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红色东南亚

二战结束后,世界的局势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

虽然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政权已经消灭,但英美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共产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却在不断增长。

这场战争中,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不但击退了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还从德国、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手上取得了大量的资源,在他们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使得欧洲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扩展到一个足以挑战欧洲,乃至于世界霸权的地步(苏联实际上已经是欧亚霸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法两国作为欧洲仅存的资本主义大国,开始视苏联的崛起为一大威胁。他们担心苏联会在实力壮大后,挥军攻入自己本土,推翻自己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一个队莫斯科言听计从的社会主义政权,使本国的资产阶级失去多年来的统治地位。

作为德国和北意大利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邻国,法国虽然忌惮苏联的崛起,但他们不但没敢惹怒苏联,反而还纵容法国共产党等亲苏党派以合法政党,甚至是执政联盟成员的形式存在。

万一法国佬激怒苏联了,驻扎在德国和北意大利的百万苏军和坦克洪流说到就到,甚至还有可能会搬出核武这个大杀器。就算苏联红军不能平推到巴黎,也会对法国造成重大的伤亡,对法国的城市和工业设施造成更大的破坏。

英国人的做法则截然不同,他们不但无意与苏联交好,反而还尽力挑拨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设法让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制衡,让美国站在英国的阵线上,作为“自由民主阵营的老大哥”。

在亚洲那边,苏联成功从日本手中解放了整个朝鲜半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朝鲜社会主义政权,还把千岛群岛、北海道和库页岛南部纳入了苏联的版图里。

而华夏的革命势力也在苏联的支持下得到了壮大,黄河以北所有地区都得到了解放,为此后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朝鲜半岛的统一,避免了历史上朝鲜战争的发生,使朝鲜人民能够在革命政权的领导下稳定发展,不用再受战争之苦,但这并不代表亚洲这边就没冲突了。

1945年8月,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越盟)趁日本投降,而法国短期内还没有能力出兵印度支那的机会,在越南各地发起了“八月总起义”。

全国各地的人民委员会等地方分支很快就取得了当地的控制权,许多地区在下令起义后便立即响应,而城市中的日军因为已经投降的缘故,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越盟起义部队攻进来,接管城市的控制权。

8月13日,越盟名将武元甲率军攻占了越南的太原市,并且成立了临时政府,由胡志明任主席。

过了几天,越盟成功接收河内的保安队、警察署等政府机关,并且成功令大量的保安队和警察投靠越盟,使越盟控制了越南首都的治安力量。

对此,亲日的越南保大帝政府和即将崩溃的日军并没有采取什么有力的行动,使得越盟在各大城市行动时如入无人之境,造就了起义的成功。

越南名义上的君主保大帝和首相陈仲金无法控制局势,最终决定让权于越盟。

1945年8月20日,越盟领导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越南独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后来,越南南北分别由英军和华夏政府的军队占领。

在华夏政府军的支持下,越南共产党与越南国民党合作组成了北越的第一届内阁,而南部的英军则逐步把越南南部的统治权“归还于”印度支那原有的殖民统治者法国。

英国人这样的搅屎行径固然引起了越盟的不满。

越盟表示,我们明明是要统一全国的,可这个时候英军突然登陆越南南部,硬是把半个越南给占了,还把这块地扔给法鸡,你说你这样干是不是欠揍?

然而,在实力上,越盟确实还低人一头,他们没有足够的重型武器装备,更没有飞机、坦克、战舰那样高大上的玩意儿。

无奈之下,越盟只好跟法国人谈判,交涉有关越南独立的问题。

在谈判桌上,越盟方面提出来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越南统一并且获得独立。

但趾高气扬的高卢鸡不但不肯让越南统一,还不愿意让北越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存在,他们要求北越以法兰西联盟的成员身份独立,而南越则继续处于法国人的殖民状态。

双方在越南独立的问题上存在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即便如此,双方的代表还是在法国共产党(当时共产党是联合政府的一员,同时也是法国第一大党)的调解下,在枫丹白露宫签订了临时协定,让越南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不过,法国政府虽然签订了临时协定,但法国临时政府主席夏尔·戴高乐并没有遵守条约的打算,他一方面安抚作为执政联盟成员的法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却在积极备战,增派军队和重型武器前往越南,还开始在重要据点修筑防御工事。

法越两方的对峙,再加上英国在当中的挑拨,使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与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双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媒体还开始“揭露苏联独裁统治的真面目”,对苏联现存的政治体系进行诋毁,还把苏联现在“落后、贫穷”的原因都归于“斯大林政府的独裁统治”,把斯大林及其他苏联官员塑造成“压榨人民的集权暴君”,甚至还有媒体要求美国出兵“解放受到苏维埃独裁统治的人民,给他们带来自由和民主。”

无论那些媒体怎么写,都无法改变苏联强大、统一的事实,也改变不了斯大林及布尔什维克政权在苏联广泛人民心目中的领导地位,也改变不了苏联政权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道路的既定事实,但却会对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关系造成打击,引发两者之间的对立。

241 反攻的条件348 东西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钢铁的签名379 中东局势272 怠工问题279 荣耀与忠诚282 化解危机第二十九章 第二座山第二十二章 古拉营的人力资源第六十七章 伪军219 找死?第一百章 换秘书244 罗马尼亚的价值305 有点麻烦132 巴洛克式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171 战争准备193 马肯森将军第二十一章 狼人297 弃车保帅246 秘密据点168 对比试验214 升迁背后的角力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322 芬兰的命运第三章 雅可夫179 一小时后起飞!234 希特勒的炮灰204 离开前线353 匿名信196 调查结果236 爱沙尼亚人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261 战斗机的火力问题第三十一章 两张火车票352 瓦西里·斯大林234 希特勒的炮灰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第十二章 红色贵族215 卢比扬卡273 运输问题288 苏联炮王246 秘密据点380 苏共二十大166 炼油建设345 政治局及中央书记选举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275 德军的意图199 开始撤退226 无后坐力炮341 柏林战役200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第四十三章 进入古拉营第二十一章 狼人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142 坦克生产线181 基尔波诺斯232 被包围的王牌师138 炼油技术336 低调221 密林伏击317 秘密行动300 核子信件289 海上较量324 庞然大物310 中央全会292 海上的敌人324 庞然大物157 造舰困难305 有点麻烦第六章 安德罗波夫310 中央全会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318 安德罗波夫?第四十五章 老寓长307 到党中央工作291 新的位置183 突击准备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164 斯塔罗斯京308 党组织工作285 新的提议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319 重心转移第四十七章 捉捕300 核子信件161 拉沃契金205 年轻的大将173 进攻计划381 贝利亚的恶行第七十一章 红皮白俄250 想要的结果324 庞然大物267 法沃尔斯基169 蒸汽涡轮机209 恋栈权力第三章 雅可夫
241 反攻的条件348 东西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钢铁的签名379 中东局势272 怠工问题279 荣耀与忠诚282 化解危机第二十九章 第二座山第二十二章 古拉营的人力资源第六十七章 伪军219 找死?第一百章 换秘书244 罗马尼亚的价值305 有点麻烦132 巴洛克式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171 战争准备193 马肯森将军第二十一章 狼人297 弃车保帅246 秘密据点168 对比试验214 升迁背后的角力第二十三章 翻旧案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322 芬兰的命运第三章 雅可夫179 一小时后起飞!234 希特勒的炮灰204 离开前线353 匿名信196 调查结果236 爱沙尼亚人第八十八章 关东军的重视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袭261 战斗机的火力问题第三十一章 两张火车票352 瓦西里·斯大林234 希特勒的炮灰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第十二章 红色贵族215 卢比扬卡273 运输问题288 苏联炮王246 秘密据点380 苏共二十大166 炼油建设345 政治局及中央书记选举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员275 德军的意图199 开始撤退226 无后坐力炮341 柏林战役200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第四十三章 进入古拉营第二十一章 狼人187 和罗科索夫斯基通话142 坦克生产线181 基尔波诺斯232 被包围的王牌师138 炼油技术336 低调221 密林伏击317 秘密行动300 核子信件289 海上较量324 庞然大物310 中央全会292 海上的敌人324 庞然大物157 造舰困难305 有点麻烦第六章 安德罗波夫310 中央全会220 格鲁吉亚葡萄酒318 安德罗波夫?第四十五章 老寓长307 到党中央工作291 新的位置183 突击准备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火再燃164 斯塔罗斯京308 党组织工作285 新的提议198 古德里安:目标莫斯科!319 重心转移第四十七章 捉捕300 核子信件161 拉沃契金205 年轻的大将173 进攻计划381 贝利亚的恶行第七十一章 红皮白俄250 想要的结果324 庞然大物267 法沃尔斯基169 蒸汽涡轮机209 恋栈权力第三章 雅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