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咱上面也有人

要办胡风的案子,高明也不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有一个连李大明也不知道的杀手锏。

高明和中纪委的副书记高中强的关系很好,要办胡风的案子,他准备寻到高中强的支持。他们俩相识,还是上一次高明在办理李大海案子时,中途让李大明给换了下来,理由是中纪委在海南岛办了一个为期一个月休假培训班,说中纪委的领导指名让他去参加。因为是中纪委办的培训班,高明当时也觉得参加一下没有坏处。事后证明,他这一次去的收获很大。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结识了高中强。

那个时候,胡风的母亲王国英还没有被宣布为中纪委的副书记,她还是高中强的手下。那一次海南之行,王国英也去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在高明陪着高中强沿着海岸线散步时,高中强对他说:“老弟,你看这个王国英、王常委怎么样?”

高明一时间被问得摸不着头脑,就说:“王常委不错,有思路。我看她应当是你的得力助手吧!”

高中强笑笑说:“屁。”

高明也笑笑没再说话。

又起了一阵,高中强说:“王国英的老公胡一飞,刚刚由中宣部副部长的位置调整为l省的省长。这个王国英现在可是风光得很,四处活动,正在积极争取她的中纪委副书记呢!”

高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高中强说:“一些人就是贪心不足,想把天下的好事全给占了。”

通过这次谈话,高明就知道,高中强对王国英很不感冒。因为他还不知道,高中强同王国英之间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他也就没有多问。再说了,领导们之间的事,如果人家不说,你能去问吗?

一个月的培训,主要是休养。期间,高明陪着高中强喝了几次酒,打了几次牌,渐渐地两个人的关系就由原来的上下级变成了哥们关系。

高中强曾对高明说过,咱们都姓高,我比你大,以后就只管问我叫大哥。不要再叫什么高书记了。

高明激动地说,是,高书记。不,高大哥。不,大哥。

这次要办胡风的案子,高明就想,中纪委的高中强书记一定会大力支持他的。因为,那个在大哥眼里一钱不值的王国英,现在已经和大哥是平起平坐了。大哥的心里一定很不好受。

高明心里很清楚,单凭他自己的实力,哪怕是李大明书记三心二意的支持,他根本无法和胡风那强大的背景对抗。因此,他必须寻求到中纪委高中强书记的支持。如果高中强支持他,就可以赢得中纪委的支持,如果是这样,他就不怕王国庆和王国英兄妹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高中强的支持,这个案子,他高明根本碰都不敢碰。难道他高明就那么傻,会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想到这里,高明就在春节前去了一趟北京城。要见中纪委的高副书记,当然要带些礼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这种表示更少不了。

高明觉得,对于高级领导干部,你如果给人家送钱,恐怕会让对方感到难堪。要送,就要送有份量的礼品。在海南学习的时候,高明就了解到高中强对书画作品感兴趣,也很有研究。这些日子,高明已经收集了两幅名人字画。一幅是郑板桥的竹,一幅是宋徽宗的字。这两幅作品当然也不是他花钱买的。这样的作品他哪里会买得起。这都是他在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时,收到的。在高明的办案中间,所抄收的脏物,他绝大部分都上交了。但有些东西,比如名人字画、玉石翡翠这些名贵的家什,他也会留一些。他本人并没有收藏古董的爱好,他留下这些玩意也不是为了将来的升值。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送礼。

高明想,这些东西,取之于官,用之于官,反正他也不留,因此他的心理上倒也十分平静。

在北京见到高中强后,高副书记很高兴,专门请高明在一起吃饭喝酒。吃罢饭,高明要去买单,高中强呵呵一笑说,等我到k省时,你再请我不迟。

两个人在茶楼里又闲聊了一阵,高明就拿出那两幅有些泛黄的字画说:“大哥,我收到两幅东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知道,我是个粗人,还是请你来把把关、过过眼!”

高中强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慢慢在几案上展开了,伏下身子仔细地把玩了很久才说:“老弟,以我的拙眼来看,这两幅东西是一真一假。”

高明愕然道:“大哥,你快说说。”

高中强就讲,画是假的,而字是真的。

这幅“郑板桥的墨竹”是仿的,应当是民国时期的高手所仿,但毕竟是赝品。风格倒还有点像,风骨却差了许多。扬州八大怪里的郑板桥画竹子的时候,有一点多数人都看不出来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起笔是在竹子的顶部,是先有竹子顶,然后向根步画,接着才画叶子,这就是为什么扬州八大怪让人称奇的地方,特立独行啊。而这画却是和普通人一样,起笔是在竹子的根步,和郑板桥的不一样。第二就是端砚磨出来的墨汁颜色浓郁,是其他地方的砚台比不了的。我在故宫见过康熙用端砚批阅的奏章,和这画的墨色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这画是用端砚的墨画出来的。但是郑板桥一生拮据,从来没有用端砚作过画。所以,这画是别人仿制的。

听了高中强的话,高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敬佩地说,大哥,你一眼看出了起笔上的疑点,甚至连这一幅画是用的什么墨汁都考证出来,简直就是火眼金睛啊!

高中强微微一笑说,主要是我比较喜爱郑板桥所画的竹子,也比较欣赏郑板桥的人格。他的为人和作画,都值得我们这些纪检干部去学习。他的一首《竹石》就曾是我的座右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纪检干部就是要有这样的品性。

高明连说,就是,就是,大哥说得好啊!

高中强说,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也是有关郑板桥竹子真假的争论。是刚刚才发生的。

前几天,我刚见过从国外旅游归来的著名鉴定家、书画家萧平,他就日前郑板桥巨幅墨竹遭质疑为伪作一事做了回应,坚称此幅作品为真迹。他认为现在收藏界鱼龙混杂,很多不具备专业鉴定知识的人信口开河,误导百姓。

这幅郑板桥巨幅墨竹出现在去年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走进南京活动中。活动评选出了南京十大宝物。居十大之首的就是这幅《墨竹》图,经央视书画鉴定组萧平、徐纯原、李路平鉴定为真迹。

消息传出后不久,即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画鉴定家”透露:“有一幅署名郑板桥的竹子画,有大约8平方尺,可谓尺幅巨大,专家团给估价500万元。但实际上,这幅画是赝品,而且属于高仿级别,非专业鉴定人士难以认清其本质。”并表示:“即便是郑板桥的真迹,如此尺幅的作品现在市场价格也仅300万元上下,你标500万的价格卖,根本没人搭理你。”随后,又有媒体采访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理论家周积寅,他一眼就断为是“赝品无疑”。周教授系中国郑板桥研究会及日本郑板桥学会顾问。周积寅认为,这幅画气息不对,章法松散,竹子笔力不够,题款“六分半书”更是达不到板桥水平。画面上字迹模糊,力度欠缺;竹子枝杆不均,肯定不是画竹已入化境板桥所画。他推断,这幅画是清末人仿作。

萧平在鉴定方面有“江南一眼”之称,曾师从徐邦达,也曾在南京博物院浸染颇久。他曾对我细细分析:有人善画大画,有人善画小画。郑板桥就是大画画得不如小画。“郑板桥对于太大的画吃不住。这次就是一张大画。”一个人画画,画手卷、册页和立轴方法会不同,早年、中年、晚年又不同,情绪好坏、身体好坏、应酬与否都会影响画面效果。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原则——“笔墨最本质的是笔性,是重要参照系。”衡量中国画一个千年不移的标准,就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当一张画打开扑到眼前时,第一眼感受到的就是气韵。所以,没有实物放在眼前,光凭照片、电视屏幕等等,是难下定论的,除非是很恶劣的伪品。此外就是历经时代积累而形成的包浆,可以反映出一种时代气息。所以鉴定强调看原作,看笔墨在宣纸上渗透的感觉,看力度、金石气、书卷气等等。

具体到这幅郑板桥的墨竹,萧平说打开一看,就是清代中期的纸和笔墨所特有的气韵。此外,这是一幅六尺整纸15平方尺的大画,看得出郑板桥不像画小画那样得心应手。郑板桥善用挑笔和剔笔,带有跳跃性。南京博物院就藏有一幅郑板桥《竹棘丛兰图》手卷,上面是非常典型的板桥风格:用硬毫,让人感觉到沙沙的声音;用挑、剔,有风动的感觉。现在的这幅《墨竹》,应该属于他的中等之作,估价在120万左右,“这是参照一般拍卖场的价格,我们从来也没有说过这幅画价值500万一语。”另外,他认为画旁的题诗“宦海劳劳误煞人,故乡千里隔风尘。如今老种家园竹,并有余荫盖四邻”写得颇有味道,且十分切合郑板桥的心境,造假者不可能有此水平。

有意思的是,此次各执一词的双方多年前也曾有合作。1985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扬州八怪画集》,其中所有的作品便是由萧平鉴定,周积寅撰写作者简介。

高明好奇地问,大哥,那你觉得这幅拒称是500万元的郑板桥竹子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高中强笑笑说,专家们这些一争,我了吃不准了。

高明又问,那我的这一幅,真的就是就一钱不值了!

高中强说,话也不能这样讲,你的这一幅虽然是仿品,但属于高仿品,也有一些年头,还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第514章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第779章 神秘手机卡第640章 红色经典第204章 千里走单骑(2)第342章 统一战线第207章 玩得美人醉第121章 混在北京(5)第459章 还隐隐作痛第221章 富翁贫民论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62章 我的叔叔阿姨(1)第340章 八大金刚第585章 迟来的爱第466章 啃老第14章 喝花酒(中)第32章 追击野人(6)第919章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第550章 童言无忌第639章 人各有志第34章 白衣天使(2)第601章 宋氏四姐妹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149章 官场闹剧(9)第391章 边陲锁钥第267章 讲奉献,也要讲科学第370章 不怕劫色怕劫财第666章 虎狼帮第824章 金狐、银狐与花狐第856章 做官始于做人第450章 一个也杀不了第248章 做人大于做官第407章 神仙也有烦恼第185章 带上校花去穿越(6)第472章 花元帅挺进北京城第948章 王国庆的震怒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691章 四对裸体鸳鸯第724章 总裁驾到第496章 政坛百慕大第944章 无言的结局第796章 长相守,到白头第382章 上联与下联第668章 最佳创意奖第620章 矛盾重重第111章 走马上任(6)第913章 有话好好说第369章 李冰冰第396章 座上宾第359章 组织部长第134章 妙在连圈(3)第549章 牛郎织女喜相逢第269章 反弹琵琶第223章 庐山之恋第209章 新黄埔军校第627章 中央很生气第710章 人生抉择第200章 天伦之乐第855章 100万倍的成长第817章 人生拐点第827章 色诱(1)第588章 掌控全局第154章 我的奋斗(5)第595章 过河卒子第92章 小蜜当家㊣(5)第386章 海军中将第294章 8000人大会(下)第940章 跛子和驼子第881章 凋谢的警花(下)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483章 指点迷津第108章 走马上任(3)第452章 一票险胜第96章 千禧之喜(4)第756章 黄雀在后第323章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第133章 妙在连圈(2)第65章 我的叔叔阿姨(4)第721章 该动刀子了第338章 十八罗汉第880章 凋谢的警花(上)第290章 运筹帷幄(下)第534章 吴天然失眠了第374章 一面红旗第207章 千里走单骑(5)第549章 牛郎织女喜相逢第237章 山外无山第405章 明月出天山第438章 谶语第386章 海军中将第876章 王立军PK文强(下)第222章 黄山美景道不得第805章 上校林虎第557章 情人关系第888章 娱乐大亨(1)第209章 副省长的心事第639章 人各有志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759章 得其所哉第493章 吴天然用上了录音第672章 呕心沥血
第514章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第779章 神秘手机卡第640章 红色经典第204章 千里走单骑(2)第342章 统一战线第207章 玩得美人醉第121章 混在北京(5)第459章 还隐隐作痛第221章 富翁贫民论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62章 我的叔叔阿姨(1)第340章 八大金刚第585章 迟来的爱第466章 啃老第14章 喝花酒(中)第32章 追击野人(6)第919章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第550章 童言无忌第639章 人各有志第34章 白衣天使(2)第601章 宋氏四姐妹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149章 官场闹剧(9)第391章 边陲锁钥第267章 讲奉献,也要讲科学第370章 不怕劫色怕劫财第666章 虎狼帮第824章 金狐、银狐与花狐第856章 做官始于做人第450章 一个也杀不了第248章 做人大于做官第407章 神仙也有烦恼第185章 带上校花去穿越(6)第472章 花元帅挺进北京城第948章 王国庆的震怒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691章 四对裸体鸳鸯第724章 总裁驾到第496章 政坛百慕大第944章 无言的结局第796章 长相守,到白头第382章 上联与下联第668章 最佳创意奖第620章 矛盾重重第111章 走马上任(6)第913章 有话好好说第369章 李冰冰第396章 座上宾第359章 组织部长第134章 妙在连圈(3)第549章 牛郎织女喜相逢第269章 反弹琵琶第223章 庐山之恋第209章 新黄埔军校第627章 中央很生气第710章 人生抉择第200章 天伦之乐第855章 100万倍的成长第817章 人生拐点第827章 色诱(1)第588章 掌控全局第154章 我的奋斗(5)第595章 过河卒子第92章 小蜜当家㊣(5)第386章 海军中将第294章 8000人大会(下)第940章 跛子和驼子第881章 凋谢的警花(下)第385章 乐为他人做嫁衣第483章 指点迷津第108章 走马上任(3)第452章 一票险胜第96章 千禧之喜(4)第756章 黄雀在后第323章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第133章 妙在连圈(2)第65章 我的叔叔阿姨(4)第721章 该动刀子了第338章 十八罗汉第880章 凋谢的警花(上)第290章 运筹帷幄(下)第534章 吴天然失眠了第374章 一面红旗第207章 千里走单骑(5)第549章 牛郎织女喜相逢第237章 山外无山第405章 明月出天山第438章 谶语第386章 海军中将第876章 王立军PK文强(下)第222章 黄山美景道不得第805章 上校林虎第557章 情人关系第888章 娱乐大亨(1)第209章 副省长的心事第639章 人各有志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759章 得其所哉第493章 吴天然用上了录音第672章 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