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次元

“这鸡怎鸣得如此之早?”

夜半三更的鸡叫,将东汉固始侯李通从梦中吵醒,再难入眠。

李通字次元,家族是曾经的南阳首望之姓,他这一生的转折点,开始于将第五伦当做“路人”的那天。李家迅速落向了新朝的对立面,后与舂陵刘氏结为同盟,揭开了南阳反新的序幕,造反过程中实力大损的李通,又迅速抛弃刘伯升兄弟,拥戴更始皇帝,兄弟二人得以封王,也算光耀门楣……

只可惜更始朝廷迅速覆灭,李通又带着家族完成了一次眼花缭乱的跳船举动:他赶在赤眉军攻克宛城前,带着宗族私兵辗转来到桐柏山、大别山之间的丘陵地带,也就是所谓的“冥厄三塞”地区(今河南信阳一带),并接纳了大量绿林残部,诸如王常、马成、来歙等人。恢复元气后,李通迅速配合刘秀出兵淮南,为东汉建立出了一份力。

虽然舂陵刘氏和宛城李氏一度分道扬镳,但谁让李通聪明,提前娶了刘秀的姐姐呢?靠着过去的交情和新的功绩,李通被刘秀拜为卫尉,他的妻子进封为宁平长公主,刘秀每次征讨四方,常让李通留守京师。

但在今年,也就是建武十年时,刘秀更换了李通的职务,任命其为“前将军”,命李通坐镇江夏郡)。

刘秀是如此交待李通的:“朕将有事于江汉,荆南四郡及夏口为大军后方,有邓禹统筹舟师粮秣辎重。而随县、冥厄三关则为侧翼,以防魏军来袭,随县有辅威将军臧宫镇守;冥厄三塞,朕交给平越将军庞萌,各将兵二三千人,但两地仍需人统筹,次元可担此重任!”

昔日的嫌隙已随时间而消散,李通再度成了刘秀最信任的人之一,这才委以重托。

李通颇为感怀,立刻赴任,但他没有待在江夏郡府西陵,而是很快移幕府于安陆县(今湖北云梦)。

“郡府位置偏僻,不如安陆,此地正当随县及冥厄三塞南下必经之路,又是夏口北门户,我宜镇于此。”

从那时起,李通就勤勤恳恳地向两处前线关隘转运粮食辎重,作为南北冲要,两处颇为险峻,地方也贫瘠多丘陵,粮食产出很少,尤其是冥厄三塞,简直是穷山恶水,那里的兵卒屯田都没法自足,全靠后方补给养活。

李通也注重同两位属下搞好关系,镇守随县的坚镡是颍川人,属于冯异、傅俊等人的“颍川系”,乃是刘秀建业的肱股之臣。

而坐镇冥厄三关的庞萌就有些复杂了,按理说出身绿林下江兵,属于王常等人的“绿林系”,但他本是兖州人,与南方诸将并不亲近,反而有些“孤臣”的意味。庞萌投奔刘秀之初只是校尉,他崭露头角,还是擒拿魏国骑将盖延的那一战,因功被升为偏将,后来又扫灭山越,遂封“平越将军”,颇得刘秀信赖。

刘秀怎么夸庞萌来着?好像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

如此厚誉,实属少见,连李通听了都有些羡慕。

所以这二人镇守北关,不论忠诚还是能力,都绝无问题,再加上李通,俨然是三保险,刘秀布置好侧翼后,方能安心用兵江汉。

然而偏就是在这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还是出了大纰漏!

五月中旬的夏夜,李通被鸡鸣吵醒,热得难以入眠,正烦闷之时,十多年来一直带在身边的侍从匆匆来报:“家主。”

“季文君来了!”

“谁?”

听到这名字,李通一个激灵,从凉榻上翻身而起,满脸惊愕。

明明是三伏天,李通身上竟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李轶不是在豫章郡的封地安享富贵么?为何在此时,出现在此地!”

……

李轶是李通的堂弟,他们从小一起在宛城庄园长大,亲若同胞,人还很远,光从他走路的影子,李通就知道,来者正是弟弟无疑!

李轶近前解下斗笠,朝李通恭恭敬敬地作揖,声音还带着几分哽咽:“不想竟还能生见兄长!”

他们二人一同投靠刘秀,但境遇却大不相同,李通继续得到信任重用,李轶则只被封了个小侯,打发到豫章郡之国,彻底远离了权力——不怪刘秀,当初正是李轶背弃了与舂陵刘氏的同盟,逢迎绿林渠帅,拥戴更始,事后得到了“舞阴王”的诸侯地位。他又嫉恨刘氏兄弟,常在他们与更始、绿林间搅屎,昆阳大战后,刘秀被外放,刘伯升被派去关中送死,都是李轶在作祟。

刘秀虽宽容大量,没有为难李轶,但亦不可能再予以重用。

自从李轶远封,李通与他已数年未见,听说李轶还算老实,当地官员的监视也渐渐放松,没想到他竟跑出来了!

李通没接弟弟的茬,只肃然道:“季文,汝离开封地,得到陛下允许了么?”

东汉继承了前汉制度,不汇报侯国相邦,不上禀皇帝,列侯是不能擅离封邑的,李轶没有其他官职差事,贸然到此,显然犯了大忌!

岂料李轶却满不在乎,笑道:“兄长,这东南的汉家社稷还不知能撑几年,谁还管什么封邦制度?”

李通更怒,拍案道:“大胆!何以言此!”

李轶自顾自坐下道:“当初伯父在新朝侍奉国师刘歆,得到了天书谶纬,说什么‘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吾等遂信以为真,认为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只有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这才有了后来举兵反新之事。”

“但事到如今,世人都知道,汉朝难以复兴了。第五伦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秀不识天时,强欲复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这才有了襄阳溺亡,淮北之失,全凭江淮及冥厄之险,才堪堪守住这东南一隅之地。接下来就轮到丢江夏、丧淮南,进而拒江而守,也撑不了几年,只等第五伦平吞巴蜀,公孙述一灭,接下来就轮到刘秀……到那时江水太宽也无用处,这一点,我僻在豫章都清楚,兄长身处中枢,坐镇前线,反而不知?”

李轶毕竟是做过更始诸侯的人,见识还是有些,李通则斥道:“胡言乱语!汝尚不知罢?冯大将军守住了江陵,陛下亲将大军赶赴江汉,不日必有捷报传回。”

“就算侥幸胜了一时,那又如何?”

李轶摇头道:“第五伦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他的才略,绝非王莽能比,南方绝不是对手。”

李通心知他的用意:“季文,有话直说。”

李轶道:“宛城李氏在前汉时,虽然坐拥千金之财,却只担当小小铁官,无权无势,朝中风吹草动,我家便有告缗迁徙之危;新朝时,靠着进献祥瑞,伯父得以跻身朝堂,做了小官;到了更始朝,吾等投注刘玄,更是一门两诸侯,何等荣耀!”

李轶永远忘不了当诸侯那几年的风光,对权力也食髓知味,现如今,他被刘秀撵到豫章,气候潮湿卑热,心情也郁闷至极。

看似坐享富贵,其实只是沦为囚徒,而他封地旁边,就是海昏县,前汉废帝刘贺死去的地方,李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觉得刘秀日后会记恨自己,一杯毒酒,便能夺去性命。

所以他在恐惧与不甘中,时刻关注着天下局。

李轶道:“吾等对新、汉,都谈不上忠诚,不过是为了自身富贵,为了家族兴盛,如今汉巢注定倾覆,为免李氏尽灭,投效魏皇,方为自保之法啊!”

“汝……莫非早已暗投魏国?”李通指着李轶,声音颤抖。

李轶也不羞于承认:“没错,早在数年前,刘秀所派官吏放松监视后,我便与魏国绣衣卫细作有往来,时常送出消息。自今年以来,刘秀频繁往夏口、柴桑调兵,自以为瞒得过第五伦?”

噌一声响,李通拔出佩剑,顶在堂弟胸口:“于是魏人细作,便指派汝来此劝降老夫?”

“正是。”别看李轶回答得响亮,心里却很虚,其实他一个落魄列侯,接触不到汉国中枢军情,只能提供点三四手的消息,在绣衣卫的情报网中等级很低,对面怎么会冒险重用他呢……

他知道自己投效的本钱不够,也为此焦虑,入夏后,嗅到了大战一触即发,又听说李通被拜为前将军,主持江夏北部防务后,李轶这才星夜赶来,想赚得老哥一起“起义”,好建大功,在魏国也混个侯、伯之位——哪怕仍得不到权力,至少他和第五伦没有私怨,不必天天担心被灌毒酒。

李轶极了解李通,知道兄长绝不会杀自己,仍殷切地说道:“兄长,吾等与第五伦,也有交情啊!如今魏皇身边英俊云集,百姓风靡,我家若能觉悟成败,早定大计,尚能像微子、项伯一样论功成业,转祸为福,一旦迟疑,等到北方虎贲突骑长驱直入,严兵围城,纵有悔恨,也来不及了!”

“住口!”

李通勃然道:“当初绿林入南阳,我信汝之言,又为绿林渠帅胁迫,遂改定更始为帝,若那时就拥戴刘伯升、刘秀兄弟,不存门户私计,一心一意振兴大汉,第五伦焉能杀伯升,轻取北方?”

“如今陛下以仁义之师,正要围歼岑彭残暴之众,纵此策不成,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也能维持社稷,李通受皇恩厚遇,焉能不顾天下耻笑,卖主屈膝降贼?”

“我当初已错了一次,现在,绝不会错第二次!”

李通言罢收剑,转过身去:“汝不必再言,走罢……”

李轶的劝降失败了,他脸色铁青,盯着堂兄的后背,摸索着袖中匕首,但最终还是没能下手,只悻悻而退,临别时再拜,说道:“我知兄长之意,是让我速去投奔魏国,虽不能献大功,至少也能保全性命。请兄长放心,他日江东汉鼎倾覆之日,纵兄长执意为刘秀殉葬,弟虽不才,亦尽全力,能保宛城李氏不灭!”

李通身躯一震,知兄莫若弟,他啊,都让李轶给猜透了,也不回头,只抬起手无力地摆了摆,让亲信送李轶离开,并给他备上好马、护卫,盘缠,自此兄弟分道扬镳。虽然还是有点对不住刘秀,但这么做,确实能让宛城李氏,处于不灭之境。

这日之后,李通仍兢兢业业替刘秀做事,严守江夏北部,果然在五月下旬时,侦得重要情报:

“魏车骑大将军耿伯昭,自淮北经汝南,兵临冥厄三关!”

第39章 用爱发电第471章 改革第395章 大公第493章 预判第168章 股东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567章 告急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311章 数奇第590章 两千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666章 报答第297章 第五汉第52章 左手画圆第694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第402章 饭稻羹鱼第450章 捉襟见肘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第58章 宗主第458章 钢刀归钢刀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第413章 王权没有永恒第93章 横刀立马第247章 进京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471章 改革第624章 异端更可恨第446章 凿空者第586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28章 护官符第370章 大不了从头再来第230章 传统艺能第186章 秋后蚂蚱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682章 豆渣第145章 骗纸第238章 杀去常安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77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400章 东头一个汉第176章 加戏第490章 禹迹第10章 鸽了第557章 还乡第515章 牺牲第358章 好消息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656章 英雄第83章 砰!第531章 齐家第247章 进京第69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582章 猛如虎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395章 大公第96章 防不胜防啊第210章 这河里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70章 大不了从头再来第231章 兵谏第68章 我有一言第225章 五第638章 精锐第197章 冀州乱成了一锅粥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来第380章 军粮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49章 大树将军第204章 患难见真情第24章 不举者有罪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58章 飘第427章 瓦玉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第125章 五杀!第379章 尝新第110章 跟我上第159章 挑动黄河天下反第444章 二王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199章 害群之马第113章 故事第138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第382章 弃地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65章 皇汉第209章 你马第548章 山头第296章 跳舞第611章 携民渡淮第35章 家里有矿第211章 改变第507章 双兔
第39章 用爱发电第471章 改革第395章 大公第493章 预判第168章 股东第286章 过河卒(第二卷完)第567章 告急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311章 数奇第590章 两千第119章 莫欺少年穷第666章 报答第297章 第五汉第52章 左手画圆第694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第402章 饭稻羹鱼第450章 捉襟见肘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第58章 宗主第458章 钢刀归钢刀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第413章 王权没有永恒第93章 横刀立马第247章 进京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471章 改革第624章 异端更可恨第446章 凿空者第586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28章 护官符第370章 大不了从头再来第230章 传统艺能第186章 秋后蚂蚱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682章 豆渣第145章 骗纸第238章 杀去常安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77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400章 东头一个汉第176章 加戏第490章 禹迹第10章 鸽了第557章 还乡第515章 牺牲第358章 好消息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第656章 英雄第83章 砰!第531章 齐家第247章 进京第69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第582章 猛如虎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395章 大公第96章 防不胜防啊第210章 这河里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70章 大不了从头再来第231章 兵谏第68章 我有一言第225章 五第638章 精锐第197章 冀州乱成了一锅粥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来第380章 军粮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49章 大树将军第204章 患难见真情第24章 不举者有罪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58章 飘第427章 瓦玉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范一次第125章 五杀!第379章 尝新第110章 跟我上第159章 挑动黄河天下反第444章 二王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199章 害群之马第113章 故事第138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第382章 弃地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65章 皇汉第209章 你马第548章 山头第296章 跳舞第611章 携民渡淮第35章 家里有矿第211章 改变第507章 双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