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寅吃卯粮

敬翔没有理解错,这的确是李烨准备发行的辽东半岛债券,本来李烨想发行华夏银行的债券,可是一想到要是普通百姓知道华夏银行没有了钱,那些百姓会怎么想,那还不引起金融挤兑风潮。

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金融观念,放贷的人不是被称为高利贷,就是被称为吸血鬼,虽然社会上有这方面的需要,但是并不表示大家就接受这样的观念。

先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欧洲百年战争之后,国家破产了,可是百姓的生活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各国在战争期间发行了大量的国债,而这些国债的购买者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银行家和企业主,所以战争的结果并没有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

如果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其结果就与欧洲截然不同,首先受不了的是普通百姓,因为战争朝廷必然会加重百姓的税赋,结果前线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后院已经起火了,这就是中国特色。

明代末期,排除官场腐败等原因,如果不是东北女真族的崛起,朝廷需要在辽东大量的用兵,不得不加重百姓的负担,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李自成进北京,当然也就没有明代覆灭。这当然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也能从一方面反应出经济对于国家的影响,如果明代发行了国家债券,后来的事情恐怕不会变得更糟。

可笑的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总是喜欢把眼光盯着最底层、最贫穷的百姓身上,而对那些腰缠万贯的商贾和豪门视而不见,当一个王朝榨干了百姓最后一点血汗以后,这个王朝也随之覆灭。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重复的上演了二十四次,才有了今天的二十四史,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冷笑话。

当然,也不能排除古代就没有人想过向富人伸手,就像前面讲的一样,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权力而没有义务。可能古代某一个权威官员有过这样的一个念头,不过很快的就消失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下,没有人感觉自己需要对这个王朝承担什么责任。

只有当这个国家属于每一个人的时候,人民才会在心里认同这个国家的存在,这就是王朝循环覆灭的原因,但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面对过这样的事实。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就算发行了国债又能怎么样,皇权之上的社会,一句话能决定人的生死,“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这可是血淋淋的现实。

拿什么来保障债主的权力,当债主成为了国家的贷款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变成了借债的人,这在封建王朝中简直就不敢去想,不要以为古人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可是想了又能怎么样呢?就好像后世经常在谈中国制造的同时,许多人在呼吁中国创造,可是中国创造真的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吗?不是没有人想过,而是想了根本就没有用,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如果没有金人的入侵,中国在宋代就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狗屁”,如果历史能假设的话,就算给宋代一千的时间,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还是萌芽,永远也进不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事实。

那些意淫的学者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有了经济基础,古代封建王朝就可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这是痴人说梦无稽之谈。

要知道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不是经济基础,而是政治诉求和平等的权力,没有人权谈什么自由民主,一个雇佣几百人的作坊都要受到官府的打压,生怕出现集会动乱的政治氛围,有什么权利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所以从根本上讲,只有政治气氛容许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他的都是昙花一现。

也许李烨的思想是过于的悲观了,但是李烨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思想,因为李烨本身没有高高在上的皇权想法,即使李烨也是这个时代的利益既得者,但是李烨依然清醒的认识到权利和责任、义务之间的关系。

那些不管死后洪水滔天的想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后世那些贪官在国内疯狂的敛财,裸官潜逃送子女去国外,他们难道不知道在这种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健康发展的机会的,所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另外一个事情就很好的说明米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主,当米国还在欧洲战场上的时候,在米国还在进行冷战的泥潭时,就已经想过用岛链来围堵中国的发展,这难道不是战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吗?

事实上,封建社会是一个缺乏远见的制度,这并不是说没有人考虑过长远的未来,而是考虑根本就没有用。

话说回来,大唐的官吏把眼光死盯在农民的土地上,辽东半岛的官吏也继承了这个传统,认为只有农业税才是国家的根本,完全忘记了税收的全貌。这当然是有意而为之的,并不是官员没有看见商贾的富足,而是因为商贾背后站着的官宦豪门大户,这才是唐代没有真正商税的原因。

宋代征收过商税,所以国家的税赋达到了一亿缗以上,而唐代和明代没有真正的征收过商税,所以国家的税赋相当的低,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税赋才达到了一千五百万缗。这倒不是说唐代全国的税赋只有这么多,而是其中除去了那些实物税,比如粮食、茶叶、盐和布匹等,这些当然也是钱,但是却不能真实的反应一个国家的财政情况。

宋代基本上取消了实物税的征收,辽东半岛也是一样,除了粮食以外,一切的税赋都是以钱币来计算的,所以才会如此之高,但是这恰恰可以反应辽东半岛的经济状况发展。

大唐最后的覆灭从财政上也可以可见一斑,唐僖宗时期,国家的一年赋税只有一百多万缗,这点赋税勉强支撑起一个朝廷的运作,要想扩军讨伐各地的藩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唐末后期,朝廷的赋税又一次大幅度的减少,需要各地的藩镇救济才能维持运转下去,这时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当时的董昌为了讨好唐朝的皇帝,拼命的收刮当地的百姓,向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税赋,换来了一个越王的称号,可见朝廷当时多需要钱来维持。

有一句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个人需要钱,国家也需要钱,不要一谈钱就认为是万恶之源唯恐避之不及,这是迂腐或者虚伪的表现。

“敬兄,你看辽东半岛发行债券怎么样,用三年、五年到十年的财政税收进行支付,这样就可以解决目前的财政危机”

“那要是到时还不上呢”

“不可能,在发行债券的时候,就要把辽东半岛的财政情况彻底的摸清楚,比如明年可以收多少税赋,后年预计税赋达到多少,这些都要提前的预算出来。不仅如此,每年辽东半岛需要支出的费用也要提前做出预算,收入和支出都要有清晰的账目,这样才能知道税赋到底花在什么地方,有多少的结余”

敬翔有些头晕,李烨当初搞的行政财政统计,已经让敬翔忙的的焦头烂额,如今又要搞出什么财政预算,而且还是二三年的财政预算,这不是折腾人吗?

有时敬翔感觉李烨要是去户部当官一定是一个能臣,唐代有掌管全国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的会计最高主管部门,名叫度支部,估计这个地方非常的适合李烨去做。虽说唐代也有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但是哪能像李烨说的如此精细预算,不过也就是给出一个大概的数目,像李烨这样搞,估计也只有那些从学校里的学生才能胜任了。

“不知郡王殿下,准备如何发行这些债券。”

“这些债券将通过华夏银行统一发售,三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五,五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七,不记名,可以相互转让,也可以相互买卖,到期后可以到华夏银行统一兑换。第一期准备发行五十万缗的辽东半岛债券,第二期准备发行一百万缗的辽东半岛债券,如果发行不掉,则有华夏银行统一购买,手续费百分之一,如果发行效果不错,可以增大发行力度,敬兄,你看这样如何”

一百五十万缗,敬翔被李烨的话雷的外焦里嫩,将近四年的财税就被李烨一口敲定下来,华夏银行承包所有债券的发行,这岂不是让华夏银行成为了辽东半岛的最大债权人,而且还相当于辽东半岛的户部了。

“这不是寅吃卯粮吗”,不过好像有不全对,敬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虽然敬翔已经跟李烨学过赤字经济,但是这样大的经济手笔还是让敬翔一下子有些吃不消。

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810章 西线作战(一)第506章 步兵与骑兵(七)第672章 渤海国来信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701章 一死万事休第224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八)第509章 契丹公主第643章 粮食基地第577章 谋划(一)第274章 生死攸关大行城(六)第47章 临别赠言第164章 螳螂扑蝉雀在后第560章 新城上元灯节(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扰(二)第328章 李烨出任登州(四)第954章 迎娶两女第726章 埋下祸根第493章 红颜祸水(四)第667章 福祸相依第137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589章 双喜临门(二)第338章 海州救盐犯(二)第401章 登州经济战(三)第532章 偷袭契丹(二)第256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九)第253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六)第703章 阴云密布(一)第757章 台风(五)第776章 人口贩子第639章 钢轨第460章 暗杀(四)第871章 倭国武士(二)第398章 整顿登州(二)第763章 开发东泽岛第697章 鸿门宴(四)第570章 温泉池第253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六)第583章 庞勋余孽(三)第277章 大行城之战的影响(二)第131章 无间道(一)第456章 体察民情(六)第53章 摆驾骊山第677章 秘密实验基地(二)第765章 贸易凭证(二)第876章 造船厂第543章 争风吃醋第107章 徐州买粮(三)第355章 时间不多了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学第307章 弯弓射雕非英雄(三)第606章 顺水推舟(四)第799章 错失良机(三)第635章 诛心(二)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695章 鸿门宴(二)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523章 嫁鸡随鸡第378章 整顿登州水师(一)第504章 步兵与骑兵(五)第37章 殴打小公主第114章 秦山岛歼敌(一)第462章 登州兵变(一)第17章 县衙对话第962章 飞龙骑兵(二)第79章 御敌于国门第825章 僵局第783章 拍卖(四)第774章 石见银山第827章 私心第248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一)第620章 挖坑(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镇(二)第641章 志愿军第886章 东渡美洲第213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七)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242章 真假强盗袭即墨(四)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7章 蟠龙枪法第717章 试探第219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三)第567章 天机(四)第591章 沂河大战伊始(二)第218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二)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11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五)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544章 两女争夫第569章 天机(六)第882章 行政划分(二)第435章 奚人联姻(一)第398章 整顿登州(二)第117章 秦山岛歼敌(四)第159章 斤斤计较细谋划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783章 拍卖(四)
第790章 宋威的剿匪(五)第810章 西线作战(一)第506章 步兵与骑兵(七)第672章 渤海国来信第788章 宋威的剿匪(三)第701章 一死万事休第224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八)第509章 契丹公主第643章 粮食基地第577章 谋划(一)第274章 生死攸关大行城(六)第47章 临别赠言第164章 螳螂扑蝉雀在后第560章 新城上元灯节(五)第897章 募兵制的困扰(二)第328章 李烨出任登州(四)第954章 迎娶两女第726章 埋下祸根第493章 红颜祸水(四)第667章 福祸相依第137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589章 双喜临门(二)第338章 海州救盐犯(二)第401章 登州经济战(三)第532章 偷袭契丹(二)第256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九)第253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六)第703章 阴云密布(一)第757章 台风(五)第776章 人口贩子第639章 钢轨第460章 暗杀(四)第871章 倭国武士(二)第398章 整顿登州(二)第763章 开发东泽岛第697章 鸿门宴(四)第570章 温泉池第253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六)第583章 庞勋余孽(三)第277章 大行城之战的影响(二)第131章 无间道(一)第456章 体察民情(六)第53章 摆驾骊山第677章 秘密实验基地(二)第765章 贸易凭证(二)第876章 造船厂第543章 争风吃醋第107章 徐州买粮(三)第355章 时间不多了第388章 深入虎穴(二)第26章 大唐第一所小学第307章 弯弓射雕非英雄(三)第606章 顺水推舟(四)第799章 错失良机(三)第635章 诛心(二)第8章 忽悠人的扳指第695章 鸿门宴(二)第794章 攻打新城(一)第523章 嫁鸡随鸡第378章 整顿登州水师(一)第504章 步兵与骑兵(五)第37章 殴打小公主第114章 秦山岛歼敌(一)第462章 登州兵变(一)第17章 县衙对话第962章 飞龙骑兵(二)第79章 御敌于国门第825章 僵局第783章 拍卖(四)第774章 石见银山第827章 私心第248章 孔府惨案换刺史(一)第620章 挖坑(二)第599章 水淹太平镇(二)第641章 志愿军第886章 东渡美洲第213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七)第546章 出兵沂州(二)第449章 大快人心(四)第242章 真假强盗袭即墨(四)第25章 魔鬼的花朵第7章 蟠龙枪法第717章 试探第219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三)第567章 天机(四)第591章 沂河大战伊始(二)第218章 思想决定生产力(二)第795章 攻打新城(二)第211章 三权鼎立新制度(五)第516章 新娘不是自己第416章 程府嫁女(八)第544章 两女争夫第569章 天机(六)第882章 行政划分(二)第435章 奚人联姻(一)第398章 整顿登州(二)第117章 秦山岛歼敌(四)第159章 斤斤计较细谋划第585章 沂水河畔(二)第783章 拍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