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为官要全力以赴

吴天然在这本杂志上,看到了不少王国庆在上面的批注。*比如,为了目标,要全力以赴。要学会隐忍,内敛,舍得等等。

下面这一条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王国庆硬是用红笔全部圈阅了。可见他对此是多么重视。

(四)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全力以赴于大目标。

湘军有很重的私家军队的味道。当时野史记载,对于湘军,朝廷的命令无法调动,但曾国藩的一纸手令,他的部属可以为之千里驱驰,可见湘军私家军队的性质。当时,从武汉到南京,千里长江江面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飘扬的都是写着斗大“曾”字的帅字旗,给人一种“东南已是曾氏天下”的感觉。曾国藩心里当然知道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他需要这样,另一方面他又要提防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他是怎样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来确保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呢?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1、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帅。私家性质的军队一向为当国者所防范,眼下的当国者又是满人,其防范又更进一步。满人是少数民族,他要统治汉民族,靠的就是军队,他自己夺得天下靠的也是军队,所以军权是不能轻易授予汉人的。这一点,曾国藩作为一个满腹诗书的翰林很清楚。

所以他要给朝廷造成这个印象:这支军队不是我的,这支军队是朝廷的,是爱新觉罗氏的工具。于是他在创立湘军时,就立即提拔一个满人塔齐布做这个湘军的第一号人物。这个人本来是一个很小的官,大概类似现在军分区的参谋长,一下子提拔成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后来,他又把官文抬出来。曾国藩其实最不喜欢官文,但因为官文是满人,就把他抬出来。打下南京的捷报上,第一个就挂官文的名字,让朝廷觉得攻打南京的第一号功劳是满人所立。

曾国藩这样做,有必要吗?朝廷难道真的对曾国藩如此不信任?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对曾国藩是很不公平的。

第一,曾国藩创办湘军,咸丰四年(1854)七月打下岳州府,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这是很可笑的事情。曾国藩那时已经是二品官,创立一支军队,打下岳州府,立了很大的功劳,朝廷反而给他三品官的赏赐。这很奇怪!当然有个理由说,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他已经没有官职,在家守制,是个老百姓,三品也不低。但从感情上来说,一个二品大员给三品衔的酬劳,这无异于羞辱。

第二,咸丰四年八月打下武汉,朝廷首先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抚。只有七天,马上撤掉,然后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其实这个官职对他毫无意义,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

第三,辛辛苦苦干了五年,可以说为朝廷把老命差不多都丢了。咸丰七年(1857)他守父丧,回家的时候仍然是侍郎衔,而这时多少没有做事的人早就提上去了。一年多以后,朝廷没有办法,叫他出山,仍然是兵部侍郎衔。

第四,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溃败,两江总督何桂清失职,被朝廷逮捕法办。朝廷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任命曾国藩做两江总督。

朝廷对待曾国藩是这样的,而对于其他一批湘军系统的统领又是什么样子?他们一个个官运亨通,年年高升。江忠源在咸丰元年对付太平军的时候,只是秀水县的代理县长,了不起一个七品官员。到了咸丰四年他死的时候,已经是安徽巡抚。胡林翼在咸丰四年领兵入湘的时候,还只是刚刚提拔的四品道员,就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升按察使、布政使,升湖北巡抚。只有一年零一个月,从一个道员到巡抚。李续宾咸丰二年(1852)起兵的时候,只是一个秀才,咸丰八年(1858)死的时候,是巡抚衔的布政使。罗泽南起兵时也只是一个秀才,到了咸丰六年(1856)死的时候,是一个布政使衔的道员。左宗棠,咸丰十年(1860)是曾国藩保他,称赞他“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到同治二年(1863),只有三年的时间,左宗棠就是闽浙总督,已经跟曾国藩平起平坐。这些人都不能跟曾国藩比,资历既没有他老,贡献更不能跟他比。但是就是那么几年的时间,一个个平步青云,更不用说还有一批人碌碌无为混日子,却一个个高升。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朝廷对曾国藩这么不公平?以我对他20年的研究,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是曾国藩的威望太高,有野史记载,朝廷在任命他做代理湖北巡抚的时候,马上有一个宰相就提醒咸丰皇帝,说曾国藩现在不过是一个在籍侍郎,在籍侍郎,犹匹夫也,匹夫一呼而应者云集,非朝廷之福。他威望太高,因此要压抑他。

第二个原因,朝廷始终认为曾国藩出兵是“卫道”,而不是“勤王”。史学界也一直有这样的争论:湘军是“勤王”之师,还是“卫道”之师?这个原因出在曾国藩起兵时,有一篇著名文告,叫做《讨粤匪檄》。文章里面打的是捍卫孔孟之道的旗帜。他认为太平军破坏了孔孟之道,利用拜上帝会这套西方传来的东西来否定中国的“孔孟之道”。他号召天下的读书人起来捍卫孔孟之道,捍卫中华文化。如果是汉人当皇帝,就不在乎,但是满人做皇帝,他就看着不舒服。你为什么不说捍卫朝廷,而是要捍卫汉人的孔孟文化呢?背后藏的是什么呢?朝廷始终觉得曾国藩动机不纯,他只是“卫道”,不是“勤王”。所以我在《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一书中讲到,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很犀利的文章,但是曾国藩实在不应该写,导致很长时间里朝廷不信任他。

第三个原因,他手下的兵最多,实力最强。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只不过是他的偏师而已。那些人手下兵力都不强,而曾国藩手下的兵力最强,实力最大,所以朝廷要压他。同时要迅速提拔那些人,借以形成一支制衡力量。

2、尊重友军,尊重与之地位相当的官员,以收协同作战的功效。

当时与湘军共同作战的军队,有胡林翼指挥的湖北绿营、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指挥的安徽绿营、都兴阿的八旗兵等,曾国藩都尽量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胡林翼,他既是湘军中的重要领导人,又是湖北省绿营的统帅,他本人是靠曾国藩发迹的,曾国藩却对他特别尊重。

3、严格要求家人安分守己,不以权谋私。

在社会上,家里有人做了大官,家人利用他的权势来谋私利,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这种谋利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从做官者手里索取利益,一种是打着他的旗号从旁人那里索取。我刚才说过,曾国藩对他的祖父特别尊敬,这是为什么?我只讲一点,他的祖父有过人之处。当年曾国藩考上翰林,这是他们曾家500年来出的惟一一个功名,而且一步登天。在湖南那个偏僻的山村里,是多么震动的一件事!在送曾国藩进京的时候,曾国藩祖父对前来祝贺的亲友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我这个孙子现在是到北京去做官了。他做他的官,我们仍然靠种田吃饭。我们在家里还是种田,不要去麻烦他,以免分了他的心。对于一个做官的孙子,祖父这番话是多么重的一份礼物。所以当年曾国藩在北京做了那么多年的官,他家乡很少人来找他。

史料上记载,他一个亲妹夫来找他,想谋求翰林院的一个临时工的职务,曾国藩没有答应他。让他住了三个月,陪他到北京城里各处走走看看,然后打发他一点钱,让他回去了,劝他安心做一个农民。所以曾家人直接利用他的不多。比较多的是打着他的旗号。曾国藩非常注意限制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治家很有方也很严。他有两个目的,一是他真诚希望自己的子弟成为人才,这是他主要的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他作为一个从政者,不希望他的家属给他带来麻烦,要确保后院安静,免得授人以柄。

他在这一方面非常注意。比如他的儿子在湖南参加科举考试,他给儿子写信:你千万不要递纸条,不要去开后门,不要去找人,以免招来非议。他的家属从湖南到南京来跟他团聚,坐的船是当时湘军的船。他就讲,我现在没有坐在上面,船上的那个帅字旗就一定不能挂,以免沿途惊扰地方。

第477章 心机重重第315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500章 佛之长子第555章 调查王国庆第633章 天崩地裂第676章 小三对小三第479章 用哪只手来分蛋糕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530章 挂在墙上的月亮第211章 天下第一村第918章 内圣外王第357章 家天下第457章 青灯古佛永相伴第187章 为幸福歌唱第857章 100盒清凉油第903章 敢于亮剑(上)第622章 老虎吃天第677章 百银不如一金第949章 真实的谎言第176章 必杀令(4)第484章 红墙内外第842章 畏罪自杀第535章 激动的心第597章 凤凰的心脏第208章 要留余地第708章 你们都瞎眼了第243章 人情冷暖第512章 新时代的传奇第410章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下)第81章 蚕食鲸吞㊣(7)第122章 官道凶险(1)第402章 世界上最美的废墟第197章 再聚首第380章 市委班子第202章 处女今年四十八第448章 如鱼得水第409章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中)第690章 令人艳羡的满池春色第292章 8000人大会(上)第403章 你我都是传奇第144章 官场闹剧(4)第202章 煮熟的鸭子第815章 带病上岗第554章 王国庆自比范蠡第938章 会飞的死鱼第463章 白宫第420章 第三面红旗第256章 想当年第202章 煮熟的鸭子第378章 大开眼界第59章 拼在高三(4)第7章 文字杀手(上)第734章 丧家之犬第642章 行万里路第358章 大换血第712章 明升暗降第818章 第一情妇第925章 给哥哥说对象第408章 性的脉动第40章 绑票(3)第125章 官道凶险(4)第640章 红色经典第741章 天天想你第407章 神仙也有烦恼第223章 庐山之恋第772章 独占獒头第214章 结绳记事第99章 家有仙妻(2)第418章 政治动物第719章 借东风第245章 人生无逻辑第361章 老爷子第236章 中国龙第195章 乐不思蜀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68章 我的叔叔阿姨(7)第747章 重大突破第649章 大胡子师长第268章 美女与野兽第942章 斗智斗勇第556章 小米被盗第694章 信仰的力量第811章 书记哥第590章 打太极第575章 说的好不如送的好第280章 双刃剑第134章 妙在连圈(3)第346章 拳打一方天地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第140章 无知少女的命运(3)第490章 空谷幽兰第861章 世家第538章 背影第769章 一个人出名不算本事第931章 土豆和小麦第592章 官场混元经第60章 拼在高三(5)第155章 我的奋斗(6)第951章 新的时代第858章 我的太阳
第477章 心机重重第315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500章 佛之长子第555章 调查王国庆第633章 天崩地裂第676章 小三对小三第479章 用哪只手来分蛋糕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530章 挂在墙上的月亮第211章 天下第一村第918章 内圣外王第357章 家天下第457章 青灯古佛永相伴第187章 为幸福歌唱第857章 100盒清凉油第903章 敢于亮剑(上)第622章 老虎吃天第677章 百银不如一金第949章 真实的谎言第176章 必杀令(4)第484章 红墙内外第842章 畏罪自杀第535章 激动的心第597章 凤凰的心脏第208章 要留余地第708章 你们都瞎眼了第243章 人情冷暖第512章 新时代的传奇第410章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下)第81章 蚕食鲸吞㊣(7)第122章 官道凶险(1)第402章 世界上最美的废墟第197章 再聚首第380章 市委班子第202章 处女今年四十八第448章 如鱼得水第409章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中)第690章 令人艳羡的满池春色第292章 8000人大会(上)第403章 你我都是传奇第144章 官场闹剧(4)第202章 煮熟的鸭子第815章 带病上岗第554章 王国庆自比范蠡第938章 会飞的死鱼第463章 白宫第420章 第三面红旗第256章 想当年第202章 煮熟的鸭子第378章 大开眼界第59章 拼在高三(4)第7章 文字杀手(上)第734章 丧家之犬第642章 行万里路第358章 大换血第712章 明升暗降第818章 第一情妇第925章 给哥哥说对象第408章 性的脉动第40章 绑票(3)第125章 官道凶险(4)第640章 红色经典第741章 天天想你第407章 神仙也有烦恼第223章 庐山之恋第772章 独占獒头第214章 结绳记事第99章 家有仙妻(2)第418章 政治动物第719章 借东风第245章 人生无逻辑第361章 老爷子第236章 中国龙第195章 乐不思蜀第885章 铁血警魂(中)第68章 我的叔叔阿姨(7)第747章 重大突破第649章 大胡子师长第268章 美女与野兽第942章 斗智斗勇第556章 小米被盗第694章 信仰的力量第811章 书记哥第590章 打太极第575章 说的好不如送的好第280章 双刃剑第134章 妙在连圈(3)第346章 拳打一方天地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第140章 无知少女的命运(3)第490章 空谷幽兰第861章 世家第538章 背影第769章 一个人出名不算本事第931章 土豆和小麦第592章 官场混元经第60章 拼在高三(5)第155章 我的奋斗(6)第951章 新的时代第858章 我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