了刘秀。

刘秀只感慨道:“瓜田将军有反新大功,威震东南,余与家兄伯升,正是听闻瓜田将军事迹后,才有了起兵之志。如今新莽已灭,大汉复兴,应该重新定爵谥。应追封为列侯!”

“而《谥法》有云,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曰殇,多用于未成年而夭折之人,王莽老贼这谥号用心险恶,依我看……”

作为太学生,刘秀只一抚须,就想到了一个谥:“壮!”

“瓜田将军胜敌志强,威德刚武,可谓壮哉!只可惜武而不遂。”

“先将军未能看到新莽覆灭便逝世,而当年间接害了瓜田将军的李宪仍肆意江淮间,余愿与小将军共诛此贼,以使瓜田将军志遂瞑目!”

这一番话让瓜田李杀心顿消,之后刘秀让他同行,刘秀走在前头,遇到衣衫褴褛的江盗也客客气气的,还承诺他们很快就会有新的衣裳穿。

瓜田李跟在后头,眼睛盯着刘秀的脊背,有很多机会拔剑将此人捅翻,但最终还是没能下手。

直到刘秀巡视完全营离开后,众人才松了口气,开始说起刘秀巡营的经历,都说吴王待自己十分礼遇真切。

他们对刘秀佩服更甚:“吴王此来,犹如推赤心置人腹中,吾等安得不投死效忠?”

“这点小恩小惠,故作姿态就将汝等骗了?”

瓜田李心中冷笑,只对自己道:“我今日不杀他,是因其敬重吾父,如此而已。也罢,这刘秀不但善于作伪,还颇为善战,我不如利用他击败李宪,等报了父仇后,再反不迟!”

……

“大王此举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刘秀平安离开俘虏营归来,邓禹、冯异在外焦急等待,为他捏了一把汗。

“若有反复者,大王危矣!”

刘秀却只哈哈一笑:“石城、芜湖两战,彼辈胆气都被打没了,家小又在我手中,岂会贸然作乱?余入营内只是为了安定人心,江盗擅长山林水泽作战,若能助我,江淮何足道哉?”

目前刘秀虽然拿下了半个扬州,但多是靠着连哄带骗。赶在他身份暴露,信誉即将崩塌之际,南阳的老朋友们竟然说服更始,给他封了“吴王”。

这就简直是瞌睡时送来了枕头,刘秀这下可以名正言顺以王号掌管临淮、会稽、广陵、丹阳四郡了。

至于更始皇帝要他罢兵诣宛城,刘秀只当没听到,辞以东南未平,不就征。

他现在觉得,自己只依靠各地豪右不行,真正靠得住的,还是随自己受苦的僚属们,豪强的兵只相当于“借”,真正的力量还是得靠征募,这些江盗就是现成的兵源。

这一番推心置腹下来,起码稳住了江盗们,往后慢慢观察,靠得住的就吸纳进幕府,靠不住的就置换掉,将他们的部下分给嫡系。

来东南也有半年了,拿下丹阳郡,可以开始征募丹阳兵后,外头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刘秀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所谓机遇,就是南阳的更始政权遭到赤眉进攻,根据李通派人送来的信,已丢了汝南,李通建议刘秀率兵回去勤王,再挟胜势接收南阳。

但刘秀却没这心思。

“其一,若回南阳,好不容易夺取的江东、临淮就要丢弃,本地豪右必有异动,或降刘永,或降李宪。”

刘秀也知道,自己的基础并不牢固,江东豪右对他的支持,只是权宜之计罢了。

“其二,回南阳千里迢迢,沛郡陆路有赤眉,梁王亦在南下,不可与之争。只能走水路逆流至豫章,再经过江夏北上,如今江夏虽尚归附于刘玄,然豫章已为淮南王李宪袭取,少不了一场恶战。”

“其三,就算疲兵回到南阳,也不一定能胜赤眉……”

赤眉的战力,刘秀是有了解的,他夺取临淮后,曾令傅俊北上彭城试探,但临淮的豪强武装,却叫赤眉三老逢安打得大败,吴王现在还没实力与赤眉硬碰硬。

“其四,就算侥幸击败赤眉,还要与绿林渠帅混战,方能取得宛城权柄。”

等结束与绿林的火并,一年半载过去了,刘秀不相信,北方的第五伦会一点动作都没有。对第五伦,刘秀心绪颇为复杂,固然有家恨,但更要命的是国仇,魏王有席卷天下之心,而刘秀想要复兴属于他自己的大汉,天然就是死敌!时不我待啊!

但他不能急,兄长的教训就在前头。与其去追求不可靠的南阳,还不如在江东站稳脚跟,这地方好啊,春夏之交的大饥荒都没波及到来,只因南方战乱少,民食稻谷,有些地方一年竟能两熟!就算没粮食吃,川泽山林也足以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难怪太史公说江淮之南,无千金之家,亦无冻饿之人。

乱世中,这便是最大的优势。

刘秀已平丹阳,一面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辄见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与他们搞好关系,犹如州牧行部事,同时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赢得各县地头蛇支持,让他们相信,乱世中,唯有吴王能够保卫好所有人的利益。

与此同时,刘秀的目光也看着外头,取临淮、定广陵、下会稽、占丹阳,一统江东,他已经完成了邓禹建言的前四步,然后呢?

邓禹、冯异皆以为:“且让梁王与彭城赤眉厮杀于淮北,不宜太早北上,大王应当趁着各方势力无暇南顾之际,击败淮南李宪!以得全扬之势!”

但李宪如今也控制数郡,在从何处下手的问题上,部下却产生了分歧。

“李宪上月派兵夺取豫章郡,莫若先派丹阳兵,隔断彭蠡泽,收复豫章,恢复与南阳往来。”

邓禹虽然睿智,但毕竟出身南阳邓氏大族,他笃定更始必不敌于赤眉,若能早早恢复沟通,就算不回去勤王救难,最起码也能在接收更始政权遗产时,多分得一杯羹……

冯异则以为不然:“豫章广袤辽远,一旦在那交战,非半载不能分胜负,依臣之见,不如直接从丹阳渡大江,袭庐江郡,直捣李宪都城!”

刘秀看着粗糙的地图,却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李宪号称十万大军,就算有虚数,淮南富庶,至少也有六七万。”

“余虽坐拥四郡,收降江盗,仍不过三万余。”

既然敌众我寡,打起仗来,就得玩点脏活了,刘秀在军争上,起码是一匹上上驷,创业之初,亲自上阵是家常便饭,从容指挥道:

“仲华带三千人走水路,击彭泽,做出我欲夺豫章之势。”

“七月上旬,公孙(冯异)将兵在丹阳广立旌旗,叫李宪惶恐,布重兵于北岸。”

刘秀的手,则指在九江郡!

“余亲带精锐,袭合肥!”

……

与此同时,北方河东郡,第五伦听闻岑彭遣驿骑来报,说绿林、赤眉火并,遂立刻返回安邑城,沿途连下数诏,下令本欲前往河北,支援耿纯的河东军张宗部五千人调转方向,前往茅津渡口(山西平陆县)。

同时,第五伦又点了河东太守窦融来见。

“周公啊,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五伦摇头苦笑,但这次和以往的智计白出不同,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既然绿林与赤眉交战,主力南调,无暇顾及北方,那余也少不得要打一场‘假虞灭虢’了!”

第五伦说的是春秋时晋国扩张的一场关键之战,当时晋国便是今日河东汾水一线,虞国则是茅津渡口,虢国主体则在黄河南岸的弘农郡境。

“余已令横野将军郑统出潼关向东,夺取弘农城;而阳泉侯张宗下矛津,取陕县,向东进击。”

“此地内屏关中,外维河洛,履崤坂而戴华山,负大河而肘函谷。七月结束前,新函谷关以西,都要尽入我手!”

第五伦对窦融道:“郑、张二人虽是勇将,但这一役,崤函狭长,补给不易,后方还是要交给周公这等萧何之才来统筹,勉之!”

窦融奉诏而出,但南下途中,望着横亘天际的中条山,却不由嗟叹:

“生于乱世,又遇明主,既然不必操心宗族存亡,大丈夫岂会无建功立业,封侯拜将之心?纵是屡屡数奇,但相比于萧何,吾更愿为文武双全的曹参啊!”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热门神作 抽888现金红包!

……

PS:第二章在23:00。

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101章 开局一张嘴第614章 帝乡第170章 我不装了第485章 鬼第661章 汉中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第458章 钢刀归钢刀第103章 龙有三个头第223章 打得赢就打第503章 敢动第372章 鸡肋第127章 你摊上大事了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385章 持久第302章 破釜第192章 反动势力第559章 甥舅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184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219章 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汉第263章 家书第303章 摸尾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156章 众筹与分期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452章 越塔第423章 燕歌行第326章 魏蜀吴第42章 杀人第8章 以“德”服人第16章 死狗第616章 焚书第183章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第649章 兄弟第338章呼吸第425章 独立第176章 加戏第460章 牛头第250章 广厦第371章 冯衍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556章 窥天第297章 第五汉第165章 只见新人笑第362章 打虎第395章 大公第624章 异端更可恨第639章 得加钱第35章 家里有矿第254章 大预言术第440章 猛兽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419章 西线无战事第421章 五德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489章 宣战!第429章 新年快乐第274章 政治正确第444章 二王第78章 阴兵借粮第368章 公平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第455章 孤胆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153章 马杀鸡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572章 死地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608章 养蛊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37章 你信么第584章 大进军第194章 凛凛人如在第615章 神化第504章 飞天第23章 秋菊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460章 牛头第414章 三路兵线第404章 猛虎出笼第102章 灭国第368章 公平第470章 周率第48章 穿越者与位面之子第279章 虽王可也!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631章 竟敢弑主!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263章 家书第440章 猛兽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505章 鹖鸟第25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101章 开局一张嘴第614章 帝乡第170章 我不装了第485章 鬼第661章 汉中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第458章 钢刀归钢刀第103章 龙有三个头第223章 打得赢就打第503章 敢动第372章 鸡肋第127章 你摊上大事了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385章 持久第302章 破釜第192章 反动势力第559章 甥舅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184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219章 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汉第263章 家书第303章 摸尾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156章 众筹与分期第47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452章 越塔第423章 燕歌行第326章 魏蜀吴第42章 杀人第8章 以“德”服人第16章 死狗第616章 焚书第183章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第649章 兄弟第338章呼吸第425章 独立第176章 加戏第460章 牛头第250章 广厦第371章 冯衍第610章 纪昌学射第556章 窥天第297章 第五汉第165章 只见新人笑第362章 打虎第395章 大公第624章 异端更可恨第639章 得加钱第35章 家里有矿第254章 大预言术第440章 猛兽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419章 西线无战事第421章 五德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489章 宣战!第429章 新年快乐第274章 政治正确第444章 二王第78章 阴兵借粮第368章 公平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第455章 孤胆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153章 马杀鸡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572章 死地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608章 养蛊第587章 还有一点想笑第37章 你信么第584章 大进军第194章 凛凛人如在第615章 神化第504章 飞天第23章 秋菊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460章 牛头第414章 三路兵线第404章 猛虎出笼第102章 灭国第368章 公平第470章 周率第48章 穿越者与位面之子第279章 虽王可也!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631章 竟敢弑主!第636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696章 窗外日迟迟第263章 家书第440章 猛兽第281章 不知几人称帝第505章 鹖鸟第25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