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新的篇章

这满篇喊打喊杀的邸报,居然有半数以上文章都是出自东林党人之手,特别是头版头条,更是出自刘宗周之手,这个打击,让还存有最后一丝希望的乔允升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惨叫几声明火执仗之后,向前一跌,晕死过去。

原本乔允升还觉得,即便是东林党分裂,但是,也至少会看在曾经同是东林党的份上,能保持沉默,这样,没了勋贵和将‘门’的帮助,他在朝堂上,或许还能挽回些什么,稍稍‘逼’皇帝做些让步,他至少还有那么一点点侥幸,可如今,无情的事实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东林党们”不仅没有看在以前同是东林的情分上保持沉默,更是反将过来,将东林的老底掀了个底朝天,刘宗周那篇“七可杀”还算说得算中肯、中立的。不少前“东林党”更是大倒东林党的黑幕,大倒盐商的黑幕,将盐商钉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他们钉在了耻辱柱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东林党是什么德‘性’,乔允升自己明白,东林党或许没有多大本事干正事,但是说到党争;说到怎么放嘴炮;说到怎么同党伐异,那绝对算得上还行家里手,绝对算得上是专家中的专家,有这样多前东林党站出来跟他们现在的东林党斗,有这样多前东林党揭他们的黑幕,掀他们的老底,有着那样多烂事的东林党名声会彻底烂臭,他们这些本已处在绝对下风的人,是绝对没有任何赢的希望的,而且会输得更惨,皇帝或许还是个正人君子,做事还有几分情面讲,还有底线,可那些人……,那可是推倒了踩上一万脚还不罢休的主,当真是兴也党争,败也党争。

乔允升这一跌,阻拦杨改革推动历史变革的最后一丝障碍,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众人惊呼和推搡中,乔允升悠悠的醒了过来,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散了吧……”随即,推开众人,朝着皇帝,公公正正的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然后朗朗跄跄的走了。

还跪在那里的大臣,目瞪口呆的看着这情景,都不知道为什么乔允升看了邸报之后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应,看乔允升朗朗跄跄的走,有的人,还指望着这位尚书能来个头撞太庙的好戏,可直到乔允升拐过太庙的‘门’脚,也没任何动静。

杨改革看着乔允升大叫了几声“明火执仗”之后跌倒,又见乔允升公公正正的磕头,又朗朗跄跄的走了,并没发生什么意外,知道这个乔允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自此,官僚阶级和盐商之间的关联,被自己彻底的割裂了,此时再去办盐商,那盐商真的就只有几个商人了,没有官僚阶级参杂在里面,以国家机器去办几个商人,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在天下一片喊打声之中,谁也不敢沾染盐商。

当然,杨改革也知道,乔允升最后那一跪,彻底的放弃了阻拦自己,也代表着自己和他达成了某些默契,自己也也默许了一些底线,也需要保守一些底线给乔允升这些人。

这也是杨改革拿邸报给乔允升看的原因,有那样多东林党“反出”,凭着他们对东林党底细、内幕的了解,凭着他们党争的丰富经验,将已经处于绝对下风的乔允升一伙东林党斗倒,斗垮,斗‘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斗成天下毒瘤,是绝对没问题的。而杨改革以及帝党却只要坐山观虎斗,根本无需参与任何“东林党”之间的战斗,就可以坐看乔允升一伙输得干干净净,同样可以达到任何目的。

不过,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杨改革却并不希望这样做,尽管以“东林党”斗东林党很爽,以党争克制党争很爽,可历史告诉杨改革,党争不是个好东西,必须克制,必须压制,党争并不应该成为一个武器,以党争赢得的胜利,有着诸多后遗症,作为一个皇帝,更应该做的是压制党争,限制党争。无节制,无法克制的党争,最后害的,只有这个帝国,只有自己,所以,杨改革放弃了放任党争无限扩大的路子,改而达成某些默契,换取最后一丝官僚阶级和盐商之间关联的割裂,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乔允升这些人保留一些最后的底线,仅此而已。可能介于自己一项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乔允升并未犹豫,干净利落的将这最后一丝机遇把握住,达成了某些默契。要是放任今日邸报上那些“东林党”去斗争他们,他们可绝没有自己这般“温情脉脉”……

看着乔允升的离去。杨改革感慨万千,自从当皇帝以来,最难办的一件事,终于办到了,自此,官僚阶级和盐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被自己一一斩断,盐商和官僚阶级被自己割裂成两个部分,办盐商的结果已经出来,只剩下一个过程需要走,重新改盐课,也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走吧……”杨改革感慨万千的说了句,也走了。

乔允升的离去,让仅有的这些还跪在这里的人,显得更加的渺小,乔允升那莫名其妙,让人看不懂的朝着皇帝的三叩九拜是什么意思?那邸报上又有什么玄机?更多的人开始抢着看那邸报,希望从这邸报上找出蛛丝马迹。

更多的人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开始不断的离去,有的人离去之时,也学着乔允升,对着皇帝离去的地方三叩九拜;有的人哭泣;有的人则是更加的茫然;有的人,则是一副更加的绝望。

崇祯元年末,大明朝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对决,以皇帝退位为契机而开始,以皇帝赢得办盐商,改盐课的胜利而结束。随着事件的结束,历史,也将翻开一个新的篇章。

……

……

几日后。

这是杨改革入住太庙之后头一次上早朝。

今日早朝的感觉,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大臣们看自己的目光,多带着敬畏,不再似先前那种看小孩子的眼光。经过了这场殊死的搏杀,再也没任何人敢小瞧皇帝。

“今日可有事要奏?”看着下面敬畏的大臣们,杨改革又觉得有些不舒服了,缺少了些斗志,与人斗其乐无穷,没人和自己斗了,这乐趣也少了很多啊!

“启禀陛下,这两日有大批官员上奏本,斥责盐商无耻,要求严查、催缴盐商拖欠的盐课,并且尽快查明盐商通虏案。”首辅施凤来立刻第一个站出来,这次大对决,以皇帝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他作为帝党,作为首辅,他可是立过大功的,气势变得更加的强,说话的声音,也比先前响亮了许多。施凤来头一次觉得自己原来可以站这样直。

“嗯,知道了,既然诸位都要求追索盐课,查办盐商,那诸位看看,该怎么办?”杨改革有些索然无味的说道,这事就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不过是在朝堂上走过过场罢了,如今在这盐商,盐课的事上,谁还敢反对自己?恐怕立刻就要被海一般的弹劾奏疏淹没。

“回禀陛下,臣以为,该派出钦差南下,专责追索盐课,查办盐商。”立刻有大臣摆出了处理事情的老三套,钦差,钦差,再钦差。

杨改革头一次觉得,这派钦差,或许也是个不错的规矩。

“启禀陛下,臣有疑问。”韩爌这回,也是小心翼翼,小声气的说话,和以前说话的口气完全不一样,以前动不动就是不妥,不行,现在,倒是要征求,询问皇帝的意思了。

杨改革还是头一次看到韩爌在朝堂上如此“低声下气”,笑道:“阁老有何疑问?”

“回禀陛下,追索盐课派出钦差无可厚非,不过,这查办盐商,臣以为,既然晋商和盐商都事涉通虏,理应将两案合二为一,先前已派出三法司的人去山西办案,已经有了一个查办通虏案的了,此时再立一个,会不会有些重复之嫌?”韩爌尽量将话语说得轻巧些,以免给皇帝一个“持强”的印象。

杨改革半天没习惯韩爌的改变,还在适应,下面的官员就开始为皇帝争辩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并无不妥,虽然晋商和盐商都事涉通虏,晋商通虏也已经‘交’三法司去办了,可这山西和江南远隔几千里,如果依旧由这些人去办案,这来回得耽误多少时日?必定导致办案效率低下,陛下,如今盐商亟需查办,又怎么能等那样长的时日?如此拖拖沓沓,岂不误事?”户部尚书毕自严立刻站了出来,作为帝党,自然不会让路线偏移了皇帝指定的方向。

“嗯,有道理!那卿家以为该如何办?”毕自严的话一说完,杨改革就赞扬了一句。

韩爌见皇帝口出赞同的话,抿了抿嘴,将话吞了回去,皇帝既然有了主意,那就不该再拂逆皇帝的意思。

“回禀陛下,臣以为,盐商通虏案,案情涉及广大,案情及其严重,非得有德高望重之重臣去办不可,再则,应该秉承从速的原则,否则,时日一久,则容易生变,盐商得了消息,怕是要转移,湮灭罪证的,到了那时,不利于查办,再,如今仅仅是锦衣卫前去先行办案,如果没有重臣坐镇,臣怕……,再,明年开‘春’大战在即,亟需盐课来支撑,臣以为,应该尽一切可能尽快催缴盐课,否则,如果拖累了朝廷抵御外贼,岂不是如了东虏、盐商们的愿?”毕自严力促以最快的速度催缴盐课,查办盐商,突出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快。

杨改革好笑,这就是一出戏,最快?什么叫最快,不管是什么人,用什么速度,他也不可能比七百里加急送信到江南让徐光启当钦差查案快,那个大臣能日走七百里?不颠死他才怪。

“诸位可有疑议?”杨改革装模作样的问道,很多大臣都是敬畏的看着皇帝,远不似先前那般敢冲撞皇帝,静静的等着皇帝圣裁。

“既然没疑议,那诸位卿家,谁愿意去?”杨改革很“无聊”的说道。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皇帝让大家举荐,大家也都举荐了几个人。

不过,显然,肯定有人反对,不是说这个不够快,就是说那个太老,要不然就是不够德高望重。

杨改革听了也是好笑,要得德高望重,莫过于一个老字,要老家伙们以最快的速度去江南查案,这一天走一百里还是三百里?还是七百里加急?这明显就是搞笑。

“启禀陛下,臣以为,有一位现成的人,符合陛下要求的最快,德高望重,且办事老成。”一个官员说道。

杨改革问道:“那位?”

“回禀陛下,徐阁老如今不是正好在江南么?徐阁老主持过百万移民,又是阁老,德高望重必定无错,如果陛下以七百里加急将圣旨下到徐阁老手中,岂不比再派钦差过去快?再让南京刑部等各衙‘门’协助,查办盐商,也差不多了。”这个官员很“体贴”的说出了杨改革最想听的这个。

“喔,这也有道理,派人过去要的时日确实太久了,如今办盐商在即,实在不宜久拖,倒是适合以七百里加急将圣旨直接降到徐师傅手中,徐师傅可立刻直接查办盐商案,这倒是不错,有道理,有道理。”杨改革装作一副找到好办法的模样。

大臣们看得那个……,这戏演的那个假!谁不知道这就是皇帝您自己的意思?不过,确实也有道理,没那个家伙能每天奔‘波’数百里,每天一百里,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每天一百里,到江南,得要差不多二十天左右,二十天,那可真的是黄‘花’菜都凉了。

“启禀陛下,臣有疑问。”韩爌继续装反对派,他存在的道理就在于皇帝不想朝堂之上,任何一党独大,所以,即便是如今东林党分裂,惨败,却依旧有一席之地,当然,前提就是他这反对党的角‘色’要装好,既要给皇帝一定的压力,又不能坏皇帝的事,所以,这口‘吻’也就变了许多。

“哦,阁老请说。”杨改革笑着说道。

“回禀陛下,徐阁老不是司农司的移民钦差么?如果改为查案钦差,那这会不会误陛下的大事?如果不改,查办盐商责任重大,都将重担压于徐阁老一个人肩上,臣怕徐阁老吃不消啊!请陛下怜悯……”韩爌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并无不妥,此时已经是寒冬腊月,移民之事,以暂时空闲下来,徐阁老刚好可以得空去查盐商案,待查办盐商完成,再去办移民,也完全可以,在则,司农司不是还有两位副钦差么?臣以为,徐阁老办盐商案,再好不过,何况,这盐商本就是拖欠的移民款,‘交’给徐阁老去办,也并无不妥……”这个官员立刻辩驳道,说得头头是道。

杨改革笑了,这朝堂上,简直就像是彩排好了的一样,按照既定的流程走。

“嗯,有道理,诸位可还有什么疑问么?”杨改革小小的鄙视了自己一把,装模作样的问道。

“恳请陛下圣裁!”

众臣连忙把脑袋低下来,这样明显的东西还看不出来,还在朝堂上‘混’?皇帝摆明了就是要抄盐商,摆明了就是要动盐课,自然得派个靠得住的人,徐光启自然是皇帝考虑的首选。

“既然都无疑问,那就下旨吧,着徐师傅为催缴盐课,查办盐商钦差,司农司移民钦差也一并兼着……”杨改革很快就圣裁了。

许多官员见皇帝圣裁徐光启去催盐课,办盐商,也松了口气,如今盐商是死定了,也必定要牵扯出一批官员来,皇帝派这个徐子先去办这件事也好,起码徐子先不是什么酷吏,是个文臣,是个老人,也是个好人,办事也不会太过绝情,很多事都可以通融和留有余地,如果真的从北京城派个钦差过去,按照钦差的作风,赶到江南查案的时候,怕真的黄‘花’菜都凉了,落在锦衣卫手里,还有个好?也只有尽快的派个文臣坐镇查案,才可以束缚住锦衣卫,否则,江南都不知道要给锦衣卫拆成什么样。速度对大家来说,都很重要啊!

“陛下圣明!”这回,大部分大臣都是出自内心的觉得,皇帝的这个决定不错。

杨改革受了一阵马屁,好不自在,又才开始处理政事。

“还有那位卿家要奏事的?”杨改革被大臣们拍马屁拍得舒舒服服的。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礼部尚书何如宠道,何如宠也是东林党,今日的颜‘色’,也不似往日那般“嚣张”,小心翼翼的说道。

“哦,何事?”杨改革问道。

“启禀陛下,山西代康王上奏,言愤于盐商无耻,羞于同盐商共持盐引,耻于借盐引获利,自愿将全部窝本献出,以示和盐商誓不两立,以示清白,以尊陛下,以护大明社稷……”礼部尚书将奏本的大意说了出来。

众臣一听,立刻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皇帝果然是个算无遗策的主,连藩王们也没放过,如今这代康王急急忙忙的上奏疏说‘交’还窝本,不就是皇帝成热打铁,要改盐课么?这回输给皇帝,输的不冤枉。

第275章 不好意思开口第135章 惧第354章 战线第633章 风云骤起第175章 这个靶子很厉害第817章 切糕第472章 办学党第751章 凋零第451章 一条大鱼第797章 释法第50章 内廷第307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第805章 内部刊物第648章 冷静,赤诚第62章 挑衅第23章 春雨贵如油(三)第26章 喝茶第596章 孙承宗回京第413章 货比货得扔第764章 这个值第716章 战后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774章 微怒第471章 刺刀第46章 曹化淳第58章 皆不易第316章 勇气第691章 草原上的大战(二)第524章 钢铁业的内幕第653章 活佛第727章 奴尔干第801章 鹿儿岛第677章 传人第165章 太容易第483章 辞见第131章 累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220章 超级工程第521章 橡胶在那里?第788章 平倭第621章 草原上的印第53章 太监军团第437章 秦良玉进京第319章 夏天里穿棉衣第114章 孙元化第151章 市舶司第641章 拿剑戳人第585章 准核心第739章 基建第131章 累第774章 微怒第177章 游击朝鲜和海权论第681章 逆天而行第753章 引雷下地实验第685章 不太严肃的战争第38章 新军(二)第698章 无奈第821章 对儒的解读和批判第85章 战争机器第215章 当皇帝是很爽的职业第228章 不放弃,不抛弃第83章 家第628章 轰动的北京城第587章 招股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18章 袁崇焕和他的忽悠第574章 借把火第647章 卢象升第394章 毛文龙和黄台吉初次交手第61章 免税第590章 不寻常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206章 国子监里的阴谋第148章 传胪第169章 七海霸主第388章 你在害怕什么?第524章 钢铁业的内幕第770章 舞台第638章 纷繁复杂第12章 禁中语失窃第179章 搭车第568章 阴影第796章 难处第537章 马车与赈灾第525章 官办冶铁所第275章 不好意思开口第654章 封口子第675章 不一般的卢象升第158章 国子监第283章 借人头,激 情过后的现实第312章 危险的情绪第474章 票盐法第803章 罗刹策略第768章 好大的蘑菇云第91章 摧残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812章 武器第425章 借雨行事第802章 支教第813章 并不高明的鱼钩子
第275章 不好意思开口第135章 惧第354章 战线第633章 风云骤起第175章 这个靶子很厉害第817章 切糕第472章 办学党第751章 凋零第451章 一条大鱼第797章 释法第50章 内廷第307章 守株待兔的人们第805章 内部刊物第648章 冷静,赤诚第62章 挑衅第23章 春雨贵如油(三)第26章 喝茶第596章 孙承宗回京第413章 货比货得扔第764章 这个值第716章 战后第536章 皇帝的意第774章 微怒第471章 刺刀第46章 曹化淳第58章 皆不易第316章 勇气第691章 草原上的大战(二)第524章 钢铁业的内幕第653章 活佛第727章 奴尔干第801章 鹿儿岛第677章 传人第165章 太容易第483章 辞见第131章 累第642章 惆怅的杨改革第220章 超级工程第521章 橡胶在那里?第788章 平倭第621章 草原上的印第53章 太监军团第437章 秦良玉进京第319章 夏天里穿棉衣第114章 孙元化第151章 市舶司第641章 拿剑戳人第585章 准核心第739章 基建第131章 累第774章 微怒第177章 游击朝鲜和海权论第681章 逆天而行第753章 引雷下地实验第685章 不太严肃的战争第38章 新军(二)第698章 无奈第821章 对儒的解读和批判第85章 战争机器第215章 当皇帝是很爽的职业第228章 不放弃,不抛弃第83章 家第628章 轰动的北京城第587章 招股第506章 皇协军该扩容了第18章 袁崇焕和他的忽悠第574章 借把火第647章 卢象升第394章 毛文龙和黄台吉初次交手第61章 免税第590章 不寻常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206章 国子监里的阴谋第148章 传胪第169章 七海霸主第388章 你在害怕什么?第524章 钢铁业的内幕第770章 舞台第638章 纷繁复杂第12章 禁中语失窃第179章 搭车第568章 阴影第796章 难处第537章 马车与赈灾第525章 官办冶铁所第275章 不好意思开口第654章 封口子第675章 不一般的卢象升第158章 国子监第283章 借人头,激 情过后的现实第312章 危险的情绪第474章 票盐法第803章 罗刹策略第768章 好大的蘑菇云第91章 摧残第634章 张显庸说法,老和尚顿悟第812章 武器第425章 借雨行事第802章 支教第813章 并不高明的鱼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