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帝王心性

第84章 帝王心性

“你那马不错,比你大舅的那匹还好。”

щщщ☢ ttκā n☢ ¢O

宝顶神道上,徐增寿提起了赤驩,对此朱高煦也笑着和徐增寿解释赤驩的来历。

听到赤驩的身份是汗血宝马,徐增寿倒吸了一口凉气,紧接着咋舌道:

“这马,便是你那几个叔叔都不曾有,伱小子倒是有福享用了。”

徐增寿脸上出现了羡慕的表情,而此时也忽的刮起了风,吹的远近树木漱漱作响。

三人本能的抬头看天,却见南京城上空阴云密布,将阳光都遮蔽了。

“看样子,稍许应该要下雨,就是不知道太孙什么时候能赶来,算算时间,早朝应该已经结束两刻钟了。”

徐增寿说着时间,朱高煦则是将目光投向了宝顶地宫的门口。

在他的目光中,朱元璋缓缓从昏暗的地宫中走出,脸上的表情与进去前没太大变化,但仔细算下时间,他也进去一刻钟有余。

这么长的时间,仅他一个人在昏暗的地宫中,想来是有许多话要与马皇后说。

见朱元璋走出,随身太监及兵卒挑着各种祭祀用的冥器上前,开始烧焚烧黄纸及各类纸扎玩意。

朱元璋着一身黑衣站在神道上,看着眼前黄纸被焚烧,那火光摇曳在其脸上,古井无波。

不多时,风大了些,四周树木漱响得厉害,便是朱高煦等人的衣摆都被吹动。

“恐怕要下雨了。”

朱高煦看了看天穹,得益于敏锐的五感,他能感受到空气变得潮湿了许多。

“备伞”他转头对一名随身太监招呼,随身太监闻言先是作揖回礼,而后带人从后方拿来了黄罗盖伞及宫中的许多御伞。

在接过油纸伞的瞬间,朱高煦带着随身太监上前,来到朱元璋身旁作揖:

“爷爷,快下雨了,该去东陵了。”

“……”朱元璋没有回应朱高煦,只是站在原地,愣愣的看着眼前火光,直到所有黄纸焚烧殆尽,他才转过了身来。

他脸上无悲无喜,看似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但朱高煦却能感觉到他与往日不太一样。

因此,朱高煦带头领着众人纷纷站到神道两侧,让出整条道供朱元璋行走。

待朱元璋走过朱高煦身前,他才拿着伞紧着跟了上去,随后是郭英、徐增寿,最后才是随身太监及豹韬卫兵卒。

按照流程,他们向着东陵走去,而那里安葬的,则是先太子朱标。

众人向着东陵神道走去,不过三百步,便见到了东陵的神道碑。

如孝陵一般,越过诸多神道建筑后,东陵明楼也出现在了朱元璋及朱高煦等人眼前。

不过此时的东陵明楼前,却站立着久等众人的朱允炆。

待走近后,他上前对朱元璋作揖行礼,朱高煦也看到了他脸上的汗水,想来他应该是结束早朝后便马不停蹄赶来的。

“走吧,进去看看你爹。”

朱元璋对朱允炆应了一声后,便抬腿走入了东陵明楼内。

由于朱高煦和朱标感情不深,加上朱允炆已经到来,所以朱高煦站在了明楼门口,并未进去。

不过看朱允炆和朱元璋的架势,恐怕他们也没准备让自己进去。

“老朱家基因果然强大……”

虽然站在门口,但朱高煦依然能看到十余步外的朱标画像。

画像上的朱标与后世网传的不同,他圆脸善目,留着老朱家前几代人代表性的胡须。

不过相较于朱棣的那一脸大胡子,朱标的胡须与朱元璋差不多。

就画像上来看,朱标五官大气,眉目透露着一股仁善的感觉。

当然,明初画像虽然也比较追求写实,但终究不如后世的素描,没办法活灵活现的展露出来。 “以后我要是留个画像,肯定得留个素描,就是我不会画画,这有点难办……”

望着朱标的画像,朱高煦突发奇想的想要留下一幅写实的画像。

奈何他这人,自小就没有什么绘画天赋,能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除了打游戏敲键盘,恐怕就是大学时期学的那一手古筝、琵琶了。

只不过……

朱高煦低头看了看自己这十五岁就五尺六寸的身高,脑海中不由想到自己成年后弹琵琶的模样。

一个身高很有可能一米九到两米的壮汉拿着一把琵琶……这是什么东方持国天王。

摇晃着脑袋,朱高煦把这画面驱赶出脑中,将注意力重新投到了朱元璋这对爷孙身上。

二人在明楼内烧香祭祀,双手合十站了一会儿后,便由朱元璋的转身结束了一切。

按照前面的流程,接下来朱元璋应该要去地宫看看朱标,毕竟眼下太子妃吕氏还未薨逝,地宫应该还没有合上。

“走吧……”

和朱高煦预料的一样,朱元璋出殿后便招呼着他前往地宫,朱允炆也紧接着跟上。

朱高煦见状跟在两人身后一步的距离,耳边也响起了朱允炆对今日早朝的总结。

“爷爷,今日早朝无甚大事,只不过山西布政司上奏,去岁迁往甘肃的百姓,今岁逃亡回山西者已不下三万。”

朱允炆的这番话一经说出,朱元璋便停下了脚步,朱高煦也是心里一惊。

甘肃的人口如何,他早就已经通过傅友德和冯胜知道了,即便在朱元璋花费大力气,持续移民十余年的情况下,甘肃人口也不过十余万余户,八十万余口。

不过其中有近五十万都是被俘后安置在河西的蒙古人、番人和色目人,汉人占比不到当地四成。

这样的人口基数下,一年逃回三万余汉人,如何不让人惊讶。

当然,更让朱高煦心情沉重的,还是百姓对待移民的态度。

大明对于汉人迁移河西的政策已经很不错了,但即便如此还是留不下百姓。

朱高煦记得他之前处理政务时看过去年甘肃等镇接收的百姓数量,好像是七万人左右。

如今不过七月,去年的七万移民已经逃回三万,留存率不足六成。

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到年末时,最后能留下的移民应该不足三万。

要知道,逃走的那些人,也是朝廷花了粮食才保障他们迁移到甘肃的,而如今他们逃走,朝廷的支出就打了水漂,数万乃至十数万粮食成了无用功。

想到这里,朱高煦看了一眼朱元璋,想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属于人的心情。

只是令他失望了,朱元璋似乎早有预料,他平静的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朱允炆和朱高煦,而后交代道:

“逃回去的让地方衙门以逃兵身份,送往山西都司处理,令山西都司将他们流放甘、肃等州。”

“是!”朱允炆作揖回礼,朱元璋也在说完后转头继续赶路。

留下的,只有因为朱元璋这番话而语塞的朱高煦。

在这一刻,朱元璋为朱高煦展现了一个合格帝王的心态。

他并不受逃回百姓的悲喜影响,甚至想尽了办法让他们去河西。

如果不想以百姓的身份过去,那就以犯人的身份过去。

总之,不管以什么身份,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河西之地为大明朝戍边,为甘肃等镇的明军种地缴税。

他们可以逃,但不管怎么逃,只要他们还活着,他们就会被送回河西,这就是他们的命……

了解了朱元璋的想法,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朝着他们的背影追了上去。

(本章完)

第493章 癸卯贪腐第36章 以利诱之第108章 诸王态度第86章 施以恩惠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456章 衣锦还乡第516章 自爆271.第271章 兵围京师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83章 擅寡而长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580章 洪熙始终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32.第232章 得辽望宁第518章 颜李案第25章 春和宫内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42.第242章 势必不还第111章 喜事连连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第118章 未雨绸缪323.第323章 讨债兄弟第102章 西南欲乱第480章 携老扶幼第351章 称孤不道寡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495章 孝子慈孙第562章 弥天大谎第475章 父债子还第46章 为孙补偿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534章 耕耘海外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520章 与时俱进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554章 辛亥变法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550章第616章 地府始秦终明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366章 此子类父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第392章 新年气象第13章 大树营内第94章 朝夕祸福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93章 谨言慎行第132章 得陇望蜀305.第305章 朱三受难第397章 哀毁骨立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208.第208章 晏驾归去第6章 阴晴圆缺第72章 小鬼难缠第70章 何不烧煤第405章 怨种父子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81章 日不暇给第397章 哀毁骨立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43章 尧趋舜步第520章 与时俱进第557章 各方局势第599章 后记永历(2)314.第314章 试点四川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73章 平倭论第387章 中亚老四309.第309章 家庭和睦第427章 积学有待207.第207章 子债父偿第108章 诸王态度第100章 燕府女诸生第34章 战乱之苦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19章 心态转变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479章 传统手艺191.第191章 十六字诀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422章 新年气象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11章 亲亲相争第51章 孜孜不倦第528章 民康物阜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65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爷孙较劲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600章 后记永历新明第83章 擅寡而长
第493章 癸卯贪腐第36章 以利诱之第108章 诸王态度第86章 施以恩惠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456章 衣锦还乡第516章 自爆271.第271章 兵围京师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83章 擅寡而长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580章 洪熙始终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32.第232章 得辽望宁第518章 颜李案第25章 春和宫内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42.第242章 势必不还第111章 喜事连连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第118章 未雨绸缪323.第323章 讨债兄弟第102章 西南欲乱第480章 携老扶幼第351章 称孤不道寡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495章 孝子慈孙第562章 弥天大谎第475章 父债子还第46章 为孙补偿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534章 耕耘海外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520章 与时俱进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554章 辛亥变法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550章第616章 地府始秦终明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366章 此子类父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第392章 新年气象第13章 大树营内第94章 朝夕祸福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93章 谨言慎行第132章 得陇望蜀305.第305章 朱三受难第397章 哀毁骨立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208.第208章 晏驾归去第6章 阴晴圆缺第72章 小鬼难缠第70章 何不烧煤第405章 怨种父子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81章 日不暇给第397章 哀毁骨立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43章 尧趋舜步第520章 与时俱进第557章 各方局势第599章 后记永历(2)314.第314章 试点四川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73章 平倭论第387章 中亚老四309.第309章 家庭和睦第427章 积学有待207.第207章 子债父偿第108章 诸王态度第100章 燕府女诸生第34章 战乱之苦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375章 卧龙凤雏第606章 地府微末之功朱高煦第119章 心态转变211.第211章 危机四伏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第479章 传统手艺191.第191章 十六字诀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422章 新年气象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11章 亲亲相争第51章 孜孜不倦第528章 民康物阜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65章 上架感言第23章 爷孙较劲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600章 后记永历新明第83章 擅寡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