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读万卷书

当前,针对四川等地的抢险与灾后重建工作成为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央巡视组,目前也不再到各地去巡视了。他们现在搞的是室内的案头工作,整理一些材料,研究一些制度。作为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吴天然,这个时候,也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书了。

特别是王聪聪已经去四川救灾一线了,吴天然也把吴克非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改成了月托。这样以来,吴天然就有了大把读书的时间。

如前所述,到北京的这两年,吴天然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除了研读李瑞环同志的几本哲学著作外,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工程。那就是要几年的时间,把中国的二十四史通读一遍。

吴天然能下这样一个决心,也是受到了李瑞环同志刻苦读书的影响。当然了,吴天然自己本身从小就是一个读书的种子。吴天然来到中组部以后,接触到了不少的高级领导干部。他有一个体会,那就是越是能力强的领导人,越是爱读书、爱思考。是啊,没有一个读书——思考——联系,再读书、再思考、再联系的反复过程,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成长、会成熟呢?

吴天然已经下了决心,一年看不完就两年,两年看不完就三年、五年,直到看完为至。

读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鉴赏,可以知兴替。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吴天然终于把“前四史”研读了一遍。前四史是二十四史的精华:包括《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四部煌煌巨著。

四部史书看下来,吴天然觉得真的有一种荡气回肠、心明眼亮的舒畅感。特别是对于司马迁用毕生心血所著的《史记》,吴天然更是连读了5遍。

对于前四史,吴天然一边读还一边写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就发现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中,有很多史料,就是出自于前四史。对于《鲁迅全集》,我们已经知道,吴天然在上大学的时候就通读了一遍。参加工作后,他又读了两遍。在读史的过程中,吴天然又想到了久违了的鲁迅先生。

在读罢前四史,吴天然就又简单地翻阅了一下《鲁迅全集》。这一次,他还花了一些时间,对鲁迅先生一生的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他发现,鲁迅并不想很多人想像的那么贫困。就他目前的经济现状讲,还远不如鲁迅先生富有。

那么鲁迅一生究竟挣了多少钱呢?没有人精确统计过。但通过《鲁迅全集》,吴天然基本上算清了鲁迅24年的收入帐,鲁迅先生的收入来自下列四方面。

(1)公务员收入。

民国一成立,鲁迅就应蔡元培之召,担任教育部公务员,时间长达14多年,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职业。他的名义收入如下。

1912年5—7月,每月津贴60银洋;8—9月,每月“半俸”125银洋;10月后定薪俸220银洋;1913年2月后薪俸240银洋,12月后仅有九成即216银洋;1914年8月薪俸增为280银洋;1916年3月后增为300银洋。

1924年1月(民国十三年一月)重缮之《社会教育司职员表》载有周树人应得四等三级“年功加俸”(每年加薪)360银洋。但是20年代以后教育部经常拖欠,实发23即平均月付200银洋左右。

(2)教学收入。

五四运动以后鲁迅除了供职教育部以外,还先后在北京八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六年(1920—1926)。1920年8月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兼任北大国文系讲师,同时又兼任高等师范学校(后为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每周各一小时,讲授《中国小说史》月薪各18圆,共36大洋。鲁迅兼职的其他六所学校是:世界语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5圆)、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开始,月薪13圆5角),中国大学(1925年,月薪10圆);黎明高中(1925年,月薪6圆),大中公学(短期),另有一处“集成国际语”学校是义务讲课。

但当时北京各校经常拖欠薪金。从1921年4月以后《鲁迅日记》才有“往高师校(北京高等师范)取薪水”的记录,9月以后才有“往(北京)大学取薪水”的记录。1921年《鲁迅日记》载收入讲课费52圆(并非全部);1922年日记缺失;1923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129圆。1924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808.5圆;1925年《日记》载收入讲课费728.3圆。其间他去西安讲学一个星期,得讲学费300圆大洋。

1924年在鲁迅的经济生活中是一个转折点,他的年收入构成中,第一次出现了本职收入(教育部薪水)少于业余收入(讲课费及稿酬、版税)的情况。业余讲课和写作收入占59%,超过一半;而本职收入仅占41%,也就是不到一半。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由林语堂推荐专任厦大国学院研究教授,月薪国币400圆;1927年2月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国币500圆。

(3)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收入。

从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整整四年又一月中,由蔡元培推荐,鲁迅受聘为“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圆大洋(1929年1月起《鲁迅日记》中改称为“教育部编译费”,实质上是一回事)。由大学院和教育部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未曾拖欠,共计14700圆大洋,折合黄金490两。

(4)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1907—1908年曾有《人之历史》等多篇论文在东京《河南》杂志发表,稿酬约为千字2银圆大洋,共约得100银圆;他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小说也得到大约200银圆左右的稿酬,主要贴补家用。

但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诗歌、论文、杂感,都是不计稿酬的无私奉献。到1923年他的日记中才开始有收入稿酬的记载。

后期鲁迅在上海生活,“卖文为生”也就是作为自由职业者,依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一开始北新书局每月支付给鲁迅的版税是国币100圆和《奔流》杂志编辑费100圆;他在报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每千字5—15圆,鲁迅每月收入至少500圆,生活比在北京时宽裕得多。但是北新书局经理克扣大笔版税,1929年8月鲁迅找律师与之谈判,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索回两万多圆应得版税。

到1932年“大学院”津贴撤销以后,版税和稿酬成为鲁迅主要经济来源。

上面只是对鲁迅先生收入的罗列,吴天然经过汇总,把整个统计结果做了一个小结。

1912年春—1926年夏鲁迅在北京期间,共收入银洋大约41000圆(1922年日记残缺、为估计数),月平均245圆;1926年夏—1927年秋鲁迅在厦门和广州期间整一年,共收入教学费国币5000圆,月平均417圆;1927年秋—1936年在上海期间他共收入国币(法币)75278元4角1分,月平均697圆。

那么,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鲁迅24年的收入相当于今天人民币多少钱呢?根据历史资料换算,1912年一块银洋约合今人民币40元,1927年1圆“国币”约合人民币35元;1936年1圆法币约合今人民币30元。

这样换算下来,鲁迅的收入情况就比较明白了。

鲁迅前期(北京时期)是以公务员职业为主,14年的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164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9000多元;中间(厦门广州时期)1年专任大学教授,年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17.5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1.4万多元;后期(上海时期)完全是自由撰稿人身份,9年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226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两万元以上。

若不计入1922年的收入(日记缺失),则23年间共收入119873.3圆,相当于今人民币408万元以上。

(如果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这样粗略地算:鲁迅24年的月工资平均为500大洋,约合今天的1.5万元。月工资1.5万,基本上是省委书记王国庆的两倍了。)

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鲁迅先生完全依靠自己挣来足够的钱,超越了“官”的威势、摆脱了“商”的羁绊。值得注意的是,他作为自由撰稿人的年收入,超过他作为公务员年收入的两倍。

钱,是他坚持“韧性战斗”的经济基础。鲁迅为了写作、译述、教学、研究等购置的图书就达到1.6万多册(幅),24年中共计耗资1.3万多银圆,相当于今人民币50万元人民币,占他总收入的19左右。……然而,他有了那么多的金钱之后,却丝毫不为金钱所动,而始终保持勤俭奋斗的本色。

吴天然觉得,离开了钱的鲁迅,不是完整的鲁迅、更不是真正的鲁迅。

令吴天然感到欣慰的是:鲁迅以他的脑力劳动所得,总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408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即社会中坚。

从“而立之年”以后的24年间,鲁迅平均每年相当于今17万元人民币、每月9000—20000元人民币的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这使他永远成为文化人的榜样。

当然了,鲁迅手里的这400多万元可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含杂文集16本),辑校和书信400万字。

能作一个独立的自由撰稿人该有多好,可惜他吴天然今生今世是无法独立,也无法自由了。

第245章 人生无逻辑第13章 喝花酒(上)第730章 与女县长同泡温泉第283章 为胜利举杯第242章 举重若轻第680章 十万狮子吼第422章 矿主潜逃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348章 上帝与魔鬼第260章 宣传就是煽动第863章 对话第205章 赢得美人心第901章 国庆大典第163章 对下要安抚(2)第272章 北京人受歧视了第650章 蓝色门牌第624章 市委很生气第684章 征服第345章 军警之战第816章 天才与魔鬼第424章 从容应对第405章 官官相卫第947章 7000万元的婚礼第51章 铁胆卫士(2)第48章 连环计(3)第884章 铁血警魂(上)第253章 花钱是女人最大的享受第478章 赔上小姨子第351章 省委副书记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627章 中央很生气第261章 谁比谁强第603章 拆迁,拆迁第209章 新黄埔军校第656章 十八个瞬间第828章 色诱(2)第470章 思念苦无药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855章 100万倍的成长第383章 真正的高手第356章 美国美,中国中第666章 虎狼帮第367章 干净干事第275章 天使与死神第886章 铁血警魂(下)第365章 兴旺之家(2)第775章 李小爽涉案第839章 福祸相依第306章 人老心红第696章 宁金抗沙第641章 读万卷书第645章 幸运百分之一第538章 背影第470章 思念苦无药第191章 领导决不会发疯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第318章 笑里藏刀第666章 虎狼帮第879章 英雄末路(3)第555章 调查王国庆第222章 黄山美景道不得第946章 亮起红牌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486章 走活官场这盘棋第85章 山顶洞人㊣(4)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75章 蚕食鲸吞㊣(1)第894章 领导心烦的后果第191章 领导决不会发疯第861章 世家第567章 对话李大海第391章 边陲锁钥第725章 要出特色第899章 谍影惊现中南海第767章 夜行列车第314章 花开两朵第55章 铁胆卫士(6)第207章 千里走单骑(5)第70章 绝色保姆(2)第348章 上帝与魔鬼第789章 小米的玉镯第216章 真正的和谐第691章 四对裸体鸳鸯第334章 你有几个好妹妹第677章 百银不如一金第142章 官场闹剧(2)第290章 运筹帷幄(下)第525章 聚首北京第277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889章 娱乐大亨(2)第512章 新时代的传奇第603章 拆迁,拆迁第252章 权力是男人最强的春药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692章 哥,我吃定你了第383章 真正的高手第2章 午夜惊魂(下)第759章 得其所哉第3章 煮酒论英雄(1)第645章 幸运百分之一
第245章 人生无逻辑第13章 喝花酒(上)第730章 与女县长同泡温泉第283章 为胜利举杯第242章 举重若轻第680章 十万狮子吼第422章 矿主潜逃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348章 上帝与魔鬼第260章 宣传就是煽动第863章 对话第205章 赢得美人心第901章 国庆大典第163章 对下要安抚(2)第272章 北京人受歧视了第650章 蓝色门牌第624章 市委很生气第684章 征服第345章 军警之战第816章 天才与魔鬼第424章 从容应对第405章 官官相卫第947章 7000万元的婚礼第51章 铁胆卫士(2)第48章 连环计(3)第884章 铁血警魂(上)第253章 花钱是女人最大的享受第478章 赔上小姨子第351章 省委副书记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627章 中央很生气第261章 谁比谁强第603章 拆迁,拆迁第209章 新黄埔军校第656章 十八个瞬间第828章 色诱(2)第470章 思念苦无药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855章 100万倍的成长第383章 真正的高手第356章 美国美,中国中第666章 虎狼帮第367章 干净干事第275章 天使与死神第886章 铁血警魂(下)第365章 兴旺之家(2)第775章 李小爽涉案第839章 福祸相依第306章 人老心红第696章 宁金抗沙第641章 读万卷书第645章 幸运百分之一第538章 背影第470章 思念苦无药第191章 领导决不会发疯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第318章 笑里藏刀第666章 虎狼帮第879章 英雄末路(3)第555章 调查王国庆第222章 黄山美景道不得第946章 亮起红牌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486章 走活官场这盘棋第85章 山顶洞人㊣(4)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75章 蚕食鲸吞㊣(1)第894章 领导心烦的后果第191章 领导决不会发疯第861章 世家第567章 对话李大海第391章 边陲锁钥第725章 要出特色第899章 谍影惊现中南海第767章 夜行列车第314章 花开两朵第55章 铁胆卫士(6)第207章 千里走单骑(5)第70章 绝色保姆(2)第348章 上帝与魔鬼第789章 小米的玉镯第216章 真正的和谐第691章 四对裸体鸳鸯第334章 你有几个好妹妹第677章 百银不如一金第142章 官场闹剧(2)第290章 运筹帷幄(下)第525章 聚首北京第277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889章 娱乐大亨(2)第512章 新时代的传奇第603章 拆迁,拆迁第252章 权力是男人最强的春药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692章 哥,我吃定你了第383章 真正的高手第2章 午夜惊魂(下)第759章 得其所哉第3章 煮酒论英雄(1)第645章 幸运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