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难办的用车制度改革(2)
当武小九说到汽车要统一维修时,有人似乎觉得不适应,便在下边窃窃私语起来。***此刻,老白插话了,他说,这次车改,要变原来的由专车司机维修车辆,专车领导签字的办法,为统一维修、汽车专管干部统一审核签字的办法,这一条特别重要。接下来,他举了几个例子,的确令人吃惊。其中某市直机关一辆新车,仅半年时间就花去修理费五万元。经过了解,并非汽车生故障需要大修,而是一般的保养性修理。显然,这是以修车之名,搞谋私之实。
经过了解,每年公车的维修费用成了所在单位下账的黑洞。当然,都是财政正常渠道不能报账的开支,就以汽车修理费摆平。有行家算了笔账,公车的维修费,平均是私家车和出租车维修费的八倍。老白又举个滑稽的例子,市里有一家单位,司机是局长的侄子,凡司机遇上困难,手头拮据之时,局长就对他说,你去修车吧。侄子心领神会,就把车开到合适的地方修理。只那么三下五除二,一张三万元乃至五万元的修理费票就开出了,局长在票上大笔一挥“请予以报销”,几万元的钞票就进入个人囊中……这时有人说,别说那司机是局长的侄子,就不是他侄子,只要司机服务领导时间长了,相互之间就有了一种感,双方就加大了取长补短的作为,司机就成为领导的好帮手。不论公事私事,家里家外,上班下班,星期天节假日,只要领导有事,司机就责无旁贷。说句真话,领导使用司机,比使用亲儿子还顺手,还得力哩。正因为这样,司机有求于领导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一般人弄不成的事,司机却能弄成。换句话说,领导不给一般人办的事,往往给他的司机办。
有人就接上这话说,这种一个领导配一个专职司机,确实有这种弊病。久而久之,司机就成为领导的包袱,似乎司机的一切问题,都应该领导解决。若不然,还会遭到舆论指责:某某领导太不像话,太无无义,他的司机为他服务多少年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可是人家的实际困难他就视而不见。那对于他,只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的事。
是啊,对于手握大权的领导,那手是能随便举的吗?
大家你一、我一语地在议论司机与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引的种种弊端时,武小九就说道,这个问题也是在拟定车改方案之前,就调研出来的问题。所以这次的车改,专门对司机的管理做了改革,领导不再配专车了,当然领导也不再配专职司机了。所有的司机统统由车管办管理,统一调遣,昼夜值班,轮流出车,轮流休息,不再是哪个司机专为哪个领导服务,哪个领导只用哪个司机那种模式了。
这时就有人说,这办法好,这样弄,领导与司机的关系就正常了。先前领导司机的那种潜在的特权和优势就没有了,大家就平起平坐了,竞争也合理了。
有人就说,这种弄法对领导也有好处,虽然领导不配专职司机,有时候会有缺个帮手的缺憾,可是,总觉得欠司机的,总觉得要为司机办些实事。这样一来,为司机解决些难题的压力也就没有了。因为这样的派车派司机,实则是淡化了双方之间的关系,那种相互专一的凝聚的关系被“稀释”了。人与人真正成为工作关系,同志关系。
还有人说,这是为领导卸下一个包袱,世界是平衡的,有获得就有付出,有方便就有麻烦。专职司机没明没夜地为你服务,他的吃喝拉撒问题,你就应该关心,你就应该为人家办一些一般人办不成的事,解决一些特殊的困难。礼尚往来嘛,互相帮助嘛,这是人之常的事啦。
事往往是这样,它像一个人一样,当你去总结它的优点时,会有连篇累牍的事迹的;当你去总结它的毛病时,也会有连篇累牍的弊端的。说到这份上,大家似乎真的悟出了车改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之后,武小九又宣读了车改后的几条规定。如:对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在职的领导层干部,也就是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副市长们用车限制的月公里数,根据公里数换算出用油量,当然是正职大于副职,市委大于政府,政府的又大于人大,人大与政协就一样了。还有,当不可预见性的天灾**出现时,汽车的用油量就随实际况使用了;在领导因公需带车长途外出时,就根据出差目的地的远近,核实用油量;家不在q市的领导,星期天节假日需送其回家,就为这部分人单列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