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

开封城,大宋皇宫。

当曾布八百里加急将大理国的动向上报朝廷,顿时满朝百官都为之轰动。

“官家圣明,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维持大理皇室正统定然让官家之名名扬天下!”群臣纷纷恭维道。

赵煦不由脸色傲然,大宋立国以来,武德不盛,天朝上国的封号都被辽国抢了过去,而如今大宋先是帮助高丽小皇帝稳定皇权,又相助大理段氏将皇位夺了回来,足以让大宋天朝上国的名号威名远扬。

“启禀官家,大理虽然是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微臣认为只需扶持大理段氏掌控实权即可,如此一来,定然让大理段氏感恩戴德,非但可以保证西南安定,还能让官家的仁慈之名威名远扬。”

御史杨畏躬身禀报道,杨畏奉行儒家的思想,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大宋如今出兵帮助大理段氏复位,彰显了大宋天朝上国的风度,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臣赞同杨大人之策,如今大理段家复位,我大宋已经师出无名,如果再强行出兵,定然会和大理交恶,如今我大宋最大的敌人依旧是辽夏,对于大理只可交好,不可交恶。”章惇担忧道。

大宋目前的敌人依旧是辽夏,如果大宋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吐蕃和大理,一旦战事不利,那大宋和大理彻底交恶,大宋将面临南北双线作战的风险,且不说耽误收复燕云十六州和西夏,恐怕就连自身的大好局面也将毁于一旦。

“启禀官家,如今大理段家已经复位,大宋何必再徒做恶人,趁着这个人情让西南无忧,集中全力对付辽夏方是上策,再说西南多瘴气,行军不便,当年盛唐就在西南折戟沉沙,大宋此战胜负堪忧。”

蔡京等一众新党人士,纷纷劝说道。

在他们看来,目前的局面是最好的结局,大理段氏掌控实权,有帮助其复国的大义,大理对大宋必将感恩戴德,以及大宋得到了青塘这个优良的养马地,并解决了吐蕃的威胁,正是大宋集结全部力量对付辽夏的大好时机。

满朝大臣也微微点头,就连医党也不禁有些动摇,按照新旧两党的提议,的确是风险最小,受益最大的方案。

赵煦顿时陷入了犹豫之中,如今大理的局面让他感到颇为满意,然而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大理,一边是大宋的头号大敌辽夏,顿时让赵煦陷入了两难选择之中。

“哈哈哈!如今我终于明白,大宋为何屡战屡败,原来满朝上下都是一群软骨头罢了!”

忽然,一阵极尽嘲讽的声音在朝廷上响起,顿时让满朝百官脸色一变。

“逆子,休要胡言!”

范纯礼闻言脸色一变,他哪里听不出是自己的儿子范正的声音,他虽然知道范正会对此提议不满,却没有想到范正竟然直接开地图炮,公然攻击满朝大臣,甚至连他这个父亲也攻击在内。

“怎么?范某说错了么?如今吐蕃已经平定,西南大军已经准备良久,大理段氏才扶持一个傀儡皇帝段正淳,尔等竟然说不打了,担心战败了会如何如何,范某可以直言,如果大宋如此软弱,想要灭掉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简直是天方夜谭。”范正心灰意冷道。

“范太丞未免太过于好战,大理和西夏不同,和大宋素来交好,对大宋并无威胁,大宋又岂能动辄灭国,又岂是天朝上国的风度。”杨畏反驳道。

“当初南唐、南汉对大宋同样没有威胁,为何太祖太宗要灭掉两国。”范正反问道。

杨畏不以为然道:“南唐和南汉又岂能和大理混为一谈,此乃统一之战,大势所趋。”

范正冷笑道:“大理传承于当初盛唐的南诏国,当初的南诏同样属于大唐,大宋既然传承大唐华夏正统,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灭掉大理同样也是统一之战。”

杨畏顿时无语,他刚才还盛赞大宋有天朝上国的风度,如今被范正以天朝上国堵了回去。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太祖采用先易后难之策,先灭南朝,后灭北汉,一统天下,最后和辽国交锋,虽然惜败,但是总体战略无错,而如今大宋灭掉青塘吐蕃,却对大理高举轻拿,定然会让大宋好不容易聚起的士气一泻千里,大宋若不灭大理,日后就别谈击败灭夏败辽。”范正直言道。

“非也,大宋军队乃是仁义之师,如今段氏恢复皇位,大宋强行出兵定然会遇到大理抵抗,还会有损官家名声,而且大宋这些年大战小战不停,户部早已经不堪重负。”蔡京最终亮出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帝王声誉。

赵煦闻言,顿时患得患失道:“范太丞,大理乃是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若是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何尝不想一举兼并大理,然而自从他上台之后,大宋经历了连番的战争,损耗颇大,若是之前恐怕早就拖垮了大宋财政,如今全靠变法有成,和皇家银行发行的国债。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一时之间,朝廷的风向偏向了为此大理现状,范正的主战观点顿时成为少数派。

“说到财赋!范某倒有一个好消息要给诸位,那就是历时一年多的航行,童公公的海上船队已经有一半商队归来。”范正忽然转移话题道。

蔡京冷哼道:“大宋国内国债甚多,就算海商归来可以带回大量的财富,恐怕依旧是杯水车薪,又岂能全部用于攻打大理之上。”

其他百官也纷纷附和,总不能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带回一点点财富,就被范正挪用来打仗。

范正摇头道:“非也,范某所说的并非是海商带回的财富,而是童公公托海商带回了一副海图。”

“海图?”

百官不由一奇,不明白一副海图为何会让范正如此郑重。

当下,范正大手一挥,一副巨大的海图出现在百官的面前。

“海图的重要性不用范某多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和潜力远胜于陆上丝绸之路百倍,更是让大宋直接获利,不用经过途径国家的层层盘剥,足以聚天下之利于大宋。”范正傲然道。

赵煦微微点头,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甚至海上丝绸之路关乎大宋国运,早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利益巨大,运载量极高,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路途遥远,海上风浪的威胁,诸位大人请看,就算从泉州港出发,途径占城,真腊,暹罗,爪哇,再穿过狭窄的海峡方可来到蒲甘、天竺等国,其海路足足有万里之遥,还需借助季风方可前行,来往至少需要一年以上。”范正对着童贯传回的海图详细的解读道。

赵煦微微点头,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利益巨大,然而最大的弊端就是路途太过于遥远。“然而诸位请看这幅海图,大宋南方诸国其实在一个半岛之上,大宋海商虽然已经行了万里之遥,然而实际上饶了一大圈,尤其是蒲甘国更是大理毗邻,若是走海路足足万里,若是从大理出发,不足两千里。”范正顿了顿道。

“范太丞是何意思?”杨畏顿时有股不妙的感觉,颤声道。

“若是大理并非不是南下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呢?”范正重重的说道。

“大理并非南下大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

满朝百官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知道范正制定的大迂回战略,最后一步就是大理,然后再推行北上大迂回战略,可是谁能想到范正竟然又为南下大迂回战略又添了一步。

顺着范正的目光,满朝百官将目光集中在小小的蒲甘国之中。

“蒲甘国!”

赵煦惊呼出声道。

范正点头道:“不错,如果将蒲甘国作为南下大迂回战略的第四步,大宋将会打通下西洋的出海口,足以节省万里海路,为大宋海商省下一年的时间,同时也将大幅度减少海上风险。”

“西洋出海口!”

大宋百官不由一震,纷纷上前查看海图,发现果然如范正所言,童贯下西洋多走万里海路就是为了绕过东南半岛,而大理到西洋的出海口,只有不足两千里。

范正郑重道:“如果我们放弃了大理,那就代表着大宋永远放弃下西洋的出海口,放弃了大宋的国运!蒲甘国气候四季炎热湿润,瘴气蚊虫滋生,大宋的士兵根本无法承受,唯有大理气候和蒲甘相仿,需要征发西南夷和大理诸兵,再配合大宋的武器火药,足以攻占蒲甘,这才是最完整版的南下大迂回战略。”

百官不由为之震动,谁也没有想到范正的南下大迂回战略竟然还有隐藏的第四步。

“如此一来,我大宋岂不是四下征战,攻伐无度之国。”杨畏喃喃自语道。

范正环视众臣傲然道:“海上丝绸之路关乎大宋国运,而大宋拥有西洋出海口乃是确保大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最大化,欲取西洋出海口,那就必取蒲甘,想要谋取蒲甘,大理乃是重中之重。”

在后世,华夏最大的遗憾就是缺少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以致于处处受制于人,而如今大宋同样缺少一个下西洋出海口,他相信满朝百官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好处。

满朝百官再一次动摇,一边是大宋王朝的声誉,一边是西洋的出海口给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的利益。

任谁皆知大理之地较为贫瘠,而且地势险恶,大宋若是占领并不能获得太大的利益,然而若是以大理为跳板,图谋蒲甘国,获得西洋出海口,大理无论在战略地位还是利益上,立即价值倍增。

“邪方,又是邪方!”

杨畏顿时咬牙切齿,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暗中串联群臣,劝阻借着大理段氏复位的机会,劝说官家少动刀兵,眼看就要成功,却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又出邪方,提出了西洋出海口的邪方,瞬间让大理的战略位置大幅度提高。

非但没有能够阻止大宋对大理国动刀兵,反而又多了对蒲甘国动刀兵的理由。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理无足轻重,蒲甘国同样无足轻重,然而西洋出海口才是大宋万世之基。”范正掷地有声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百官不由一震,他们皆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大夫,自然对范正此言有了颇深的理解。

经过连续两次海上丝绸之路,为大宋带来了数不尽的利益,如果大宋真的能够在蒲甘国获得西洋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将会倍增。这对大宋来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大理必须归顺大宋,不过大理之战之后,大宋不可继续南下,毕竟西夏和辽国才是大宋最大的威胁。”忽然,宰相苏颂一脸严肃道。

“苏相公!”

章惇不禁愕然,虽然苏颂乃是医党,但是苏颂平时行事公正,并不喜战争,章惇没有想到竟然连苏颂竟然也支持攻打大理。

苏颂一脸严肃道:“作为医者,苏某自然不喜欢战争,然而作为宰相,苏某必须要为大宋谋万世,错过这次机会,恐怕大宋再也没有机会获得西洋出海口。”

作为宰相,他自然知道西洋出海口对大宋的意义,此刻乃是大理最为虚弱的时候,也是大宋最有可能取胜的时机,今日放过大理,那就代表大宋放弃了西洋出海口,日后必将为今日的决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

当然苏颂也并不赞同现在就获得西洋出海口,而是要求攻打了大理之后,立即将重心放到辽夏之上。

章惇不由默然,如果大理无足轻重,他还可以用妄动刀兵来阻止此战,而如今大理关乎大宋的万世之谋,这个理由就有些站不住脚跟了。

“先取大理,为万世布局!”范纯礼郑重出声,支持范正。

随着当朝三大宰相表态,朝廷再一次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赵煦深吸一口气,郑重下令道:“传旨,给曾枢密使和种朴将军,按照原定的计划,灭大理!为我大宋奠定万世之基。”

“官家英明!”

范正郑重道。

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428章 世袭之祸468.第468章 方腊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78章 打石膏法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291章 《铡美案》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34章 李师师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418章 兵临大理城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238章 硫磺皂除螨第129章 新党现第45章 药材危机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19章 隐括词第347章 简体字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110章 东坡肉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347章 简体字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第226章 大婚誓言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385章 邪方土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45章 药材危机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25章 万贯秘方第63章 赵家算计第291章 《铡美案》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260章 范衙内第400章 大理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365章 神医奖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378章 制冰作坊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39章 高太后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8章 医灯长明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19章 隐括词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
第146章 永不加赋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428章 世袭之祸468.第468章 方腊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78章 打石膏法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291章 《铡美案》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34章 李师师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418章 兵临大理城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293章 王诜身败名裂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80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311章 海上丝绸之路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238章 硫磺皂除螨第129章 新党现第45章 药材危机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19章 隐括词第347章 简体字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110章 东坡肉第276章 杨介的爱情第347章 简体字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234章 邪术:骗术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399章 邪方:解救农奴第226章 大婚誓言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153章 邪方再现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385章 邪方土500.第500章 正方:统一战线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45章 药材危机第354章 李清照怀孕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25章 万贯秘方第63章 赵家算计第291章 《铡美案》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127章 请太皇太后撤帘(二合一)第260章 范衙内第400章 大理第368章 吕大防辞相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91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365章 神医奖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378章 制冰作坊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39章 高太后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38章 医灯长明第422章 邪方:翻越苍山第19章 隐括词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