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 知敌

南皮河间,陆曹刘三方会师,计点军兵共计一十八万,曹操后继的军兵亦在行进中。逢大胜与会盟,自然少不了犒劳大军与高层大宴这一类的事。大宴之后三方阵营各自下寨休整不提。

军兵的休整与粮草调度这些事,曹操与刘备竟不约而同的请陆仁来主理。原因很简单,陆曹刘三方都怕当年讨伐董卓时类侯于袁术扣押军粮不送给孙坚阵营的事情发生,如果交给曹刘双方手下的将官曹刘都不放心,但交给陆仁却不用担心这些。陆仁也不推辞,必竟粮草这东西就是这样,往往会因为分配上的一些差错而引发阵营之间的矛盾。曹刘双方再怎么说还是有许多利益上的关系才联合到一起,就算是曹操与刘备是真心联合,下层的人会如何谁又说得到?而陆仁本身就有提供大量的粮草军需,又可以说是这次联合的发起人,交给陆仁的话确实能有效的缓解各方阵营之间的矛盾关系。而这也是荀请陆仁尽早赶来北方的原因之一。

不过管粮草是件很累人的活,陆仁少不了要在各方阵营里乱走乱跑了解具体的情况。说实话,陆仁这样四方奔走的却也让几方阵营的人都放心,同时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这一日陆仁带着蔡琰、貂婵刚刚在刘备的阵营中计点完相应的诸事。天气冷,人也觉得有些劳累。看看不远处就是诸葛亮的大帐,陆仁想了想便去诸葛亮那里看看。一直没什么机会再和诸葛亮好好谈谈,现在过去坐坐也能随便向诸葛亮当时救陆仁出汉中的事道声谢。

就陆仁现在的身份而言,是与曹操、刘备平起平坐的,诸葛亮闻讯马上迎出帐来,接陆仁夫妇入帐少坐奉茶。虚礼过后,陆仁开玩笑一般的问道:“先生没有把黄夫人带在身边吗?”

诸葛亮翻个白眼,心说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可以随便把家人带在身边啊?笑了笑不置可否的摇摇头。

其实陆仁又哪里不知道自己是个异数人物?同样的笑了笑,环视诸葛亮的大帐,无意中发现诸葛亮的帐中有不少地书简。笑道:“先生手不释卷、勤学不怠,这一点却是陆仁怎么也比不上的。”

诸葛亮摇摇头:“陆夷州过奖了。其实亮平日里军务颇烦,又哪里能抽出什么空闲去品书?这里的书简有不少是主公于蓟郡救出曹公。击败司马懿时,司马懿遗落下来地。亮也是爱书之人,不忍见这些书简毁于战火,因此就收集了起来。偶尔发现些什么军情机要,也好即时回报主公知晓。”

“哦----”陆仁微微点头。军阀混战,真正能重视保护文化不被破坏的人并不多,三国群雄中似乎也只有操会去收集与保存。其余的诸候更多的却是找些利于自己愚民的东西出来,不利于己的便付之一炬。而诸葛亮这方面的记载不多,不过从诸葛亮留下地文集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个重视文化的人,不过偏重于实用的成份居多。

“先生,我可以取几卷看看吗?”

诸葛亮微笑道:“求之不得!这里留下的并没有什么紧急军机,到是有很多记载的事物亮亦无法参透。几次有心想叨唠陆夷州请教一番,只是陆夷州太忙。亮实在不好意思去打扰。”

“无法参透!?”陆仁被闹了个莫名其妙。诸葛亮那是什么人?天下奇才!他居然也会有无法参透的事?要不就是胡虏的文字诸葛亮看不懂?也不像吧。不过陆仁忽然转念一想。这些书简是司马懿急退兵时留下来地,说不定……

告了声罪,陆仁急取过两卷翻看。一看之下陆仁大惊,急唤蔡琰上前道:“文姬,你快来看看,这、这……”

蔡琰应声上前,接过陆仁递来地书简看了几眼,俏脸变色:“这、这不是我的笔迹吗!还有这书简……孔明先生,恕妾身无礼了!”

那边的诸葛亮听蔡琰说是她的笔迹的时候就楞住了。再看蔡琰也早就把名门贵妇的端庄姿容扔到了一边,在孔明收拾好的书简架上取简看两眼,惊呼一声扔到地上,然后又取简看,再惊呼再扔地上……反复多次。蔡琰面色苍白的道:“义浩没错。这里的书简大部份都是当年我们留在许都城里没能带走地。可是……可是为什么会在司马懿这里!?不是当时都被大火烧毁了吗!?义浩你去夷州之前暗中拜访荀令君的时候还和秀妹去我们的故宅看过,确实被烧毁了的啊!”

陆仁心中闪过一丝很异样的感觉。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貂婵。貂婵想了很久只是微微摇头,那时貂婵也只是在自己地房间那里停留了一下便碰上了陆仁主侍,随后便在天明之前都出了城,根本没时间去仔细参看房宅。不过貂婵眼珠转了几下好像想起什么,向陆仁问道:“义浩,你当初曾被袁尚软禁了一段时间。事后你和我提起的时候不是说,袁尚本来想招纳你,并接受了你地要求说去许都救出家人的吗?你看会不会是你出逃的时候被袁尚的细作发现了,就偷运走书简并放火烧宅?”

陆仁想了想便摇头道:“依我之见不太可能。文姬你想想,那时我们留下的书简在千卷以上,单单只是些细作的话根本不可能运走那么多的书简。”这话不错,袁尚的细作如果有那么高的本事,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后方早就大乱了。上千卷的竹简用车运都要好几车,这么大的动静早就被许都中的人给发现了。

诸葛亮沉吟了许久,忽然接上话道:“陆夷州,有一个人你似乎忽略了。”

“谁!?”

诸葛亮道:“前番与曹公对阵的司马懿,还有其背后的司马氏。”

陆仁惊道:“不可能啊!那时的司马懿还没有出仕……”

蔡琰摇摇头,伸肘顶了陆仁一下道:“司马懿是谁我不知道,不过那时许都确实有一个叫司马朗的名士代表河内名门司马氏出仕于曹叔父的帐下,好像听说司马懿就是司马朗的弟弟。你那时总是忙于公务,和朝中之人相交不多,会有所忽视也是常理中事。”

陆仁双手抱头,苦苦沉思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真要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难道说快二十年前司马氏就已经和袁氏勾搭上了?可是司马氏又为什么要和袁氏勾结?”

诸葛亮、蔡琰、貂婵三个人同时向陆仁翻了个白眼。官渡之战的时候那是什么情况?那时的曹操对比袁绍,处于绝对的劣势,天下间的名门大姓可真没几个看好曹操的。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稳定人心还烧掉了许昌中与袁绍暗通之人的书信呢。司马朗虽然出仕于曹,可是司马氏暗中和袁氏串通一气也不能算什么稀奇事吧?再者说了,陆仁出逃是在官渡之战刚结束的时候,那时的袁绍虽然大败,却还没有到一败涂地的地步,如果安心静守回复国力,天下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知道。是袁绍自己急于求成,冒然出兵再在仓亭大败接着就病死,同时引发袁绍三子之间的争权大战,这才让曹操钻到了天大的空子。

陆仁的头脑混乱了一阵,也渐渐的平静下来,理清思路想明白了这些。就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如果是司马氏盗去书简,并将中间的一些可用之计抽调出来,进而去帮助袁氏,那么到现在袁尚为什么会有与陆仁早期的军器与技术就完全说得过去。再一个,陆仁已经听曹操说过司马懿在阵前露面的事,从司马懿的话里不难听出司马懿是想先扶持袁尚成事,成事之后再在暗中动些什么手脚。说起来袁尚身边的田丰、沮授是不错的人才,可是必竟年事已高,帮不了袁尚几年,等这二位一死,袁尚的大权势必会落到司马懿的手里。袁尚本身应该说是个比较好控制的公子哥,诂计袁尚的后代也好不到哪里去。

却见陆仁现在抱着头,自顾自的低声咕哝道:“这个死蚂蚁,心计真够毒的!我一直还呐闷袁尚怎么会在极北之地聚起那么大的势力,而且还有连中原诸候都没有的东西。东北那边的土地不好开发,但是用我搞出来的农具却勉强能够做到……或许这还是次要的,司马懿扶持袁尚,最主要的就是借用袁氏原本对五胡的号召力,聚起五胡部族会盟。五胡部族虽然比较分散,但是集中到一起的话人口绝不会少。不管是开发土地还是征兵打仗,根本不用为人口的事担心……等到日后袁尚失权,这天下不就尽入了司马氏之手吗?司马懿啊司马懿,你这是……”

诸葛亮沉声道:“司马仲达这是谋天下之计。自行计时起,他能隐忍近二十年,真是可怕。如今引领五胡兵马的主帅正是司马仲达,可见其计已成十之七八。”

陆仁抬头望了诸葛亮许久,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先生,司马懿与你同样是不世之才。我有种感觉,蜀公与魏公真要是和他比战计谋略,多半还是会输给他。而现在能对付司马懿的人,只有先生你……”

第43回 蚂蚁断臂第一百九十回第218回 求救第六十八回第96回 拼你软处第227回 战备第8回 长安之战(上)第33回 抢滩初战第六回第46回 正合奇胜第39回 欲强先变第35回 获救生还第73回 深夜突围(中)第5回 遏制第一百九十六回 上第29回 神棍流攻心战第三回第145回 柴桑之旅第一百六十四回第2回 局外之局第53回 家庭会议第十八回第204回 略施薄惩第二回一百零五回虚实第三十一回第84回 设计第102回 强势第八十一回第35回 为何而战?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89回 祸兮?福兮?第80回 挚友郭嘉(上)第二百一十回第114回 临别第134回 甘铃铛第47回 追击刘备第26回 各怀鬼胎第15回 远谋第76回 许都暗流(上)第四十五回第232回 第二卷最终回(上)第163回 珠涯归子第108回 大战初始第78回 家中变故(下)第二百零一回第121回 杂事一堆第87回 天意?第123回 利用吗?第5回 悄泄天机第一百九十回第21回 建安初冬第41回 兵虽少用处大第118回 不见血的战场(上)第7回 出师第7回 再献一策(下)第76回 许都暗流(中)第6回 是非之争第141回 误人子弟?第24回 三国英雄少不得吴候(上)第八十九回第67回 政务家务第38回 利器之由第12回 急信第一百一十五回第33回 歇斯底里第八十八回第一百九十四回第26回 最后一激(上)第102回 强势第12回 初为主薄第一百一十五回第77回 南蛮事终第八十二回第十二回第165回 失之厘毫第162回 蝴蝶翼折第176回 临别月夜第82回 曲折回还第143回 佳人为助外篇之一猪脚在自己的时代第138回 陆庄对?第172回 赵氏兄妹第一百零六回第22回 有喜亦有忧(上)第130回 两难第212回 挖墙角第20回 混水摸鱼(下)第103回 偶像难留第73回 深夜突围(中)第111回 海上大战(上)第一百七十九回第二百一十三回第78回 家中变故(下)第220回 对恃第148回 狼窝小宴(下)第223回 新的开始第180回 作客议事(上)第19回 讨旨屯田第218回 求救
第43回 蚂蚁断臂第一百九十回第218回 求救第六十八回第96回 拼你软处第227回 战备第8回 长安之战(上)第33回 抢滩初战第六回第46回 正合奇胜第39回 欲强先变第35回 获救生还第73回 深夜突围(中)第5回 遏制第一百九十六回 上第29回 神棍流攻心战第三回第145回 柴桑之旅第一百六十四回第2回 局外之局第53回 家庭会议第十八回第204回 略施薄惩第二回一百零五回虚实第三十一回第84回 设计第102回 强势第八十一回第35回 为何而战?第21回 似是而非(上)第89回 祸兮?福兮?第80回 挚友郭嘉(上)第二百一十回第114回 临别第134回 甘铃铛第47回 追击刘备第26回 各怀鬼胎第15回 远谋第76回 许都暗流(上)第四十五回第232回 第二卷最终回(上)第163回 珠涯归子第108回 大战初始第78回 家中变故(下)第二百零一回第121回 杂事一堆第87回 天意?第123回 利用吗?第5回 悄泄天机第一百九十回第21回 建安初冬第41回 兵虽少用处大第118回 不见血的战场(上)第7回 出师第7回 再献一策(下)第76回 许都暗流(中)第6回 是非之争第141回 误人子弟?第24回 三国英雄少不得吴候(上)第八十九回第67回 政务家务第38回 利器之由第12回 急信第一百一十五回第33回 歇斯底里第八十八回第一百九十四回第26回 最后一激(上)第102回 强势第12回 初为主薄第一百一十五回第77回 南蛮事终第八十二回第十二回第165回 失之厘毫第162回 蝴蝶翼折第176回 临别月夜第82回 曲折回还第143回 佳人为助外篇之一猪脚在自己的时代第138回 陆庄对?第172回 赵氏兄妹第一百零六回第22回 有喜亦有忧(上)第130回 两难第212回 挖墙角第20回 混水摸鱼(下)第103回 偶像难留第73回 深夜突围(中)第111回 海上大战(上)第一百七十九回第二百一十三回第78回 家中变故(下)第220回 对恃第148回 狼窝小宴(下)第223回 新的开始第180回 作客议事(上)第19回 讨旨屯田第218回 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