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大灾年的大丰收

散了平台会议。

杨改革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去了太液池纳凉。

关于大琉球的事,杨改革本不想现在就说,杨改革原本打算等粮食到了京城再说,那样才有更加大的杀伤力,不过不得已,不得不把这个消息提前拿出来,以缓解朝堂内外对缺粮的担忧。

大琉球粮食的事出来之后,紧接着还有其他的事要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粮食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琉球升格的问题。移民的时候,倒是没有分那么细,移民官都是给的七品官待遇,规格也顶多是县级,如今大琉球不仅能安置流民,还能产出粮食,这一次运出来的粮食就有三十万石。如果是三十万石的赋税,这已经是一个上等府缴纳的赋税了,也就是说,如今的大琉球,可以升到州府一级了。

随着大琉球的升格,县级变成州府级,相应的人员也会升迁,从七品升到五品,六品,甚至四品知府去。

杨改革盘算着,到底是升成一个府的好,还是升成两个府的好,或者几个州。这个问题,实际又涉及到了自己登基元年恩科进士“移民派”的成长问题,干什么事都得有自己的班底,都得有自己人,这批自己登基元年恩科进士出身的“移民派”,无疑是自己重要的班底,在以后的日子,逐渐的代替和占领明朝的一些重要位置,为自己彻底执掌整个国家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不是如今的处处妥协,有了自己强硬的班底,日后也才方便自己推进变革。这一批恩科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有着很明显的印记,都是依靠移民“起家”的,日后也必定会更加支持移民和扩张政策,这对于自己的扩张,也是有好处的。

杨改革寻思着,这次大琉球运粮进京,缓解了北方缺粮之危,算得上是大功劳,也该把这一只有着勃勃生机的政治力量推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杨改革又想起来以前的兵部尚书刘延元了,这家伙貌似也该赶上这一波升迁的好处了,他那九品巡检,这回不知道该升成八品还是七品,杨改革想起刘延元就想笑。

除了大琉球那边的“移民派”要升迁升格,实际,比如洞庭湖等地方也要一同升格了,今年,洞庭湖等湖泊处的粮食袋子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也产不少粮食,对于缓解全年的粮食紧张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的,若是以缴纳的赋税来算,升级成州府应该不成问题。

这样七七八八的算下来,至少可以升级出七八个州不成问题,这种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成绩,又是进士出身,还有皇帝在上面罩着,想不升官都难。有这么多的功绩,升官不难,那自然的,迁往别处做官更不难,然后后续的“移民派”官员接着升上来,然后再迁往别处做官,要不了几年,这一波的进士“移民派”,就是漫布整个大明朝,而且都还是中坚力量。杨改革想到这里,心里也就格外的美。

这样算下来,今年这个大灾年,实际也是自己恩科进士“移民派”的丰收年,粮食减产,实际物质减产,但却在政治上获得极大的丰收。

美美的想了一阵,杨改革又盘算着,“移民派”官员升迁和升格,会不会受到阻拦的问题,但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一波“移民派”,可全都是进士出身,本就该占据大明朝官场重要的位置,本就该升官极快,这次立下大功,升迁和升格的问题,应该不大,谁敢出来阻拦?面对两三百进士,面对将来必定执掌大明朝的新贵,这得多么脑残的人才会出来阻拦?

理通了这个事,杨改革也就不急了,原本还担心自己的左膀右臂都出了京城,自己办这件事有些难度的,但想过之后,杨改革也就觉得没什么难度了,现在就等新粮进京,然后升迁升格了。这也算是自己没了左膀右臂,单独处理一件大事的事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也老了,自己不可能一直依靠着左膀右臂来过日子,也该以更独立,更自立。

……

韩爌出了紫禁城,回头望了望,最是深有感慨,这次新粮进京,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大明朝的风起云涌,已经不是他所能企及的,除了感慨,就是能感慨,今后这个大明,是新人的大明,也是皇帝的大明。

“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江山代有人才出,老了,老了啊……”韩爌感慨过了一阵子,就念叨着这句话,更是感叹,自己转身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阁老,什么老了啊?您正当老当益壮呢……”旁边又人听见韩爌的念叨,上来拍马屁了。

“……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老夫这把老骨头,不服老都不行了……”韩爌笑了笑,自嘲着说道。

那个拍马屁的人却不知道接下里该如何接了,看阁老这情形,莫非,京城里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

大琉球粮食进京的消息不胫而走。

对于老百姓来说,或许只是一些粮食进京,更多的或许是觉得好奇,或许是些谈资,虽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要说这件事对大明官场的震动,实在不及万分。

陈于廷府上。

如今的陈于廷,身为大明总宪,身边也聚集着一些发牢骚的御史。

“总宪大人,陛下动辄耗费巨资做这做哪,虽然都是陛下内帑里拨出的银钱,可也都是民脂民膏,民脂民膏,就该花在该花的地方,如此乱花一气,实在是浪费,叫人痛心疾首……”

“……是啊!总宪大人,如今东虏还未平,陛下却集着卖辽东的地,却急着搞什么辽东开发,要在辽东投大笔的银子,下官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事虚……”

“……是啊!总宪大人,这得劝劝陛下啊!下官在坊间接触民情,居然发现,这乡野老愚,居然也敢坐在茶馆里大谈朝廷的是非,连我等朝廷命官都不知晓的事情,他们也居然都知晓,总宪,这该管管了……”又一名官员说道。

陈于廷端坐在客厅中间,“认真”的听这些官员发牢骚,他心里更是有着一肚子的牢骚要发,他是什么人?能管得了皇帝?和皇帝交手,他也试过几回,很快就败下阵来,以他一个人的力量要想和皇帝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皇帝天生就不怕任何一个单个的大臣,不是人人都敢在皇帝脸上喷吐沫星子的,也不是人人都是张居正,能主宰朝堂,即便是张居正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给皇帝一句话打倒在地?

陈于廷听着这些官员们的牢骚,也只能当他是个屁,给放了。在大明朝,还没有那个大臣跟皇帝斗得了好处的,要说能压制皇帝的,无不是借了朝堂上众人的力量才行,凡事都得群起而上,合众人之力压倒皇帝,让皇帝乖乖的就范,即便是这样,主事之人也不敢过多的显露痕迹,不然,等皇帝那天寻个由头,不是弄走就是弄掉。单个的人和皇帝干上了,准没好下场,这司礼监,锦衣卫,东厂可都不是吃素的主,惹恼了皇帝,皇帝就把这几条恶狗放出来咬人,以前的张居正如何?不是权倾朝野,结果呢?前几年东林党的什么六君子,七君子的,那么多高官,那么多人,惹恼了皇帝,皇帝还不是放出恶狗来,一股脑全收拾了?死的多惨?虽然如今平反了,可这人总不能复生吧。

若是说如今要借朝堂上众人之力,群起而攻之对付皇帝,这种想法,陈于廷也只能打个哈哈,顺便放个屁,只当这是废话,废气给放了。以前这种做法不是没有过,一直都在用,也一直有效,可后来出了盐商那事,这朝堂上,就再也不可能真正的出现那种对皇帝群起而攻的事了,群臣的骨头给打折了。朝堂上早已分成了数拨,皇帝牢牢的掌握着帝党,遥遥的掌控着其他几拨人马,那一拨缺了皇帝的拨动都转不动,还想纠结起来对付、压制皇帝,让皇帝乖乖的受控听话?这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包括他自己,都是暗地里受皇帝遥控的棋子,小打小闹和皇帝玩一玩,闹一闹,皇帝觉得开心,也就不和自己计较,真的要敢在大事上跟皇帝叫板,皇帝饶不了他,他凭什么当总宪?

陈于廷“认真”的听这些个官员发牢骚,觉得这些人可真蠢,还看不出朝堂上的变化,还以为能联合起来压制皇帝呢,想这种事的人大概都在做梦。要是真的出现那种大串联,他第一个就得去告密去。

“诸位都说得有道理……”陈于廷说道,说到这里,陈于廷的话堵住了,他倒是很想放屁。寻点小事给皇帝找刺他敢,在辽东开发的事上跟皇帝对着干,陈于廷很想把耳朵堵住。

“……乡野愚夫妄谈国事这个事,倒是不必大惊小怪,如今有邸报发行天下,传达朝廷的政令和律法,介绍我大明各处的风土人情,这是好事,我大明读书之人太少,不识字者居多,能得识字之人读报,介绍天下舆情,也是于教化有功的……”陈于廷捡这个事说道。其他那几个事,他都不想说。在他家里说得再好,鼓动得再好,上了朝堂,还没说几句呢,他就不敢和皇帝顶嘴了,要办成在家里想好的事,难……

“可,总宪,这……那村野愚夫的消息,居然比我等朝廷命官的还快,还准,下官觉得蹊跷……”那个官员急忙辩解道,这邸报一出,已经抢了他们的话语权了,那些读报的人一出小道消息,更是削弱了他们的话语权。

“……唔……,那不过是乡野村夫看了邸报,自己瞎编乱造,哄人的,乡野村夫之语岂可当真?”陈于廷说道,这事,他也不想掺乎,这能掺乎出个啥?难道还把那些读报的人抓起来问罪不成?还能问个泄露禁中语不成?要是这样,那他陈于廷的脸可就丢大发了。

“可,总宪,这事不能不管吧……”那个官员急忙说道。

“这事如何管?人家看了邸报,然后一起吹牛闲谈,莫非,让老夫治他个闲谈罪?”陈于廷道。

“可,大人,这些人是在议论朝事……”那个官员争辩道。

“朝事写在邸报上,既然能登上报,又何惧他人之议论?没有只能看,不能说的道理啊!这让老夫也是为难……”陈于廷拒绝了。

那个官员有些气愤了,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得到这个答复。

“那总宪,辽东那事……”也有官员急忙问道。

陈于廷琢磨了半天才道:“……此事,非是我等能阻止的,陛下耗费了大力气来做此事,收复了辽东不说,还要安置数十万灾民,此事,你们叫老夫如何说?如何做?难道不许复辽,不许陛下赈灾?”

“敢问大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还要这御史干什么?”刚才那个问读报事的官员站起身来,以不羁的态度问道。

陈于廷这客厅里,立刻惊讶得安静下来。众官员都佩服这个家伙的勇气,倒是和陈于廷卯上了,陈于廷可是总宪,而他不过是个七品小官。

陈于廷也没有当场发火,能做到大明总宪的位置,起码的修养和涵养功夫还是有的。

陈于廷看了看周围,没有和人争吵的意思,他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他早已弄清楚了,他的“前任”,在最近和他的交流中,就透露出一些言语,这些言语的意思很简单,斗不过皇帝,可以把目光转向大臣,皇帝不好斗,难道大臣也不好斗了?如今各种超级工程一个接一个,天下还有不贪腥的猫?如今皇帝是海量的银子撒出去,按照明朝的潜规则,这得贪多少?大明朝这么多贪污的,随便抓几只,就不会有抓冤枉的,这都察院要“雄起”,要重振雄风,要变成让人敬畏的存在,也没必要一味的在皇帝身上找存在感,没必要一味的和皇帝过不去,这百官难道就不抓不得?

陈于廷接到“前任”这个意思之后,仔细的思索过了,觉得这确实说得有道理,让他和皇帝斗,他实在没什么把握,如今皇帝早已把朝他分成了几个派,并且牢牢掌握着,要群起而攻皇帝,这就是说笑,不能群起而攻皇帝,以他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能量,皇帝即便不下黑手,也够他喝一壶的,如今皇帝聪明得很,可不是那么好唬弄。要是皇帝下黑手,他可能连骨头渣子都没有。陈于廷还没蠢到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早已想清楚了。

如今也确实如“前任”说的,如今数目庞大的工程是一个接一个,会没贪污的?要说核心帝党,人品信得过,或许还真的没有贪污这事,但别的人呢?特别是韩爌这一派人马,人品过不得硬,接手的事又是个耗费海量银子的事,这要不能抓出几只大老鼠来,这绝不可能。这几乎就是一抓一个准,以其用生命和前程做赌注,和皇帝过不去,还不如找韩爌的麻烦呢,这可是他们这一派的死对头了,正是公事死仇一起报了。

得“前任”的指点,陈于廷也想通了,也明白了自己的工作重点,所以,面对手下官员的质问,也不那么恼火,没有当场爆发。

“尔等一个把脑袋抬得太高,一个把脑袋低得太低……”陈于廷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这最上面只有一位,那就是陛下,我等御史身身为耳目,就该有耳目的觉悟,不是事事都要按照耳目的要求去做的,若是那般,还要这阁臣尚书干嘛?我等御史,做好自己该做的即可……”

“……尔等把眼睛盯在地上,那人数众多的老百姓,管得过来吗?地方官府衙门只会说咱们都察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若是我们御史台真的那么闲,这都察院早就该革除掉了……”

几个被陈于廷教训的官员,脸倒是红起来,他们就是陈于廷说的耳目只会大脑的人。又听见陈于廷说狗拿耗子,又把眼睛盯向了那个敢质问陈于廷的官员,这确实有些狗拿耗子了,这顶多就是衙役们干的差事,如今让都察院的御史干,这不是狗拿耗子是什么?真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在家喝杯茶。天下那么多人,那么多州府,管得过来吗?

“……我等都察院,为陛下耳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该上奏的还得上奏,这是正途,乃是我等的职责,……朝廷大事,自然有陛下,有朝廷诸公处置,若是有错,我等当力促改正,这也是我等职责,这都没有错……”陈于廷说道。

“……但我都察院难道就只把眼睛盯着这个?不用做其他的事了?劾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这些就不管了?说起来,这也是我都察院的主要职责……”陈于廷慢慢的说道。

“总宪是说?让我等把目光对准百官?”有人回过神来,刚刚陈于廷就说一个把眼睛看到天上,一个把眼睛盯着地,就么有把眼睛看向中间的哦,难道就是说把目光对准中间的官员?

“不错,这其中的缘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老夫也就不再多说了,能体会的就自己多体会,不能体会的,此事也不要到外面乱说……”陈于廷并没有因为有人顶撞自己就恼火,而是开始统一都察院的思想,转变都察院的攻击方向,想选对了方向,这都察院总能在他的任上作出光辉业绩来。

有比较伶俐的官员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诀窍,这确实说得有道理,都察院就只有那么多人,都盯着皇帝,要皇帝如何如何,这不现实,都察院可有一两百号人呢,可盯着老百姓也不现实,老百姓遍及天下呢,如何盯得过来,也只有这皇帝和老百姓之间的官员,刚刚好够他们盯,特别是有人想到,这一派和某一派的恩怨,更是明白陈于廷说什么。

也有不那么聪明的,半响还没明白陈于廷话里的意思,看看周围都是一副我明白了的意思,又不好说自己什么也没明白,也只好装懂。

那个先前质问陈于廷的官员依旧准备再次质问,却被一旁的官员不住的拉扯衣袖,几次欲开口说话,都没机会,正在拉扯间。却听见外面有人高呼。

“大人,大人……”门外响起了焦急的声音,陈于廷这客厅上立刻安静下来,都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这么急。

“出了何事?这般焦急?”陈于廷连忙问道。

“大人,刚刚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大消息,大琉球的粮食要到京城了……”那个跑进来的人,也是一身官员的打扮,由于跑得急,在这个天气里,已经出了一身汗,一进门,就不住的挥汗,一边找茶壶。

“大琉球的粮食要进京了?”陈于廷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粮食进京有什么好说得?

“是啊!大人,据说,这第一批就有三十万石呢……,这几日就到京,这是陛下亲口说的,如今只怕整个北京城都传遍了……”那个官员喝了几口茶,又继续说道。

“三十万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陈于廷终于惊讶得叫起来。三十万石这个数字,瞬间让他明白了这里面的含义。

“大人,是啊!如今这京城的官场上,都在议论这件事呢……”那个官员抹了抹脸,说道。

“果然是大事,果然是大事啊!”陈于廷转瞬就明白,这可真的不是一点粮食的问题,皇帝办到了他说得话,皇帝可曾许诺过前兵部尚书刘延元的,让他又从九品官爬起来的,言下之意,就是大琉球那地方升官极为容易,这事,当初不少人还将信将疑,可如今这大琉球的粮食一进京,这想不升官都难了。这进士出身,外加移民之功,外加足够多的赋税,这那一条都是要升官的啊。这一下子,前年皇帝恩科进士的这一批人,可就一下子起来了,一下子站上了大明朝官场的中坚位置了。这样下去,对着朝堂的影响,可谓是深远。陈于廷忽然觉得,自己该庆幸听了“前任”的话,没有和皇帝死斗下去,及时的掉转了方向,不然,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和皇帝卯上,只怕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客厅里,有聪明的人已经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也是骇然,这原先还是那么遥远的事,如今一下子就到了近在咫尺,实在是叫人惊讶。

“大人,这到底是什么大事啊?虽然运了三十万石粮食进京,算是稍稍的缓解了一下京城缺粮,可如今夏粮已经收获在即,不算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吧……”有人还没明白其中的道理,说道。

“张大人可还记得,前兵部尚书刘延元的事?”有人见这家伙还没开窍,立刻提醒。

“啊!呃……这……”这个人瞬间明白过来,给自己惊讶得不行。

客厅里,一片惊讶。

“此三十万石确实算不得多少粮食,对天下影响算不上有多大,可对我大明的官场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陈于廷感叹的说道,一只重要的,可以左右大明未来的政治力量即将上场了。

“总宪……”

“总宪……”

有人倒是不安的询问陈于廷的意思,陈于廷是他们这一派的头头了,自然得问他的意思。

“可畏……,可畏啊!……”陈于廷如此说道。这些崇祯元年的恩科进士,这一下子就会到四五品的高位,以皇帝那么大规模的投入,出成绩不过是很简单的事,再往上升,根本不是难事,也就是说,这些人占据大明的朝堂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而这些人又是恩科进士出身,还都是“移民”出身,这几乎就是天然的“帝党”啊!这事以前定下来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么多?也只有到了如今水落石出的时候了,才感觉到他的可怕。若是早早的制止陛下这样做,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事。陈于廷想到。

一旁那个一直顶撞,质问陈于廷的言官,见众人行为异常,连忙询问自己的同伴,他那同伴也是个精明的人,立刻给他讲解了其中的缘由,他听过了,也楞了起来,也不再出来质问顶撞陈于廷了,这可真的是大明朝官场的一件大事。他提得那个事,实际还是将矛头对准了皇帝,可看到皇帝这不动声色之间,就在大明官场掀起了一场风暴,他觉得,自己这点小心思,或许真的没必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他再迟钝也该理解这件事对大明官场的冲击了。他所提的那点小事,真的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跟狗抓耗子没多大的区别。

……

翌日。

邸报上的头版头条就是大琉球的粮食即将进京……

【罗嗦几句:感谢书友“飞天&石头”的提醒,改正了一个错误,宅男把夏收时间和夏税时间搞混了,真是瀑布汗,……第七百二十六章已经修改过了,把夏粮的收获改成了夏税入库,等粮改成了买粮。欢迎书友提出批评,宅男一定改正。】

第132章 怒第559章 还是用沥青铺路第12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507章 “票战”第815章 自然实验第465章 “摸底考试”第753章 引雷下地实验第261章 袁崇焕的要求第214章 庞氏骗局就是榜样第749章 要求第767章 无可奈何的郁闷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653章 活佛第11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783章 博览会第822章 圣贤第199章 问第706章 招降第232章 领会第133章 谋第594章 退让第742章 学堂第413章 货比货得扔第256章 沿河救灾,也沿河清剿第157章 教育产业化很给力第56章 缺人第763章 粮仓成第391章 拯救大帅毛文龙第162章 红旗不倒第550章 长远的眼光第548章 水师成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725章 难以取舍第330章 发酵,众说纷纭第728章 大灾年的大丰收第70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三)第581章 消息进京第410章 试探第809章 经纬度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736章 大雁塔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805章 内部刊物第734章 通天塔第567章 胜利的到来(二)第84章 三大班第60章 有点雷人(二)第185章 海上君王号的造价第332章 黄河封冻第617章 番薯酒第311章 黑的不能再黑的黑哨第811章 废儒第365章 只不过从头再来第293章 饷帝很烦恼第489章 琉璃斋的重担第107章 徐光启(五)第732章 人坛第689章 局面第159章 重开国子监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122章 基督的降临(二)第677章 传人第689章 局面第631章 张显庸做科普,道家定未来第369章 关外的风第449章 风浪起第36章 明末,地狱和天堂交织第742章 学堂第332章 黄河封冻第649章 万里之战的棋局第697章 毒计第282章 借人头,三无三毒第813章 并不高明的鱼钩子第689章 局面第195章 谈第419章 发票第290章 刘吉善在忽悠(三)第305章 朝堂上的大战(四)第12章 禁中语失窃第649章 万里之战的棋局第225章 为了七百里而加钱第783章 博览会第185章 海上君王号的造价第683章 注资第477章 东林内乱第446章 兵,财,嘴第199章 问第352章 今天还是明天的屁股重要第340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766章 矛盾的激化第632章 全民动手来科普第493章 探子之间打仗怎么算?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167章 明朝的培训费第196章 想尽一切办法搞钱第455章 锦衣卫可以用么?第822章 圣贤第352章 今天还是明天的屁股重要第117章 课程(二)
第132章 怒第559章 还是用沥青铺路第128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507章 “票战”第815章 自然实验第465章 “摸底考试”第753章 引雷下地实验第261章 袁崇焕的要求第214章 庞氏骗局就是榜样第749章 要求第767章 无可奈何的郁闷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653章 活佛第11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783章 博览会第822章 圣贤第199章 问第706章 招降第232章 领会第133章 谋第594章 退让第742章 学堂第413章 货比货得扔第256章 沿河救灾,也沿河清剿第157章 教育产业化很给力第56章 缺人第763章 粮仓成第391章 拯救大帅毛文龙第162章 红旗不倒第550章 长远的眼光第548章 水师成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725章 难以取舍第330章 发酵,众说纷纭第728章 大灾年的大丰收第70章 历史上的无名小卒(三)第581章 消息进京第410章 试探第809章 经纬度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736章 大雁塔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805章 内部刊物第734章 通天塔第567章 胜利的到来(二)第84章 三大班第60章 有点雷人(二)第185章 海上君王号的造价第332章 黄河封冻第617章 番薯酒第311章 黑的不能再黑的黑哨第811章 废儒第365章 只不过从头再来第293章 饷帝很烦恼第489章 琉璃斋的重担第107章 徐光启(五)第732章 人坛第689章 局面第159章 重开国子监第304章 朝堂上的大战(三)第129章 南粮北调第122章 基督的降临(二)第677章 传人第689章 局面第631章 张显庸做科普,道家定未来第369章 关外的风第449章 风浪起第36章 明末,地狱和天堂交织第742章 学堂第332章 黄河封冻第649章 万里之战的棋局第697章 毒计第282章 借人头,三无三毒第813章 并不高明的鱼钩子第689章 局面第195章 谈第419章 发票第290章 刘吉善在忽悠(三)第305章 朝堂上的大战(四)第12章 禁中语失窃第649章 万里之战的棋局第225章 为了七百里而加钱第783章 博览会第185章 海上君王号的造价第683章 注资第477章 东林内乱第446章 兵,财,嘴第199章 问第352章 今天还是明天的屁股重要第340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766章 矛盾的激化第632章 全民动手来科普第493章 探子之间打仗怎么算?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167章 明朝的培训费第196章 想尽一切办法搞钱第455章 锦衣卫可以用么?第822章 圣贤第352章 今天还是明天的屁股重要第117章 课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