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改变历史的重担

谈完了招安的事,杨改革放下心思,和郑芝龙聊起更多关于海上的事来。

马车也叮叮当当的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郑芝龙尽管对皇帝知晓海外的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和皇帝聊起海外的事的时候,才知道,皇帝对海外的了解,远超他的想象,海外的物产,气候,地理,人情,皇帝说起来,甚至比他这自诩‘精’通海外的海盗头子更加的了解。越和皇帝谈,郑芝龙越觉得心惊,幸亏自己明智,幸亏自己是跟的皇帝,要是按照自己来之前的思路走,岂不是死路一条?

“陛下当真是博学,知晓这样多的东西,草民实在是羡慕!”郑芝龙连连的擦汗,皇帝说的东西,刚开始,他还能跟这说,还能聊一下,但是,越说,他就越‘迷’糊,越听不懂,皇帝说的,已经超出了他了解的范围了。

“呵呵,不要再草民,草民的了,你如今已经受了朕的招安,跟着朕做事,可以称臣了,朕过两日就和内阁们商量一下,看给个什么官职比较好,一官不要嫌弃官小,日后有的人机会升官。”杨改革纠正道。

“臣明白,只是……陛下,臣想问,那什么非洲真的有如陛下说的全身长着一条黑,一条白的马么?还有如马匹一般大小的鸟?那个什么有两层楼那般高的鹿?”郑芝龙虽然号称‘精’通海上之事,但是,对于中国南洋之外的事物,依旧是了解得很匮乏,和皇帝聊起来的时候,渐渐的从一个聊天者变成了一个倾听者。

“呵呵,不错,确实有这种动物,和我大明这块土地上的物种完全不一样,一官或许想问朕是怎么知道的,……呵呵,其实很简单,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一官应该听说过吧,就抵达过这些地方,将当地的物产,风情,人文,地理,习俗等等都记录在案,所以,朕才会知道的这样清楚。”杨改革笑着说道,如果和郑芝龙说南洋的事,郑芝龙还能说得上几句,再向外扩展,郑芝龙就说不上什么了,得益于穿越前经常看动物世界,忽悠郑芝龙,倒是没问题,这可能就是现代人比古人的最大的优势所在,信息量不再一个量级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臣犹如井底之蛙一般,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郑芝龙感叹道,验证了皇帝说得明显就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如果说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这些东西,明显的,不可能这般细致,不可能这般肯定,也更不可能这般的连贯,融会贯通,郑芝龙看向皇帝的眼光,更加的敬畏了,那个传说皇帝有神人指点的事,郑芝龙如今是越发的相信了,郑芝龙相信,皇帝一定是亲自到过这些地方,见过这些东西,但是想想那可是几万里之遥,除了在梦中有神人教授之外,还能说什么?

马车依旧叮叮当当的向前走,穿过无数条大街小巷。

一个高大的建筑出现在马车窗外。四周是比较开阔的空地,圆形的建筑加上,二楼才有一些窗口,顶上有青‘色’的瓦,杨改革已经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杨改革道:“一官可到过这里?可识得这是什么么?”

“回陛下,臣以前到过这里,是林大人领着臣来的,这是大剧院。”郑芝龙看到这栋建筑,神情明显的变了些许。

“它还有一个名字,一官可知晓?”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知道,叫土楼,也叫客家楼,乃是八闽客家人居住的房子。”郑芝龙说道这里,神情明显的落寂了许多。

“一官可知道为什么客家楼要修成这个样子?”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是为了防备土匪,野兽,倭寇的。”郑芝龙道。

“一官是客家人吗?”杨改革又问道。

“回陛下,臣至少也要算半个客家人。”郑芝龙道。

“一官可知道,何谓客家人?”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就是以前从中原搬过来的人,到了岭南,远离家乡,便自称客家人了。”郑芝龙出身福建泉州,自然知道这客家人的来历。

“一官可知道,客家人为何要远离家乡,远走他乡,到如今的八闽呢?”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以前听家父说过,听说是为了避战祸,有八大姓入闽,衣冠南渡,而称八闽,臣的郑姓,也是其中之一,故此知道。”郑芝龙道。

“不错,正是为了避战祸,你父亲倒是博学。”杨改革夸道。

“回陛下,家父生前做过泉州府的小吏。”郑芝龙说道。

“呵呵,不错,一个不忘记自己历史的人,就是一个好人,……一官可知,如今我大明也是内焦外困,假使朕不努力改变,这汉家的天下,这汉家的衣冠,怕是要亡国绝种,以前还可以向南逃,如今怕是连南渡的机会也没有了……”杨改革忧虑的叹息道。

“陛下,这……,应该不会啊!臣以为,陛下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够好得了,百姓都感‘激’陛下呢。”郑芝龙给皇帝说的吓了一跳,这也说得太恐怖了一些吧,如今怎么看也不像会亡国的样子啊!

看着郑芝龙一副惊恐的样子。杨改革笑道:“一官不再朕这个层面上,自然看不到很多东西,如今貌似是海内清平,可一官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朕那千万两银子赈灾,如果没有朕掏空内帑支援辽东大战,我大明又是一个如何的场景?”

“这!……”郑芝龙惊恐的给自己描绘出了一个可怕的场景!关外是大明朝依旧不断的失利,损兵折将,陕西则是大规模的农民造反,其他各地小一点的灾害就不说了,比如他福建遭了那样大的灾,却在大明排不上号,这可是一副实打实的末世啊!不说别的,就说他,如果没遇到皇帝,估计他都是打的一边做明的官府,一边做贸易的打算,逍遥自在,那里像现在,给皇帝拿得死死的,大明那里会有现在这般太平?

“唉,外有强敌窥视,内有天在连绵,朕这个皇帝,不好当啊!一不小心,这好不容易从胡人手里夺回来的汉家天下,就要断送在朕的手里了。”杨改革叹道。

“陛下,臣以为,东虏不过是细微的小患,于我整个大明来说,倒是无足挂齿!”郑芝龙狂汗,皇帝跟他说这些,好似当他是内阁大学士一般,让郑芝龙感觉到压力,皇帝这是怎么了?未免也太高看他了吧?他不过是一个海盗头子,即便是有能力些,但依旧是个海盗头子,能得皇帝见一面就是天大的恩宠了,却从来没料到,皇帝还会这样跟他说话。

“细微小患?不怕告诉一官,今年,朕‘花’在防范、对付东虏上的银钱,有小千万两,一官还认为东虏是个小患吗?”杨改革笑道。

千万两?郑芝龙惊讶的合不拢嘴,痴痴的看着皇帝,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想他当初面对皇帝每年一百万两银子造舰都有不小压力,可如今皇帝告诉他,今年除了千万银子赈灾,还在东虏身上‘花’了千万两银子,一个小小的东虏,就真的这样厉害?还有,岂不是说,今年皇帝已经‘花’了二千万两银子?这也太多了吧。各种意想不到,各种不可思议,各种惊奇,让郑芝龙目瞪口呆。

“一官可知道为何朕要跟一官说客家人的事了么?要对付东虏,每年需要消耗巨额银钱,加上移民需要的巨额开销,即便是朕,也觉得压力甚重,这些银子又从何而来?不怕一官笑话……朕每年的金‘花’银,不过百十万两。这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万劫不复,万一那天拿不出银子对付东虏,北方的防线立刻就会崩溃,汉家天下,立刻沦陷,说句亡国灭种,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朕让一官去看山海关的原因,一旦胡人入主中原,又是我汉家衣冠南渡之时,不,应该说,再没机会南渡了,如今八闽已经靠海了,再往南,就是海了,所以说,当年还可以衣冠南渡,可如今,就只剩下亡国灭种一途了……”杨改革说道。

郑芝龙痴痴的望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不清楚为什么皇帝会跟他说这些。皇帝将他看得太高了,寄予他的厚望,实在太深,高得他觉得可怕,深的他觉得害怕,自己仅仅是个海盗头子而已。

“所以,也才有了朕一定要一统海上的决心,海上贸易获利丰厚,每年能得关税数百万上千万两,有了这笔银子,朕才能对付东虏,才能支撑移民。如此说,一官可明白朕的心?”杨改革道。

“臣明白了……”郑芝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之深的原因,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皇帝一直就看中了海上贸易这块丰厚的利润呢,怪不得他那算盘打不响呢,皇帝有如此之大的决心,又怎么会放任自己一边做官府,一边独霸海上贸易?果然,自己只能选一样,而且只能选做官府啊!按照皇帝说的,皇帝收拾海上海盗、夷人的决心,可以和亡国绝种相提并论,那幸亏自己是投靠了皇帝,不然,自己也将成为皇帝清扫众多海盗中的一个。

“朕今日跟一官说这些,就是想一官能明白朕的心,能理解朕的难处,能为朕分一些担子……”杨改革道。

“臣,臣不安……,陛下所言之事,实在过于沉重,臣能力微薄,未必有能力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事,臣怕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臣深感惶恐不安……”郑芝龙认真的说道。皇帝如此高看他,跟他说如此严峻的事,如此低姿态的跟他剖心的‘交’谈,让郑芝龙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巨大的恐惧,他郑芝龙能和亡国灭种联系在一起吗?皇帝说的是在是太离谱了。

“无妨,此事虽然难,但是,有朕给你指点,有朕给你庇护,你跟着朕走,朕相信,一定是能做到的。一官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一官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朕,朕的眼光是不会有错的。”杨改革鼓励郑芝龙,自己确实说得有点重了,将挽救亡国灭种的重担加在一个海盗头子身上,这说出去谁信?谁不怕?不过,历史恰恰说明,这个重担确实曾经落在了这个海盗头子以及他儿子身上。

“臣领旨!”郑芝龙这才松了口气,面‘色’好看一些,皇帝说得,未免太吓人,当然,如果是跟着皇帝干,他倒是无所谓。

“朕知道一官是泉州商人的首领,朕不让一官做生意,一官也明白为什么,朕给泉州商人一个承诺,日后海上贸易,只要朕的水师所到之处,他们皆可去得,皆受朕的庇护,有人对他们不利,就是对朕不利。”杨改革又道。

“臣领旨,臣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郑芝龙答应道。

杨改革看着这个郑芝龙,这可是一个能改变明末命运的人,自己这样“超高规格”的招抚,自贬身份的和他剖心‘交’谈,不知道能收到多大的效果,或许自己跟郑芝龙说的太多了,或许自己透‘露’太多的秘密了,但是,作为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人物,自己确实有必要将他提高到历史的高度,确实有必要跟他面对面的,深层次的谈一谈。收拢这个人,并且让他自愿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如此,怕是不行……,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一五一十的慢慢培养人才,杨改革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祈祷自己做的没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

“一官啊!将你在倭国的儿子接回来吧,也不小了,该启‘门’g了,老待在蛮夷之地,不利于孩子成长,接回来之后,就送到宫里来,朕派个大儒,好生的教导,待日后年纪稍长一些,就来做朕的‘侍’从,将来给朕做个大将军,如何?”杨改革又道,得,既然郑芝龙收服了,那郑成功岂能放过?还是小孩?没关系,从小慢慢培养。

“臣谢陛下隆恩!”郑芝龙立刻跪下来磕头,已经欣喜的脸上更是‘露’出了笑容,皇帝说过保他郑家的富贵,看来,相当的可靠,自己那儿子从小就跟着皇帝,长大之后富贵能少得了?保他家富贵这句话,也就不是空话。

这个大剧院,因为样式就是客家的土楼,所以,来京城经商,做官,游学的闽南人,到了这里,都会自发的到这里来,烧一炷香,祭拜一下,这个土楼,逐渐的成了八闽客家人心目中的寄托之地。

杨改革下了马车,烧了一炷香,祈祷郑芝龙能如自己所愿,真心归服自己,替自己扫平海上,让自己收到足够的关税,自己这饷帝,已经快做到吐血了。

郑芝龙待皇帝烧过香,也上了一炷香,至于祈祷了些什么,就只有郑芝龙自己知道了。

……

昨日招安了郑芝龙。杨改革心情大爽,睡觉也格外舒服些了。

今日一大早起‘床’,‘精’神比前些日子可好很多。

“大伴,今日见谁?”杨改革边穿衣,边问道,这工作的积极‘性’又回来了,不再是痛苦的事了。

“回陛下,该是见国子监祭酒林钎林大人了。”王承恩连忙道,皇帝这接见人的工作,都是排得满满的,为了不让人起疑,都是参杂在了一起,并不都是帝党一系的人马。

“林钎啊!好,那就见吧。”杨改革招安了郑芝龙,按照当时的约定,得给林钎兑现了,杨改革不介意兑现给林钎的承诺,更是准备拉拢这个林钎,林钎代表的可是一批较中立的官僚,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这批人,虽然也享受着官僚阶级的特权,但是,其中不少人依旧将教书育人,传播圣学当作自己的理想,细分其来,和那些一心为了自己利益的官僚还是有区别的,倒是值得区别对待,值得拉拢。

林钎进了暖阁,见到的是一个‘精’神奕奕的皇帝,连忙行礼。

“免了,坐吧。”杨改革笑着示意道。

林钎看了看一旁,是个圆凳子。道:“谢陛下隆恩。”稍稍的想了下,这才坐上去,坐上去了,将身体稍稍前倾,以示尊重皇帝。

“朕答应实甫的藏书馆,可以建了。”杨改革首先就说道。

“谢陛下!”林钎再次站起来,为了这两座藏书阁,他可是放下身份,尽心尽力的接待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啊!如今,终于是终成正果了。

“不用谢朕,实甫做到了,朕自然兑现承诺。”杨改革笑道。

“陛下,那郑芝龙招安了?”林钎试着问道。

“嗯,招安了,实甫的功劳,居功至伟啊!”杨改革叹道,郑芝龙这个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人,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招抚,值得自己如此高规格的对待,至于为什么,至于原因,恐怕也就自己这个后来者清楚了。

“臣愧不敢当,为陛下效力,乃是臣该做的,臣讹了陛下两座藏书馆,已经惴惴不安了,陛下再说臣居功至伟,臣实在惶恐!”林钎倒是一个诚实的人,虽然那两座藏书馆对他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讹皇帝的嫌疑,倒是不安起来。

“哈哈哈……,实甫果实是个诚实的人,朕喜欢,哈哈哈,朕就喜欢被实甫这样的人讹,呵呵呵,不管如何说,这都是为了圣学,都是为了传播知识,教书育人,于圣人的理念,是相符的。”杨改革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林钎,果然如历史记载一般,相当的诚实,倒是一个值得相信,可靠的人。

第807章 人需论第10章 敲定玻璃厂方案第331章 有人要试水第126章 利益第785章 袁崇焕的计划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745章 找门路第298章 扔黑锅,办大事第665章 源头第644章 变革第414章 皇帝要干什么第12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55章 走西口?闯关东?第71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四)第209章 有准备从容应对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561章 范文程的策略(二)第523章 潜意识里的误区第76章 奇女子第663章 两件事第32章 质量问题第387章 异想天开的计划第65章 母猪也能上树第163章 彩旗飘飘第756章 莱顿瓶第165章 太容易第371章 南方的来人第483章 辞见第307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第550章 长远的眼光第141章 遣将第572章 放空炮第30章 情煽东北军(一)第287章 饷帝的窟窿第418章 江边阻击战第602章 老狐狸第535章 成树根第752章 放风筝第366章 选择第336章 文艺战线第559章 还是用沥青铺路第758章 发光的张显庸第674章 借东西第98章 大剧院第78章 东江镇来信第547章 有人抢戏第238章 值二千两和五百两的脸面第60章 有点雷人(二)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464章 拉紧绞索第719章 开疆拓土的岔路口第295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第116章 课程第418章 江边阻击战第152章 懿安皇后第592章 传奇之路第402章 孙承宗也跟着赚钱了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277章 邮政局和招待所分家第198章 望城兴叹第358章 造势第666章 启动战争第527章 先睹为快第211章 纠结的纸币问题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454章 来年战事第626章 出手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269章 外戚团之田弘遇(二)第439章 白杆兵第692章 瞬息万变第240章 议捕鲸业,定渔政提督第561章 范文程的策略(二)第359章 拐点,接踵而来的好消息第195章 谈第113章 明朝玩海的牛人们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383章 镇江堡之修罗场第513章 准备大干一场的田弘遇第82章 霸王也搬砖第505章 该轮到晋商案了第488章 郭家的抉择第590章 不寻常第151章 市舶司第557章 白杆兵的初战(二)第439章 白杆兵第235章 活路,在海洋第692章 瞬息万变第402章 孙承宗也跟着赚钱了第126章 利益第151章 市舶司第529章 凭票购物第70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三)第410章 试探第454章 来年战事第579章 逃亡第420章 交税的凭证第651章 队友第696章 一触即发
第807章 人需论第10章 敲定玻璃厂方案第331章 有人要试水第126章 利益第785章 袁崇焕的计划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745章 找门路第298章 扔黑锅,办大事第665章 源头第644章 变革第414章 皇帝要干什么第12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55章 走西口?闯关东?第71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四)第209章 有准备从容应对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561章 范文程的策略(二)第523章 潜意识里的误区第76章 奇女子第663章 两件事第32章 质量问题第387章 异想天开的计划第65章 母猪也能上树第163章 彩旗飘飘第756章 莱顿瓶第165章 太容易第371章 南方的来人第483章 辞见第307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第550章 长远的眼光第141章 遣将第572章 放空炮第30章 情煽东北军(一)第287章 饷帝的窟窿第418章 江边阻击战第602章 老狐狸第535章 成树根第752章 放风筝第366章 选择第336章 文艺战线第559章 还是用沥青铺路第758章 发光的张显庸第674章 借东西第98章 大剧院第78章 东江镇来信第547章 有人抢戏第238章 值二千两和五百两的脸面第60章 有点雷人(二)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464章 拉紧绞索第719章 开疆拓土的岔路口第295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第116章 课程第418章 江边阻击战第152章 懿安皇后第592章 传奇之路第402章 孙承宗也跟着赚钱了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277章 邮政局和招待所分家第198章 望城兴叹第358章 造势第666章 启动战争第527章 先睹为快第211章 纠结的纸币问题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454章 来年战事第626章 出手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269章 外戚团之田弘遇(二)第439章 白杆兵第692章 瞬息万变第240章 议捕鲸业,定渔政提督第561章 范文程的策略(二)第359章 拐点,接踵而来的好消息第195章 谈第113章 明朝玩海的牛人们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383章 镇江堡之修罗场第513章 准备大干一场的田弘遇第82章 霸王也搬砖第505章 该轮到晋商案了第488章 郭家的抉择第590章 不寻常第151章 市舶司第557章 白杆兵的初战(二)第439章 白杆兵第235章 活路,在海洋第692章 瞬息万变第402章 孙承宗也跟着赚钱了第126章 利益第151章 市舶司第529章 凭票购物第70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三)第410章 试探第454章 来年战事第579章 逃亡第420章 交税的凭证第651章 队友第696章 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