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任职山阳市长后,下决心要尽快出些政绩,以此来增加自己到基层工作的含金量,以便更快地提拔为北京。毕竟,他现在人虽在山阳,但心仍在北京。
依胡风的经验,城市建设最能显出政绩。城市是一个地方的脸面,城市框架拉大了,功能完善了,品位提高了,作为一个市长的政绩也就出来了。同时,作为北京市的一名副区长,他对城市建设也更有发言权。
这些天,胡风整天拿出一张山阳市区图翻来覆去地研究,最后,他大笔一挥,准备大干一场。
他虽然不准备长期呆在山阳,但他订出的却是一个五年规划。五年内,准备投资100个亿,新建、扩建十纵十横20条主干道,加上整修的小区巷道,要打造出100条街道。同时加大城市化进程,市区人口要在目前60万人的基础上,达到100万。这个方案简称为“三个一百”工程,即投资100个亿,修建100条街道,达到100万人口。
胡风的想法给左浩天书记沟通时,左浩天说:“胡市长,三个一百,你的想法很好,魄力也很大。依我看,你也抓到了点子上。你看咱们的江南新区,有几年了,仍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只是,我有点担心,这样的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100亿,每年要20亿往里面投,钱从哪里来?100条街道,有一半以上都有拆迁任务。你也知道,城市拆迁任务艰巨。还有5年要新增40万人,每年是8万人,能转移这么多人口吗?”
胡风说:“左书记,天下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其实,外地许多城市的建设力度比我提到的还要大。比如河南的洛阳市,这几年一方面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另一方面强力推进洛南新区建设。仅洛南新区这一块,从2003年到目前,新区建设累计开工各类工程1580多项,累计完成投资440亿元,开发面积达30平方公里,初步聚集人口25万。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累计开工市政道路71条(段),总长度108公里,建成道路63条(段),全长96公里,并同步完成自来水、热力、燃气、电缆管网敷设和路灯安装,城市路网结构基本完善。一个洛南新区,几年时间就投入了400多个亿,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开工道路71条,108公里,聚集人口25万。他们洛阳能做到,我们山阳为什么就做不到?他们能投入400个亿,难道我们连100个亿都投不到?”
左浩天觉得,如果单单从数字上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可他又不好同胡风发生争执,左浩天就对胡风说:“胡市长,你的考虑很宏伟,是战略性的思考。下来,可以召开一些部分好好议一议,如果可行,咱们就把城市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胡风说:“好的,左书记。上面这三个一百只是我的初步构想,具体的实施办法,我还要组织相关的部门和专家进行反复的调研和论证。等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后,我再向你全面汇报。”
左浩天说:“好,等这件事考虑成熟了,争得大家的同意后,咱们可以把它定为一号工程。”
胡风说:“好,好,一号工程好!”
左浩天心里在想,你胡风提出这个三个一百的设想,近于痴人说梦。你只要能做通大家的工作,我就把它定为一号工程。可你能做通吗?
和左浩天告别后,胡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了。他接连召开了几个座谈会,没有想到,大家对他的提议反应热烈,听到的是一片支持和叫好声。
一位副市长说:“三个一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首先,它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要求。其次,它是山阳作为全省第二经济大市的内在要求。其三,它是山阳800万人民群众期盼多年的强烈要求。”
一位退休干部说:“三个一百的目标鼓舞人心,足以激发全体山阳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
一位大学教授说:“城市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名片,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心是城市的本质性特点。按照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目前,我们山阳已经达到了大城市的标准。但城市的框架和面貌都与大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山阳在未来发展中的实力,确立我们山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牢固地位,三个一百战略可以说是时代的呼唤。”
听了大家的论证,胡风的劲头就更足了。他让副市长王国梁牵头,从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园林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抽调了30多位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一号工程”前期指挥部,尽快启动三个一百的前期准备工作。等“一号工作”正式列入全市的工作议程后,他将亲自担任“一号工程”指挥部的指挥长。
前期指挥部一成立,老百姓就知道了胡风市长的想法。天啊,三个一百,100个亿,100条路,100万人,他可真敢想啊。有人就把胡风叫作胡疯子,一些干部也称他为疯子市长。
胡风虽然有所耳闻,但他不以为意。
他还让王国梁在前期指挥部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地方,挂上了三个一百的图表说明。
上面还写了一句不错的口号——拓展身子、亮化身姿,打造完美山阳!
为了让左浩天解放思想,支持他的三个一百工程,胡风还专门带上指挥部的全体同志到洛阳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回到山阳后,他就把一份材料递交给了左浩天。
材料的主要内容,一是洛阳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洛阳是举世闻名的十三朝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共和国著名的工业基地,有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工业发达的显著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洛阳曾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而灿烂辉煌。但到建国前夕,洛阳城已残破凋敝,人口不过6.8万,面积仅4.5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下,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基础上,重建大洛阳,再创新辉煌,是洛阳城市建设工作者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1956年,国务院批准了洛阳市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内容“脱旧建新”。和着“一五”时期洛阳大工业项目建设的步伐,洛阳脱开旧城建新城,建成了后来的涧西区、西工区,形成了洛阳解放后第一次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1985年起,洛阳市第二期城市总体规划核心内容为“填空补充”,作为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规划,在一定时期内,指导了洛阳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1995年,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获得批准,核心内容是“南进北上”,即跨过洛河建新区,完成洛南新区、洛北建成区、北部邙岭区三个组团,以王城大道为连接线,沟通南北两岸,在洛河南北两岸1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掀起了洛阳建国后第二次大规模城市建设*。
2000年后,牢固确立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建设总方针,坚持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为目标,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中心建成区(不含吉利区)拓展到12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5.6%。洛阳市作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材料内容的第二方面是洛阳城市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
——新区建设气势恢宏。作为洛阳市构筑大都市宏伟蓝图和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区建设自2003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以科学超前规划为先导,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框架,以各类房屋建设为重点,以园林水系建设为特色,以高效融资为后盾,以拆迁安置为保障,在短短四、五年间就建成一座现代化、特色化、人文化、生态化的新城区。截至目前,新区建设累计开工各类工程1580多项,累计完成投资440亿元,开发面积达30平方公里,初步聚集人口25万。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累计开工市政道路71条(段),总长度108公里,建成道路63条(段),全长96公里,并同步完成自来水、热力、燃气、电缆管网敷设和路灯安装,城市路网结构基本完善。先后完成了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和洛河南堤、市政广场、体育公园等绿地建设,形成绿化面积47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初步达到46%,建成水系渠道60公里,水面面积达2000亩,绿树拥楼宇、碧水绕洛城的生态城市雏形已清晰显现。房屋建设突飞猛进,累计开工各类房建工程1502幢,建筑面积1332万平方米。已竣工131栋高层、767栋多层、总建筑面积572万平方米。歌剧院、体育场、网球馆等重点项目如期投用,其中“沿河百栋高层”已开工135栋208万平方米。服务业蓬勃发展,累计开工各类商铺56.2万平方米,竣工21.3万平方米,进驻商户335家,营业面积4万平方米,雅香金陵大饭店、钼都利豪国际酒店已开业迎宾,新区人气进一步聚集。村民安置扎实有效,累计征地2.356万亩,拆迁房屋及其它建筑415.3万平方米,8个村民安置小区、387栋178万平方米多层住宅楼全部竣工,4.3万名村民迁入新型社区;新开工了龙康、龙丰、龙腾及八里堂村4个安置小区106栋多层、18栋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达87万平方米,多渠道安置村民就业14632人,促进了新区和谐稳定。
——旧城改造成绩斐然。近几年,洛阳旧城区改造以王城大道打通、定鼎北路打通和城市四个出入口打通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为标志,新建和改扩建市政道路78条189公里、背街小巷568条17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2000年底的3.9平方米达到12.99平方米。以南昌路、新街、王府井等重要地块改造为标志,全市200余个旧城改造项目迅猛推进,先后实施拆迁面积达291.47万平方米,峻工项目127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未来几年,洛阳中心城市将从“洛河时代”走向“伊河时代”,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
左浩天在这边默不作声地看材料,胡风在那一边豪情万丈地说:“左书记,你看看人家洛阳是多大的手笔,我们提出的三个一百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左书记,是到了该下定决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