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大结局:旧时代的终结

品注长安城头,郭孝恪看着脚下的关中大地,他知道后训肿终干在他手中结束了,接下来将是一段新的历史,他会让这个帝国在他手中成为这世间唯一的国。

李建成看着站在前方的郭孝恪,他曾经无数次想过两人再次见面的场面。可是却没想到会是现在这种场面,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们都死,了,他最疼爱的妹妹却是郭孝恪的皇后,他都分不清自己现在的心情究竟是帐恨居多,还是庆幸居多。

“李兄,我会放过李氏一族,但是你们不能再居住在大陆,日本行省,将是你们的去处。”郭孝恪走到了李建成身边,对于这个和他有旧的妻兄说道,如果李唐没有李渊这个家主和李世民这样的野心者,而是李建成当家的话。他或许不必做到这个地步。

“臣口谢皇上天恩。”李建成跪在了地上,郭孝恪放过李氏全族,已经是格外开恩,念在秀宁的情面上了。

郭孝恪离开了,天下之争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要等他去做。

唐军惨败于长安城,汉军克长安,取关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对于早就期待着天下一统的百姓来说,这绝对是值得恭喜的好消息。

而在李建成完整地交出长安城后,关中的饥民也被迅速安抚了下去。仍旧屯驻于关中的二十余万汉军分驻各地,扫荡着作为失败方的关陇豪强,同时剿灭着各地的盗贼。

在汉军强力的手段下。均田制在富饶的关中比在幽辽之地更为彻底的方式实行了下去,而分到土地的关中百姓自然对新的政权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郭孝恪赶回洛阳前,关于是否迁都长安,洛阳的裴世矩等一干大臣和山东士族爆发了冲突,不管是魏征,还是长孙无忌都支持裴世矩提出的还都长安的建议。

后汉迁都洛阳。山东士人入主朝堂小排挤山西。导致羌人入寇凉州。三辅胡化,最终导致董卓废汉帝,引发汉末军阀混战的前车之鉴,成为了裴世矩等人力主迁都的理由,尤其是如今关陇豪族彻底失败。遭到清算的时候,如果将都城放在洛阳,将让山东门阀的势力从此高涨起来。

是年冬,返回洛阳的郭孝恪面对迁都之议,根本没有给山东门阀半点机会。直接乾纲独断,同意了裴世矩等人之议,在汉军的护送下,各部衙门首先迁往长安,对于那些以辞官威胁的山东门阀的官员,郭孝恪毫不在意,直接同意了这些人的致仕。而让关中地区颇有贤名的前李唐官吏和士人顶上,再次安抚住了受到关陇门阀牵连的山西士人之心。

洛阳,皇宫之内,李秀宁看着前往朝鲜行省出海口的大哥李建成,脸上的表情有些凄楚,她知道丈夫已经最大限度地收手了,父亲和世民在战场上的死亡。只能说是天数,她明白内心才强的父亲是不愿意低头的。所以他选择了战死。

“秀宁,你要保重身体,皇上是个好人。”看着面色苍白的李秀宁,李建成劝道,事已至此,他不希望李秀宁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有所心事。如今李氏一族迁入日本行省。封藩王爵,实际上等同于流放,而李秀宁是李氏一族唯一的靠山了。

李建成在洛阳陪李秀宁度过了整个冬天。或许郭孝恪自己也意识道妻子的时日无多了,才不顾魏征等人的劝谏。让李建成停留了如此长的时间。

汉光三年,春。郭孝恪正式迁都长安,而后世尊为千年帝国的皇汉王朝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新的帝国,新的官制。新的军制,一场改革从帝国的关中地区和辽东地区开始。内阁文官制度被保留了下来,而枢密院统管军事的制度也被确立了下来。

汉光三年,本该是让郭孝恪意气风发的一年,可是皇后李秀宁的去世让他大受打击,以至于在长安城战场时落下的伤势也爆发了出来。虽然无碍于性命,却让强悍的郭孝恪再也没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接受士兵们胜利的欢呼。

李秀宁死后,木兰成为了帝国新的皇后,而她和长孙无垢一起抚平了郭孝恪失去李秀宁的伤痛乙

御书房内,郭孝恪看着魏征小长孙无忌等勋贵功臣,将自己所拟的麒麟阁功臣名单,交给了他们,如今整个帝国已然统一,内阁和枢密院,一文一武,统管天下军国大事,他这个再也不能上战场的皇帝只需要把握整个帝国的方向就行了。

看着麒麟阁的功臣名单,没有一个人有异议,事实上对于称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魏征。李靖等人心中只希望皇帝不要太过哀伤于孝烈皇后的逝去。

汉光四年,帝国太学建立,科学制度推行到县一级,除了寒门士人可以通过科举入读太学,而勋贵子弟,和地方有德望的世家也能推荐自家子弟入读太学,而新的帝国太学不再是学术研究为主的地方而是彻底培养帝国政治精英的地方。帝国太学附属的各家学派。成为了帝国培养各种人才的地方,为了自己世间只一国的**,郭孝恪整整忍耐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足足培养出了一代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帝国太学的政治精英。帝**校的年轻军官,和在一系列边境小型战争里成长的军队中坚将领。

在二十年的修养生息后,郭孝恪的帝国迸发了巨大能量,早已在益州接近青藏高原的高原地区练了五年的三万帝国的精锐山地军队。踏上了青藏高原,开始误仁吐蕃全境的战争,他们要教屯众政不知天高地厚。敢国求娶公主的蛮子。

汉光二十四年,汉军深入岭南,建安南都护府,威服东南亚各国,帝国辽东水师,江南水师合并,称帝国海军。

汉光二十五年秋,拉萨城破,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阵亡,汉军在拉萨城建青海都护府。

汉光二十六年,汉军十万出玉门关,随行三十万良家子弟为仆从军。席卷天山南路西域各国,沿途设立州县。良家子落户屯田,与当地胡女通婚。

汉光二十八年,汉军占据西域,恢复汉武帝时期西域版图,安西大都护府建于龟兹。

汉光三十年,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白衣大食进攻吐火罗诸国昭武九姓入朝求援,请为皇汉藩属。

汉光三十一年,安西都护府四万汉军精锐抵达担罗斯,于呼罗珊与白衣大食五万军队对峙,同年,二十万汉军与长安完成集结,踏止了西征之途。

汉光三十二东,恒罗斯会战,四万安西都护府汉军精锐在白衣大食援军十五万的进攻下,仅剩残兵一万三千,却仍旧坚守西线大营,初夏,二十万汉军援兵抵达。汉军反攻,击溃白衣大食联军,占据呼罗珊全境。设波斯都护府,萨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在帝国支持下复国。

汉光三十三年,青海都护府,汉军两万山地精锐入侵南天些各国,建立南亚朝贡体系。

汉光三十五年,帝国海军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与东罗马帝国建交。

汉光三十七年,帝国海军远征舰队和东罗马帝国舰队全歼白衣大食的阿拉伯舰队于波斯湾,汉军登陆为白衣大食所入侵的埃及,埃及独立。昆仑都护府建立。

汉光三十八年,白衣大食承认帝国的霸权,退出河中战场,在呼罗珊作为两国缓冲地带的傀儡波斯国被保留。

汉光三十九年,得到帝国兵器输入的东罗马帝国向白衣大食宣战,汉军同时在呼罗珊重新发动攻势。

汉光四十年,郭孝恪重病。在河中前线监军的太子郭盛赶回长安。

“联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长安皇城。太极殿,老迈的郭孝恪看着赶回来的二儿子,一脸的疲倦,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深爱的女子一一离他而去,木兰。长孙无垢,红拂,杨吉儿,曾经的萧皇后都先他而去。

“父皇。”郭盛看着形容枯槁的父亲,惶恐地跪在地上,才一年不到,父皇就憔悴到这种地步,让他有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父亲会像大哥一样突然死去。

“父皇老了,这咋,天下是你的了,可惜了昌儿。”郭孝恪和李秀宁的儿子郭昌,本来该是太子,尽管因为他母亲的缘故,他并不受那些老臣的欢迎,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折服了魏征那些反对者,甚至于郭孝恪也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这个长子身上,但是就像他母亲一样,这个他最看重的长子英年早逝,才让他改立和木兰的儿子郭盛为太子,这个儿子更像他军人的一面。

“照顾好你的侄儿。”郭孝恪拉起了儿子,让他和自己坐在那张龙椅上,用一种宠溺的目光看着这个像军人多过像一个太子的儿子,交代起了后事。“海权不可废,不管是景教(基督教)还是大食教(伊斯兰教),一概都是邪教,要禁绝其传播,后代皇帝都要记得凡太阳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为汉土。”

“儿子记下了。”郭盛点着头,记着父亲的交代。然后看着父亲说起自己儿时和诸兄弟们的事情。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盛儿,联累了,你背联回去吧,今天就不要回去了,陪联。”感觉到有些疲倦的郭孝恪朝儿子说道,他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郭盛高兴地背起了郭孝恪。小时候任性的他经常让父皇背自己。虽然父皇最看重的是大哥,可是最宠爱的是他。

“父皇,等明天,儿臣和您一起去打猎。”快到寝宫的时候,郭盛口中仍旧诣涵不绝地说着,可是这时候父亲却再也没有应他一声。他以为父亲只是睡着了,可是这时候父亲的手从他的肩膀上无力地垂下了。

“爹。”郭盛跪倒在了地上,他没有再喊什么父皇,而是像小时候那样哭喊了起来。

整个皇宫很快都充满了悲坳的哭声,尤其是那些侍奉皇帝的老侍卫军,哭声如嚎。

这时候,整个帝国伴随郭孝恪这位死后值为太祖武皇帝创建皇汉盛世的麒麟阁功臣已经泰半过世。但是剩下的老臣如长孙无忌,苏定方,徐世绩等人在接到皇宫的内侍消息后,都是连夜驾车赶往皇宫。皇帝驾崩的消息。对于帝国来说是最大的噩耗,这时候帝国的二十万大军还在河中前线和大食人战斗。帝国的海军舰队也踏上了第二次远征的航行。

登基的郭盛遵从了郭孝恪的遗愿,在逼迫白衣大食让出了波斯旧地后。停止了对白衣大食的进攻。派往波斯湾的帝国远征舰队也全数常驻于埃及,开始巩固起父亲在位时吞并的疆域。

郭孝恪驾崩的同一天,一艘在海上迷航的帝国商船,发现了帝国海军一直在寻找的新大陆,这一天是旧时代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开启,而汉人走入了新的纪元。

(争隋完结,新书找编辑看了下,过几天会上传。)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131章 郭孝恪和张仲坚的交易第86章 出发第44章 郭孝恪的野心第212章 魏征的分析第188章 李秀宁的初阵第80章 败柴绍第271章 洛阳局势第234章 传国玺第285章 抄军规第85章 乙支文德第189章 小胜一场第39章 宴会第57章 海上虬髯客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272章 黄雀在后的李密第161章 红拂女第263章 王远知第124章 不打不相识第136章 宇文成都的挑战第275章 北府军南下第224章 老兵第243章 兵部尚书第125章 魏征的心思第253章 宛如十万铁骑第9章 再战夜叉将第105章 陷大黑山城(上)第228章 来自东突厥的躁动第125章 魏征的心思第141章 萨水回师第67章 行军第40章 吐谷浑王太子第132章 中计的来护儿第54章 硕鼠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242章 拯救大太监汪公公第260章 大战开始(三)第179章 范阳卢氏第50章 击溃左翼第126章 献俘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182章 战幕重启第126章 献俘第26章 兵部尚书第201章 败杨玄感第166章 校尉苏定方第177章 美人在怀第284章 江南虬髯客第35章 有女风阳第244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第209章 萧皇后第133章 水师惨败第313章 战荥阳(二)第32章 含笑而终第139章 美人头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232章 传国玉玺第168章 还我女儿身第17章 我不怕你们第8章 敌踪乍现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182章 战幕重启第282章 魏征和长孙无忌的分歧第290章 道家第88章 背土第225章 成王诏书第158章 宇文述之死第14章 木兰第65章 水军大营第311章 擒王伯当第73章 夜谈第109章 辽东道行军总管第59章 秀宁心意第158章 宇文述之死第201章 败杨玄感第19章 死士营之败第52章 首胜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09章 辽东道行军总管第73章 夜谈第9章 再战夜叉将第20章 初闻唐公第69章 海上第149章 先取实利第172章 隐情第84章 双基第191章 夜袭第50章 击溃左翼第228章 来自东突厥的躁动第221章 杨吉儿和郭孝恪的初次见面第207章 刺杀裴世矩第69章 海上第319章 战荥阳(八)第110章 拉偏架第292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95章 受挫辽东城第192章 李靖的觉悟第54章 硕鼠第241章 败宇文成都第11章 初阵
第131章 郭孝恪和张仲坚的交易第86章 出发第44章 郭孝恪的野心第212章 魏征的分析第188章 李秀宁的初阵第80章 败柴绍第271章 洛阳局势第234章 传国玺第285章 抄军规第85章 乙支文德第189章 小胜一场第39章 宴会第57章 海上虬髯客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272章 黄雀在后的李密第161章 红拂女第263章 王远知第124章 不打不相识第136章 宇文成都的挑战第275章 北府军南下第224章 老兵第243章 兵部尚书第125章 魏征的心思第253章 宛如十万铁骑第9章 再战夜叉将第105章 陷大黑山城(上)第228章 来自东突厥的躁动第125章 魏征的心思第141章 萨水回师第67章 行军第40章 吐谷浑王太子第132章 中计的来护儿第54章 硕鼠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242章 拯救大太监汪公公第260章 大战开始(三)第179章 范阳卢氏第50章 击溃左翼第126章 献俘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182章 战幕重启第126章 献俘第26章 兵部尚书第201章 败杨玄感第166章 校尉苏定方第177章 美人在怀第284章 江南虬髯客第35章 有女风阳第244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第209章 萧皇后第133章 水师惨败第313章 战荥阳(二)第32章 含笑而终第139章 美人头第233章 人心向背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232章 传国玉玺第168章 还我女儿身第17章 我不怕你们第8章 敌踪乍现第106章 陷大黑山城(下)第182章 战幕重启第282章 魏征和长孙无忌的分歧第290章 道家第88章 背土第225章 成王诏书第158章 宇文述之死第14章 木兰第65章 水军大营第311章 擒王伯当第73章 夜谈第109章 辽东道行军总管第59章 秀宁心意第158章 宇文述之死第201章 败杨玄感第19章 死士营之败第52章 首胜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09章 辽东道行军总管第73章 夜谈第9章 再战夜叉将第20章 初闻唐公第69章 海上第149章 先取实利第172章 隐情第84章 双基第191章 夜袭第50章 击溃左翼第228章 来自东突厥的躁动第221章 杨吉儿和郭孝恪的初次见面第207章 刺杀裴世矩第69章 海上第319章 战荥阳(八)第110章 拉偏架第292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95章 受挫辽东城第192章 李靖的觉悟第54章 硕鼠第241章 败宇文成都第11章 初阵